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篇
  21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对烤烟梗丝与叶丝卷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进行比对分析,为梗丝在卷烟配方设计和减害降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选取国内主产区云南曲靖的烤烟烟梗及其对应片烟,对其制丝后的94种卷烟主流烟气香味成分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以单支卷烟计,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22种碱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5,除2,6-二甲基吡嗪外,其余21种碱性成分均低于叶丝卷烟;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47种中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2,释放量低于叶丝卷烟的中性成分有42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25种酸性成分总量约为叶丝烟气的1/20,各具体成分的释放量也均低于叶丝卷烟。以单位焦油计,梗丝卷烟主流烟气碱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约为叶丝卷烟的1/2,其中明显低于叶丝卷烟的碱性成分有14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中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与叶丝卷烟基本相当,其中明显低于叶丝卷烟的中性成分有34种;梗丝卷烟主流烟气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总量为叶丝卷烟的1/7,除戊酸外,其余24种酸性香味成分的释放量均明显低于叶丝卷烟。梗丝烟气香味成分与叶丝烟气香味成分的种类组成基本一致,但梗丝烟气与叶丝烟气各具体香味成分的含量存在很大差异;采用梗丝掺配技术在降低卷烟焦油的同时,应有针对性地利用补香、增香技术来减少卷烟烟气香味成分的损失。  相似文献   
72.
连芬燕  李斌  黄朝章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7):4074-4078
利用热电偶测温装置考察不同滤嘴通风度对卷烟燃烧锥温度的影响,进而探索不同通风度滤嘴对卷烟主流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燃吸时随着滤嘴通风度0~31.04%范围内,烟支燃烧高温区体积呈下降趋势;随着卷烟滤嘴通风度的增加,卷烟主流烟气中的7种有害成分释放量均呈下降趋势,与滤嘴通风度呈线性负相关;通过增加卷烟的滤嘴通风度可减少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绝对释放量,但不能起到选择性降低有害成分的目的.  相似文献   
73.
通过对国内外雪茄烟叶生产方式的对比和国产高档雪茄烟对原料的需求分析,以国内雪茄烟产业链分析为基础,提出以雪茄烟产品需求为导向的雪茄原料生产方式,尤其是高端原料定制化生产模式的建议,重点开展烟叶质量提升,建立以工业需求为导向的烟叶分级标准等,可以更好提升国产雪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4.
为建立基于物理状态的烘烤过程烟叶内在化学成分预测模型,利用不同素质鲜烟叶耦合不同烘烤工艺试验,分析烘烤过程烟叶含水率、颜色值、主要化学成分的协同变化规律,建立烘烤过程烟叶化学成分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烘烤过程叶片含水率由74%~75%逐渐降低,明度值L和黄度值b先上升后下降,红度值a先大幅度上升后小幅上升,烟叶表观颜色呈现明度深、色品绿→明度浅、色品黄绿→明度浅、色品黄→明度较深、色品橘黄的三阶段变化.烘烤过程烟叶含水率与总糖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烟叶颜色值L、a、b与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利用红度值a和黄度值b,可建立烘烤过程淀粉含量的预测模型,84个模型内外样品验证的平均预测偏差小于3%.烘烤过程烟叶颜色值与碳水化合物含量密切相关,利用红度值a和黄度值b可实现烟叶淀粉含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75.
[目的]优化纤维素降解菌哈茨木霉TC10-13产酶条件,为该菌株在烟草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TC10-13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根据纤维素酶活力大小确定初始pH、最佳碳源、氮源、温度、碳氮源浓度及表面活性剂浓度.[结果]TC10-13菌株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初始pH为5.0,最佳碳源为秸秆,最佳氮源为酵母浸膏;最优正交组合为秸秆15.0 g/L,酵母浸膏2.0 g/L,表面活性剂2.0 mL/L,温度28℃;在最佳产酶条件下,TC10-13菌株的CMCase和FPase活力分别为15.97和6.38 U/mL.将TC10-13菌株发酵液应用到烟丝后,烟气香气量和浓度分值有所增加,但香气质及刺激性等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TC10-13菌株有提升烟草品质的潜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6.
利用SSR荧光标记和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分析了SSR标记在8个烤烟品种烤后烟叶中的多态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PCR产物浓度50~100 ng/μL为毛细管电泳检测较合适的上样浓度;利用83对SSR引物对8个烤烟品种进行PCR扩增,最终确定5对(NTGS66288、PT30250、PT30213、PT52573、PT30170)SSR引物为本研究的核心引物,且多态性分析表明这5对引物能够有效地将8个烤烟品种区分开;8个烤烟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0~0.86,当此系数为0.76时,云烟87、NC297、云烟97和中烟100聚为一类,K326和KRK26聚为一类,红花大金元、翠碧1号各自为一类;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NTGS66288、PT30250、PT30213、PT52573、PT30170等5个SSR位点基因座的核心重复单元多为简单二碱基重复和三碱基重复,且8个品种之间的差异仅为核心重复单元数量不同.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寻找烟草甲生态防治新方法.[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研究了香茅精油、甘菊精油、大蒜精油、α-蒎烯4种植物源物质对烟草甲成虫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4种植物源物质对烟草甲成虫均具有较强的驱避作用,且其作用效果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大而显著增强.[结论]香茅精油、甘菊精油、大蒜精油、α-蒎烯4种植物源物质均具有作为驱避剂防治烟草甲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8.
苏强  刘阳  过为民  李许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83-13085,13091
[目的]了解国内主要烤烟产区初烤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及组成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来自18个烟叶产区的65个初烤烟叶样品的6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并对样品进行烟叶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我国烤烟烟叶样品的多酚总量均在20mg,/g以上,最高达43.80mg/g,其中总绿原酸占多酚总量的比例在54%~80%,芸香苷次之,而茛菪亭含量不到3%;不同地区的烤烟样品多酚类物质含量和组成存在0.05水平显著差异,云南和贵州烟叶多酚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云南烟叶多酚中的芸香苷含量及比例均最高;感官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多酚含量高的烟叶,烟叶香气质量较好。[结论]初步明确了国内烤烟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和组成状况及其对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烤烟钾、氯含量及钾氯比与烟气指标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全国16个省(市)的94份烤烟样品为材料,研究了钾、氯含量及钾氯比与烟气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烤烟钾含量对烟气指标影响较大,随着钾含量的升高,总粒相物、烟气烟碱、烟气焦油量、烟气CO量、抽吸口教均呈降低趋势,钾含量与各烟气指标的回归关系均达极显著水平;烤烟氯含量仅与抽吸口数呈极显著曲线回归关系,而与其他指标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80.
刘亚丽  孙世豪  金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402-4404,4408
为全面了解国内外鼻烟专利申请的总体情况,采用文献计量学等情报分析手段,对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鼻烟制品专利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国际大型烟草公司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了解国内外有关鼻烟制品专利的申请热点及申请趋势,为我国烟草行业鼻烟制品的研究开发与市场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