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休耕制度研究对于实现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基于河北省衡水市140户农户样本数据,研究了农户对休耕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45.7%的受访农户对休耕政策的态度为满意。小麦亩均纯收入和受偿意愿均对农户的休耕政策满意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即小麦亩均纯收入越高和受偿意愿越高,农户对休耕政策的满意度越低。为了确保休耕政策的有效实施,确保农户参与休耕政策后收入不降低,应该合理制定并适当提高休耕的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2.
企业主导型测土配方施肥运作模式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测土配方施肥现状、效果以及主要运作模式,阐述了企业主导型测土配方施肥运作模式的创新,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总结,指出该运作模式对于完善测土配方施肥的运行机制和运作模式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合理解决荒漠化地区的农村能源利用与生态和环境的矛盾,实现多元化能源的合理利用,对于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意义。详细介绍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铁木日乌德嘎查的现状及能源利用基本情况,从社会经济、技术、生产结构、人文和自然地理等角度对能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找出了决定该嘎查采用当前的能源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当前这种以玉米芯、秸秆、煤、电、柴油、汽油为主,液化石油气和太阳能为辅的生产已及生活用能结构不仅使当地居民饱受经济和健康的双重压力,同时也对当地荒漠化的进程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推波助澜的作用。针对上述问题,分别从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等方面给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苗  喻闻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6):1168-1176
【目的】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分析收入与消费支出、消费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价格变化对肉类消费量、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肉类消费趋势,为从需求侧多因素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以及消费需求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城镇居民对牛、羊、猪、禽肉类消费的相关数据作为材料,采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测算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消费的支出弹性、自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肉类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1995~2018年的23年间,牛羊肉消费量占比提高了4.12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比上升了7.33个百分点。牛肉替代羊肉消费的趋势明显,牛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重增加了9.29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肉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增加了18.91个百分点。而羊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下降了6.07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肉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了11.56个百分点。猪肉作为辅助性消费的性质明显,消费量占比基本稳定在20%,消费支出占比在15%左右。【结论】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稳步增长,收入与肉类消费支出和需求表现出正相关,消费交叉价格弹性、自价格弹性和支出弹性反映出肉类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关联性。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以牛羊肉为主。市场肉类消费变化受价格弹性影响明显,牛、羊、猪、禽肉类之间价格关联性强。羊肉在肉类消费中的重要性弱化,显现出多元化的消费格局,收入变化对肉类消费支出影响程度的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黄杰  滕明雨  王笃利  王铭堂  张颖  陈慈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182-11185
阐述了“科技农村、绿色农村、人文农村”的内涵,对三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与新农村建设内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初步构建起“科技农村、绿色农村、人文农村”理论体系。研究表明,“科技农村、绿色农村、人文农村”理论内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是一脉相承的,3个要素之间合而不同、共生契合,其中,“科技农村”是基础,而“绿色农村”和“人文农村”对“科技农村”具有限域作用;通过三要素之间良性互动所形成的共生、共强发展模式有助于新农村建设远景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越发凸显,已经成为中国政府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农业面源污染发生机理及影响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得对其控制与管理不能再沿袭中国对城市工业的点源污染控制所采取的政策治理模式,必须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政策现状,并对现存相关政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最后提出构建“以立法为本,以财政补贴为主,以税收手段为辅”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政策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从土地评价、耕地粮食生产能力概念、耕地粮食生产能力估算与评价等方面,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土地评价和耕地粮食生产能力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其特点和不足,以期为深化应用土地评价成果,丰富粮食安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也是社会发展问题,气候变化对我国农牧交错带地区的农牧民生计有何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农牧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应对行为怎样,对该问题的调查研究将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和对策,及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内蒙古农牧交错地区4个盟市522户农户开展了关于农牧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及应对行为的调查。调查表明,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对农牧民生计影响程度加剧,农牧民预防和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较差。改进和采用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诸如禁牧舍饲、作物及牧草相结合的带状间作技术等,不仅可提高农牧民应对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的能力,也可相应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农牧民也认为,获取气象信息是预防气象灾害的主要措施之一等。  相似文献   
9.
李苗  齐顾波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2020,57(12):2332-2339
【目的】 研究新疆南疆农村妇女的现状、观念动态、意愿情况、受教育程度及社会影响等,为提高南疆农村妇女综合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库木西力克乡4个村350名村民为研究对象(随机收取10%女性和4%男性),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参与式研讨、专家座谈和文献资料检索等方法,调查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96.8%的妇女承担全部家务,52.5%的妇女有外出打工的经历;39.7%的妇女与丈夫共同承担养家,25.8%的妇女为主要养家;家中有决策权的妇女占94.93%,独立决策的妇女占到27.65%,与丈夫共同决策的妇女占67.28%,妇女在南疆农村家庭中的社会和经济地位在不断增强。99.5%的妇女认为接受教育对于自身很重要,62%的妇女有过上大学的愿望,69.3%的妇女希望培养女儿进入大学学习,75.6%的妇女希望培养儿子进入大学学习,对于子女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很迫切;97.2%的妇女有学习一技之长的愿望,87.2%的妇女有学习技能外出打工的愿望。90%的女性对当前的生活状况和条件满意;98.6%的妇女认为妇女具有独立思想很重要,跟随丈夫思想重要的仅占1.4%。妇女对驻村工作队认可度极高。【结论】 农村妇女在新疆南疆家庭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南疆农村妇女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明确;妇女的生活质量明显好转,但受教育程度亟待提高。妇女参与公共活动有一定的积极性,参与村级治理意识有待提高。应充分发挥基层妇联组织的综合职能,丰富农村妇女生活,鼓励参与社会活动,发挥妇女的群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不足和水质污染引起的水危机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平衡环境、社会和经济多元利益,寻求先进的法律机制来调节平衡、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共识。开展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是实现流域上下游之间等相关方利益公平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我国缺乏生态补偿立法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目前仍面临许多问题:我国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进展缓慢、法律制度滞后、部分法律法规彼此之间矛盾和相互冲突、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缺位、立法模式不适合当今流域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等。本文通过对我国有关涉水法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有关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和完善的对策,以期对中国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推进和进一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