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7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9篇
  143篇
综合类   23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农民的土地通过征收变为建设用地,而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不受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通过纳什谈判理论和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分析了在征地利益分配过程中,地方政府和农民的行动选择和动机。结果表明,地方政府的强势地位、农民高昂的维权成本、较低的维权成功率是导致农民在征地利益分配过程中,受益较少的原因。建议采取的解决方式:(1)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增强农民议价能力;(2)提升征地补偿标准,改进补偿方式;(3)完善信访制度,降低农民维权成本;(4)完善相应法律法规,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372.
《土壤通报》2019,(5):1026-1032
在仰韶村遗址内分别选取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文化剖面)和未受到古人类活动干扰的土壤剖面(简称自然剖面),通过两剖面的黏土矿物类型以及测年数据,还原该遗址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并对古人类活动内容进行了推测。根据自然剖面的黏土矿物类型判断,该遗址10~6.9 ka B. P.增温增湿至稳定,6.9~5.6 ka B. P.气候出现波动,总体向干旱转折,5.6~4 ka B. P.气候变为干冷,4 ka B. P.之后气候进一步变干冷。通过比较,受古人类活动干扰,黏土矿物类型变得简单,并在某一文化时期出现高岭石,推测古人类用黏粒含量高的土壤进行地面铺设,便于塑性和硬化以作为居住地面。  相似文献   
373.
为了研究土地整理的碳排放效应,以河北省巨鹿县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区域,基于能源消费和土地利用变化的视角,运用IPCC清单法,分析了土地整理的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道路工程和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四大工程碳排放及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明确了土地整理的碳源/汇作用及其测算方法,并提出了降低土地整理碳排放的相关建议,以期为土地整理的碳排放研究和低碳化土地整理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巨鹿县土地整理项目能源消费导致的碳排放总量为303.87t,其中土地平整工程是主要的碳排放源,占工程施工碳排放总量的64.53%,其次为道路工程和灌溉与排水工程,分别占30.24%,5.23%;土地平整工程单位投资额碳排放量和单位投资比例的碳排放比率两项指标值最大,分别为677.87kg/万元和10.02,表明了该项工程投资少、碳排放量大的特点,灌溉与排水工程的两项指标值最小,分别为6.38kg/万元和0.09,具有投资多、碳排放量小的特点;巨鹿县土地整理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使得区域土壤和植被碳储量减少4 160.3t,表现出碳源效应,其中园地碳储量变化量最大;根据环境经济损益分析方法,巨鹿县土地整理后项目区相当于排放了4 464.17t,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为1 966.52kg/hm2,单位投资额碳排放量为994.19kg/万元。  相似文献   
374.
自米兰柯维奇理论提出以来,如何从一段测井曲线中提取相应的3个米兰柯维奇周期(斜率、岁差、偏心率)仍是一个经常探讨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山西组1段~石盒子组8段湖盆中心汇水区的A299井、A1116井、A1118井、A1022井为例,结合Matlab软件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索。首先采用db5小波对研究层段各井的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得到不同尺度下的频率,进而计算相应的频率比值;同时根据前人的成果计算出与研究层段所处时代的理论天文周期、理论频率比值;然后将研究层段频率比值与理论频率比值进行对比,筛选出与米兰柯维奇周期对应的小波频率,最终确定与各米兰柯维奇周期相关的小波曲线分别为d9、d6、d5(其中d9对应的是偏心率,d6对应的是斜率,d5对应的是岁差)。该研究成果对于更精确地划分地层及校准天文地质年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5.
基于MODIS NDVI的青海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00-2014年MODIS NDVI数据为基础,综合利用MVC、SG滤波、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对青海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受水资源、地形地貌类型等因素影响,研究区植被覆盖程度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植被生长发育周期区域差异性大,2000m以下的河湟谷地生长期最长,温度、降水量是其季节变化的重要驱动因子。15年间植被覆盖显著下降区域占11.3%,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中部和青海高原东北部地区,32.1%的区域植被覆盖显著上升,分布在研究区中东部、青海湖、青南高原中部等地区,降雨量的增加和人类的改造活动是青海高原植被覆盖改善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76.
采用条件价值法和旅行费用法对北京市香山公园的旅游资源进行非使用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香山的游憩支付意愿率为66.5%,旅游资源使用价值376 377.54万元,非使用价值为33 299.7万元,合计为409 677.2万元。未来,应全面认识到当前香山公园所承载的巨大经济价值,在开发旅游的同时积极探索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77.
针对长输油气管道工程中可能面临的崩塌地质灾害问题,分析了不同高度、不同规模的落石对具有不同缓冲层厚度的浅埋管道的危害.以兰成渝成品油管道K0526+300处岩质边坡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以及“5.12”地震中此处崩塌落石特征确定模型尺寸,运用RocFall软件进行落石的能量、速率、运动轨迹、落点位置及最大冲击力等的模拟计算,并根据强度理论判定落石对管道的危害性.结果表明:该边坡可能崩塌的落石规模为40 cm×90 cm×75 cm~210 cm×195 cm×310 cm,体积大于0.7 m3的中下部边坡落石对管道的危害极大,增大管道缓冲层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落石对管道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378.
岩臼是一类极具特色的小型花岗岩地貌景观。近年来,华北和华南部分地区花岗岩岩臼的发现与成因探讨一直是国内地学界关注的热点,而关于其冰川成因和风化成因的争论更是引起地学界对我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环境问题的再次讨论。内蒙古巴林左旗一些相对平坦的山顶上,广泛发育着花岗岩岩臼,文中在对其空间分布和形态特征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岩性、构造和外部环境的角度,对其形成演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冰臼"成因说和"壶穴"成因说并不科学,以寒冻风化为先导的多种风化作用才是岩臼形成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379.
原位通风处理土壤石油烃污染对于土壤和地下水的有机污染控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实地砂土,通过土柱试验研究了不同通风速率对土壤中汽油烃的去除效率,并通过土壤汽油烃含量和土壤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数据估计了通风修复时间。结果表明。真空抽提通风速率越大,土壤中的汽油烃去除速率越快,但通风速率由400mL·min^-1提高到800mL·min^-1,土壤污染物修复效果差异不太明显,最佳的土壤通风速率为400mL·min^-1。土壤汽油烃监测数据的指数拟合曲线和土壤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数据进行的对数拟合曲线都能反映土壤污染物的衰减情况,二者分析得到的污染物通风修复时间有一定相关性。因为土壤挥发性有机物易于监测,可以以土壤气体中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来估计土壤中污染物的衰减和估计土壤通风净化时间,并在实际土壤通风修复过程中通过土壤气体中TVOC的监测反映土壤污染修复状况,当TVOC浓度降低到10mL·m^-3以下时,修复过程基本可以结束。  相似文献   
380.
豫北平原地处黄河中下游,地下水污染问题随着大发展愈加严重,地下水脆弱性评估是度量潜在地下水污染的有效工具,是管理地下水资源和预防地下水污染的前提。目前传统的DRASTIC模型已成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最为广泛的手段,但其评价结果需要有充分的地下水化学、同位素相关分析的证据,因此研究采用DRASTIC与地下水更新能力相结合的方法,在传统DRASTIC模型评估豫北平原区地下水脆弱性的结果上,形成“层次分析框架-GIS”地下水易污性分布图,采用氢氧稳定同位素、地下水年龄和更新速率来建立的地下水更新能力指标,分析验证地下水脆弱性结果,研究表明:极高和较高脆弱性区域主要分布在靠近南太行山前和黄河两侧的地区,分别覆盖研究区面积的13%和18.5%,同位素发生明显的富集(2H:-65~-53SMOW‰,3H:16.6~29.1TU,18O:-8.9~-7.4SMOW‰),地下水年龄较小(2~6.6年),地下水的更新速率较快(4.3%~15%a-1);而极低和较低脆弱性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北部,分别覆盖1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