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5 毫秒
1.
蚜虫是一种具有严重危害的农林害虫。人工森林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低于自然森林生态系统,故较易发生病虫害。蚜蝇亚科Syrphinae昆虫的幼虫多为捕食性,具有生物防治作用,故研究人工森林生态系统中蚜蝇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2015年8月~2016年9月对平顶山市祥云公园蚜蝇科昆虫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465头,经鉴定隶属2亚科,4族,15属,32种,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燕飞  蒋文华  曲东  付静  赵璇 《茶叶科学》2020,40(5):597-606
通过对陕茶1号(耐低温型)和金牡丹(低温敏感型)2个茶树品种在冬季自然低温胁迫下喷施不同浓度(0、10、30、50 mg·L-1)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探究外源ALA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及生理特性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ALA对低温胁迫下茶树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及PSⅡ潜在活性具有促进作用,能够提高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儿茶素类物质、茶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等生理活性物质含量的累积;外源ALA能够提高低温胁迫下茶树光合作用的能力并改善茶叶品质,其中50 mg·L-1的ALA处理能有效提高陕茶1号应对低温胁迫的能力,10 mg·L-1和30 mg·L-1的外源ALA对金牡丹应对低温胁迫具有较好的缓解效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处理是现代新型的一种经济、高效且生态可承受的绿色清洁技术。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在解决石油污染土壤问题中引进微生物修复技术。总结了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技术的修复类型;能够降解石油烃类物质的微生物种类、复合菌群及利用基因工程构建石油高效降解菌;影响石油烃降解菌降解效率的多种因素,探讨了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光是影响茶树生长及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不同光质对于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有着不同影响,不同品种茶树生长和茶类加工工艺对于光的响应也有所不同。综述了近年来人工光源补光对茶树生理特征、理化成分、色素类物质及香气类物质积累的影响,以期为人工光源在我国茶树设施栽培、茶叶全天候加工以及茶叶品质的提升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产业对栎木资源的依赖是该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不相适应的突出表现,因而选取果树替代传统栎木是促进黑木耳产业绿色生态发展的潜在途径。本文选取苹果树木屑、桃树木屑、桔树木屑和核桃树木屑为黑木耳主要栽培基质,通过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密度、菌丝色泽以及锁状联合数目等指标考核最佳果木木屑袋栽基质。结果表明,黑木耳菌丝在桃树木屑袋料基质上生长最好,生长速度(5.62 mm/d)比对照组(5.24 mm/d)提高了7.25%;菌丝生长势较好,边缘整齐、浓密、色泽洁白且锁状联合数目较多;选取78%、82%、86%和90%等4个不同桃树木屑配比,通过不同袋料基质对桃树木屑黑木耳袋栽基质进行优化研究,最佳果木黑木耳袋栽基质配方为:桃树木屑78%、米糠19%、红糖1.5%、石膏粉1%、石灰粉0.5%,此时黑木耳菌丝的生长速度(10.06 mm/d)比对照组的生长速度(5.88 mm/d)提高了71.09%,且锁状联合数目最多。本研究结果表明,桃树可替代栎木进行黑木耳袋料栽培,为黑木耳产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种植专用肥对半夏连作土壤肥力、微生物多样性,半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缓解半夏连作障碍提供科学施肥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以传统复合肥料为对照(CK),设定了3个种植专用肥施肥量水平,探究处理组1(2.25 t/hm2)、处理组2(3.00 t/hm2)和处理组3(3.75 t/hm2)对土壤肥力、pH及微生物生态、半夏的农艺性状指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半夏的株高和茎粗低于处理组、倒苗率高于处理组;种植专用肥提高了半夏的产量及水溶性浸出物,其中处理组2最为显著;种植专用肥能够改善半夏连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半夏产量。[结论]中药材种植专用肥可作为一种防治措施,缓解半夏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7.
为了综合评价陕西汉中茶树本地群体种资源的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以43份汉中茶树资源为材料,比较分析其16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结果表明,整体上汉中茶树资源叶片解剖性状表现出较高遗传多样性,较强抗逆性和较高潜在生产力。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81,平均变异系数为11.83%,多样性较丰富;平均生产力指数达到3 002.38,潜在生产力较高。基于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前3位的茶树资源HCQ04、HCX05、HCM01抗逆性强,生产潜力大,综合性状优良,可在茶树优良品种选育、绿茶产品开发等方面加以利用;而综合得分较低的HCB10和HCZ02,其海绵组织发达,可作为汉中红茶产品开发与创新的候选资源。总体上,该研究为汉中地方优良茶树资源的鉴定,新品种选育和茶产品开发与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晁嘉  简思杰  孙薇  陈锐  丁锐  陈琛  刘祥 《西北农业学报》2023,(10):1521-1533
以荧光假单胞菌的外膜蛋白LolB为研究对象,评价其免疫学功能。生物信息学分析各菌株间LolB的亲缘关系;分子克隆构建LolB蛋白的表达菌株并确定最佳诱导表达条件;SDS-PAGE切胶纯化LolB蛋白并免疫红鲫;Western blotting检测红鲫LolB血清的特异性与效价,ELISA体外模拟红鲫LolB血清与荧光假单胞菌的相互识别作用,免疫因子(ACP、AKP、LZM、IgM)与细胞吞噬作用测定,抗氧化因子(CAT、SOD、MDA、GSH-Px)、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分析及组织病理学探究LolB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LolB在假单胞菌属间同源性和亲缘性更近,LolB抗血清可能提供交叉免疫保护作用。原核表达纯化LolB蛋白,获得最佳诱导表达条件。红鲫LolB抗血清具有较好特异性,效价达1∶200;且抗血清与荧光假单胞菌在体外存在相互识别作用;免疫因子以及细胞吞噬作用均呈上升趋势,表明LolB激活红鲫的非特异性免疫。红鲫免疫LolB蛋白攻毒荧光假单胞菌后,抗氧化因子以及炎症因子呈下降趋势,表明LolB蛋白具有抗氧化和消炎作用;组织病理学切片显示LolB蛋白保护...  相似文献   
9.
<正>惊风是小动物常见的一种急重病证,以临床出现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幼龄动物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免疫机能比较低下,加上幼龄期某些特殊疾病,如产伤、脑发育畸形等,即容易出现急性感染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另外,小动物惊风症状经常发生于犬瘟热、产后抽搐、中暑、中毒等疾病。目前西医疗法对惊风的疗效很有限,中医疗法主要有祛风方、安神方及开窍方,常用于马、牛、羊等大动物,通常以汤剂服用[1]。虽然中药方剂对动物惊风具有确切疗效,但是也存在  相似文献   
10.
以秦岭石蝴蝶(Petrocosmea qinlingensis)幼嫩叶片为试材,采用离体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外植体消毒、初代培养、愈伤组织继代分化、不定芽增殖、生根炼苗对秦岭石蝴蝶离体再生的影响,以期为建立秦岭石蝴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0.1%氯化汞处理2 min+无菌水洗涤7~8次为最适灭菌方法;最适愈伤组织诱导与继代培养基为MS+2.0 mg·L-1 IBA;愈伤组织分化的合适培养基为MS+0.1 mg·L-1 6-BA+0.2 mg·L-1 NAA+0.1 mg·L-1 IBA;正交实验结果表明MS+0.1 mg·L-1 6-BA+0.1 mg·L-1 IBA+0.1 mg·L-1 ZT为最适增殖培养基,最大增殖系数达14.06;最适生根炼苗条件为珍珠岩、蛭石和泥炭(2∶1∶1)基质+MS营养液1 mL+200 mg·L-1 IBA 0.5 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