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93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6篇
  481篇
综合类   25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3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北川河流域位居黄河上游地区,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流域内有种子植物74科、357属、1006种(含变种、变型)。流域内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种子植物属有12个分布区类型和14个变型,与中国种子植物属的15个分布区类型、31个变型相比,分别占到80.0%和45.2%,类型较为齐全,变型也相当丰富。温带分布的属数及其所占的比例,在该区各分布类型中具有明显优势,其中尤以北温带分布类型更为显著,计有117属,占本区种子植物总属数的32.8%,占全国该类型分布的54.9%。该区植物区系的基本性质是以北温带为主。区系分区归属于泛北极植物区青藏高原植物亚区唐古特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当地植物资源,开展科学引种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22.
黄土高原南部降雨侵蚀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Wischimeier关于降雨侵蚀力R=EI30的经典算法,以黄土高原南部杨凌天然降雨为研究对象,较详细地分析了一次降雨过程雨滴大小分布;拟合了雨滴中数直径、降雨动能与降雨强度的关系;分别以EI10、EI30、EI60为降雨侵蚀力R指标,计算了该地区6-9月降雨侵蚀力大小,研究分析了降雨侵蚀力与降雨量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雨滴大小分布满足Best提出的分布式;雨滴中数直径反映次降雨过程中雨滴大小的总体趋势,与降雨强度关系密切,其关系式可表示为D50=2.25I0.21;降雨动能由降落雨滴从高空下落而具有的能量,以及与雨滴直径和下落速度有直接关系,得出降雨动能与降雨强度的关系式为E=26.57I0.28;杨凌区降雨量多集中于6-10月,月降雨侵蚀力分布随着月降雨量变化而变化;3种R指标计算的降雨侵蚀力值,EI10>EI30>EI60,且3种指标计算结果与CREAMS月雨量经验模型的相对偏差中,EI10与其相对偏差最小,但波动幅度较大,EI30与其相对偏差居中,但相对较稳定,分析得出EI10更适用于短阵型降雨,EI30适用于普通型降雨。基于上述理论,本研究旨在为今后建立黄土高原南部地区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23.
工程建设中施工便道导致的水土流失与传统土壤侵蚀不同,施工便道改变原自然坡面形态及水文过程,致使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并形成路面、挖填边坡等多个侵蚀产沙部位,结构松散的路堑及边坡对降雨的响应更强、速度更快,土质低等级道路所引起的土壤侵蚀问题占比很大,因此研究可为工程扰动中施工便道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基础依据。以林芝市巴宜区为研究对象,采用WEPP模型对工程扰动下不同降雨条件、不同坡度坡长情况下施工便道边坡径流量、土壤流失量进行模拟分析,揭示施工便道边坡水土流失特征规律和关键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开始产生径流的60 min最大雨强(I60)为11.16 mm/h,降雨量为12.40 mm;I60处于10~17 mm/h范围内径流量低于0.50 mm,土壤流失量低于0.010 kg/m2,当I60超过17 mm/h后,I60与径流量、土壤流失量具有线性关系。(2)径流量随坡度增加呈“快速增加—增速减慢—逐渐减小”3个阶段,坡度在5°以下时产生最低径流量56.98~58.00 mm,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