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9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1.
以海南岛儋州地区橡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法对橡胶林水汽通量进行长期观测,获得2010年全年橡胶林水汽通量观测数据,分析全年水汽通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橡胶林全年水汽通量基本为正值,水汽由生态系统进入环境,即橡胶林为水汽源;水汽通量日变化特征为单峰型,在12:00~14:00达到最大值,夜间水汽通量保持平稳,且接近0;白天水汽通量雨季(橡胶林主要生长季)远大于旱季,且变化规律性强;2010年全年总降雨量为1 763.8 mm,蒸散总量为999.6 mm,蒸散量占降雨量的56.67%;雨季8~10月降雨量远大于蒸散量,降水严重剩余;旱季蒸散量接近降雨量的2倍。(2)水汽通量与净辐射呈现正相关,且达到显著水平;雨季相关性最好,5~10月R2为0.760 4,其次是旱季,11~12月R2为0.614 3,1~4月相关性最差(R2为0.290 3)。(3)橡胶林水汽通量与气温呈现正相关,雨季相关性高于旱季。(4)水汽通量与饱和水汽压差正相关,雨季相关性最好,R2为0.362 1。(5)不同月份,影响橡胶林水汽通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不同,净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是水汽循环最主要的驱动力,无论在旱季还是雨季都是影响水汽通量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2.
海南儋州地区橡胶林叶面积指数月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描述植被冠层结构的重要参数,它对分析橡胶光合潜力、预测产量和评估灾害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LAI-2000获得了海南儋州两院地区30个橡胶林连续2年半的LAI月动态。结果表明:(1)橡胶林LAI最小值出现在1~2月的落叶季,最小值为(0.54±0.14)m2/m2;随后的第一篷叶抽叶期(3~4月),LAI快速增长,4月底平均值增至3以上[最大观测值为(4.48±0.82)m2/m2],平均占全年最大LAI的77.75%;之后增长趋于缓慢,至9月底达到年度最大值,最大观测值为(5.27±0.79)m2/m2。(2)LAI年际差异较大,平均LAI相差可达1以上,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际物候差和台风灾害等;(3)不同年龄的橡胶林之间LAI存在差异,在第一篷叶期间,平均LAI为老龄橡胶林(>20龄)>幼龄及初开割林(≤10龄)>中龄橡胶林(11~20龄),而在之后至落叶前期,平均LAI次序为幼龄及初开割林>老龄橡胶林>中龄橡胶林。  相似文献   
13.
油棕体细胞胚的诱导和次生胚的增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棕体细胞胚的诱导是油棕体胚发生技术体系中最关键的培养过程,通过建立油棕次生胚增殖培养方法可有效地实现油棕组培苗快速的增殖繁育。本研究通过系统的对油棕体细胞胚发生及次生胚再生途径中若干影响因子的比较研究,建立油棕体细胞胚和次生胚再生体系。结果表明:油棕体细胞胚再生体系在不同基因型的油棕品种内诱导率存在较大差别,其中植物外源激素二氯苯氧乙酸(2,4-D)对油棕胚诱导效果较好;油棕次生胚增殖在不同基因型的油棕品种内差异不显著,木本植物培养基(WPM)在油棕次生胚增殖中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法研究收获幼龄胶园间作作物香蕉和葛藤后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显示,除速效N含量上升外,收获香蕉、葛藤后,胶园土壤全K、全P、全N、有机质、速效K和速效P年平均含量相比空白对照均出现下降,尤以速效磷、速效钾下降最为明显。收获香蕉后土壤pH值和含水量变化不明显,而收获葛藤后,土壤含水量和pH值均出现下降。这说明,间作作物香蕉和葛藤被收获后易导致土壤N、P、K等养分流失,土壤肥力明显下降,为防止土壤肥力退化,应做好胶园水土保持、保留地表植被、收获间作作物后及时施加有机肥和氮磷钾等无机肥料。  相似文献   
15.
以巴西香蕉(Musa AAA Cavendish subgroup cv.Brazil)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环境,设3个胁迫强度处理(5%、10%、15%)和3个胁迫持续时间(24、48、72 h),研究干旱胁迫下巴西香蕉幼苗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胁迫强度和胁迫持续时间处理的香蕉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均显著下降。幼苗叶片脯氨酸(Pro)含量表现为PEG15%>PEG10%>PEG5%,除PEG5%胁迫24 h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幼苗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为PEG15%>PEG10%>PEG5%,各处理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其中5%胁迫处理达最高。根系活力表现为PEG10%>PEG15%>PEG5%,PEG5%胁迫24、48、72 h处理均比对照显著增加,随后72 h处理显著下降,24 h和48 h处理下降缓慢。可见,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色含量、Pro含量、POD活性和根系活力可以作为评价香蕉幼苗抗旱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胶园长期间作技术,分析了胶园间作现状,探讨了胶园长期间作理论。胶园间作是增加胶园产出,提高胶农收入有效和快捷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只有部分1~3龄的幼树胶园间作和少量中老龄胶园仅间种几种耐荫作(植)物,多数胶园或胶园多数时间内未能开展间作利用。未能开展间作的原因是可间作时间短或可间作作物种类少等。导致可间作时间短或可间作作物种类少等的原因是胶园内光照等环境条件有规律性或不确定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与橡胶树树冠生长习性有关。降低种植密度、加宽行距和修剪树冠可改善园内光照等条件,但有效期短或导致橡胶减产等。由于园内光照条件等的变化主要是因橡胶树树冠生长习性所致,因此必须考虑和利用橡胶树树冠生长习性才能高效地构建比较稳定的且有一定强度光照等的园内环境。由此推测,选用以直立型树形或小树冠橡胶树品种为种植材料,结合较宽大行的宽窄行种植形式为核心技术建设胶园,辅以不作诱导分枝和大行间开展合理间作等栽培技术措施,即胶园全周期间作模式有可能实现胶园长期间作生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橡胶树茎粗生长的季节变化规律,为开展橡胶树速生高产抚育和植胶生产技术经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定株定期观测5龄胶木兼优品系热垦628的茎粗生长量,采用Logistic方程对其进行拟合,并对茎粗生长量与影响茎粗生长的气象因子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Logistic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橡胶树茎粗生长规律,茎粗生长呈“慢—快—慢—快—慢”的节律,根据聚类分析方法并结合橡胶树生长特点可将橡胶树茎粗生长过程划分为生长初期(1~2月)、速生期(3~10月)和生长后期(11~12月),速生期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量对橡胶树茎粗生长影响最大,而日照时数影响最小.[结论]橡胶树茎粗生长全年没有停止期或休眠期,只要结合橡胶树物候期进行水分、肥料和光照等农业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即可实现橡胶树速生高产.  相似文献   
18.
大面积范围内准确获取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对生产管理和生态环境评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联合2010年25 m分辨率的ALOS PALSAR L波段雷达和2009~2010年多时相Landsat TM/ETM+影像,利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海南岛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结果表明,PALSAR雷达对森林和水体均有较高的识别精度,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均超过88%,但耕地与建筑分类精度最高仅为77%。通过结合森林、建筑与耕地的光谱信息及其年际变化特征,采用多时相TM/ETM+影像合成的NDVI最大值和最小值对PALSAR分类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结果的精度均有显著提升,森林、水体和建筑的生产者和用户精度均超过了92%,相应耕地的精度也分别达到了91%和74%,总体分类精度达到94%,Kappa系数为0.92。本研究表明,联合PALSAR雷达和多时相Landsat系列光学遥感影像,在解决热带地区影像数据源匮乏的同时,能够显著提高土地利用分类精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海南橡胶林林下药用植物资源状况,为林下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野外实地调查、资料查询、标本采集与鉴定的方法,对海南橡胶林林下药用植物资源分布、种类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海南橡胶林林下有药用植物102科288属415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药用蕨类植物11科14属20种,药用被子植物90科273属394种;药用植物中全株可以入药的植物有331种,占79.8%,清热药种类最多,达到163种,占总数的39.3%。【结论】海南橡胶林林下药用植物资源丰富,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林药一体化的种植模式,加大林下药用植物开发力度,促进南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周期胶园蔬菜间作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园间作套种是国内外胶园管理常用措施,具有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作用。分析全周期间作模式胶园越冬期间作蔬菜的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全周期胶园不同位置间作区的蔬菜产量差异较大,表现的总体趋势为间作区中间位置(M,W2,E2)产量显著高于两侧(W1,E1);胭脂萝卜单株产量表现优于白萝卜,与对照相比,其产量分别降低了39.4%和67.9%;胭脂萝卜间作区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间作区豌豆产量优于荷兰豆,与对照相比,其产量分别降低了27.5%和5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