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揭示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一次性配施对春播甜玉米生物量累积和氮素吸收累积量的影响,探明其对甜玉米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为甜玉米化肥增效减施提供参考,2017年在广东省博罗县和惠阳县以甜玉米品种粤甜28号开展田间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是不施氮(CK)、常规分次施氮(U100,分3次施用)和2个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一次性配施处理(CCU100和CCU80,较U100分别减氮0%和20%),CCU100和CCU80处理中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的配施比例为7∶3。结果表明,在广东省春播甜玉米生长季节,控释尿素在土壤中的氮素释放特征近似于“S”线,氮素累积释放率达85%以上,氮素累积释放量随着土壤积温的提高而提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CCU100的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高于常规尿素分次施氮处理(U100),生物量的平均增幅分别为4.68%(博罗)和6.75%(惠阳),氮素累积量的平均增幅分别为2.74%(博罗)和6.20%(惠阳)。在减氮20%条件下,CCU80处理的生物量与U100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而氮素吸收累积量低于U100处理,其中博罗试验点甜玉米收获期的氮素累积量较U100处理降低了10.02%(P<0.05)。与U100处理相比,CCU100和CCU80处理的产量无显著减产,CCU80处理显著提高了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吸收利用率(P<0.05),氮肥农学效率的增幅为14.20%(博罗)和10.16%(惠阳),氮肥吸收利用率的增幅为4.92%(博罗)和22.03%(惠阳)。甜玉米收获时期,施氮处理显著提高秸秆和果穗的氮含量,而不同施氮处理的秸秆和果穗氮、磷、钾含量无显著差异。综上,在广东省春播甜玉米生产上,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一次性配施可满足春播甜玉米氮素吸收累积需求,确保充足的生物量积累,最终实现稳产高产,提高了氮肥施用效率,达到轻简化施肥、化肥增效减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滨海盐土是随地表径流流入海的泥沙或风浪掀起的浅海沉积物,在潮汐和海流的作用下在潮间带絮凝、沉积,使滩面不断淤高以致露出海面后形成的一类土壤。广东省滨海盐土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湛江、珠海、江门、汕头等地,在沿海经济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滨海盐土是主要中低产田类型之一,其土壤特性是含盐量高,具有盐渍化特征;养分含量高,土壤有机质丰富,潜在肥力高,通过适当的改良措施可以成为良田。滨海盐土的利用治理策略主要包括:通过工程措施,隔断海水再次入侵农田;改善排灌条件,应用雨水淋洗脱盐技术、人工淋洗脱盐技术、边种植边淋洗脱盐技术等措施排水降盐;通过土壤改良、科学施肥、壮根栽培、选择耐盐水稻品种或水生作物轮作等技术措施,实现滨海盐土的可持续利用。滨海盐土是广东省未来耕地发展的重要后备资源,充分开发利用滨海盐土,在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拓展耕地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广东滨海盐土现状,提出重视滨海盐土资源的专项调查、强化资金投入、推动科研工作、建立综合治理长期定位观测站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我国南方典型赤红壤水稻土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秸秆还田量对双季稻区晚稻季土壤N2O排放特征及硝化和反硝化微生物的影响,旨在为南方稻田N2O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5年设置的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设计5个处理:(1)CK,化肥+无秸秆还田;(2)CKS,化肥+当季秸秆全量还田;(3)S10,化肥+当季秸秆全量还田+秸秆替代10%钾肥;(4)S20,化肥+当季秸秆全量还田+秸秆替代20%钾肥;(5)S30,化肥+当季秸秆全量还田+秸秆替代30%钾肥。采用密闭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及宏基因组测序对气体和土壤微生物进行检测。【结果】稻田土壤N2O排放主要集中在水稻分蘖期;较CK处理,秸秆还田各处理显著降低了稻田土壤N2O累计排放量,其中,S30处理的N2O累计排放量最低,为0.09 kg·hm-2,其全球增温潜势也最低;硝化过程中,氨氧化细菌(amoA和amoB)在分蘖期和成熟期的优势菌属均为甲基孢囊菌属;反硝化过程中,nirK型反硝化细菌的芽单胞菌...  相似文献   
4.
耕地酸化治理是提升耕地质量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广东省为例,系统分析广东省耕地土壤酸化现状、时空演变特征及治理状况,采用实地调研、层次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得出广东省耕地酸化治理存在标准支撑不足、治理模式单一、政策衔接不够、管护资金不足等困境,总结提出基于标准化建设、模式探索、政策激励和公众参与的耕地土壤酸化治理路径,并提出了加快制定标准规范、开展模式探索、强化政策衔接、建立后期管护长效机制等相关建议,旨在为耕地酸化治理助推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