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杨迪  杜婵娟  叶云峰  彭军  张欣  付岗 《热带作物学报》2020,41(12):2582-2590
香蕉枯萎病是全世界香蕉产业共同面临的毁灭性病害,但目前生产上仍缺乏适宜的抗病品种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借助快速准确的枯萎病菌检测技术及时明确病原菌以控制该病的传播和蔓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香蕉枯萎病菌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归纳和总结了DNA指纹图谱、普通PCR、多重PCR、荧光定量PCR及等温扩增技术在该病菌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发展方向,为该病的分子检测技术优化和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适用于广西石山地区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控策略,在广西大化县开展了田间草地贪夜蛾发生动态监测和对靶施药防控试验。2021—2022年草地贪夜蛾性诱监测结果显示,该地区每年4月上旬、7月上中旬及11月中下旬出现明显蛾峰,其中11月中下旬诱集蛾量最大。2022年对靶施药防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苏云金杆菌G033A与氯虫·甲维盐颗粒剂的混合配方在受害植株及其邻近植株处局部撒施,防治效果在70%以上。相比传统的全覆盖式撒施,该方法防治效果无显著差异,但能显著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实现省工且高效的防控目标。研究成果为广西石山地区针对玉米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广西桑园常见害虫发生规律,评价不同防治措施对桑园主要害虫的控制效果,系统调查了桑园常见害虫种群动态及喷施杀虫剂、悬挂黄(蓝)板和安装杀虫灯等措施对桑园主要害虫虫口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桑园常见害虫约10种,优势种明显,主要为桑蓟马、朱砂叶螨、桑粉虱和桑螟,6—10月为害虫发生高峰期。单一物理防控措施对桑园主要害虫控制效果最差,化学和物理组合防控措施40%灭多威乳油6 000倍液+60%敌畏·马乳油2 000倍液+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黄板0.1块/m~2和73%炔螨特乳油3 000倍液+8%残杀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60%敌畏·马乳油2 000倍液+蓝板0.1块/m~2+杀虫灯0.5盏/hm~2的控制效果较好,处理后1 d防效接近或超过70%,处理后10 d防效在80%以上。上述2种综合防控措施对桑园桑蓟马、朱砂叶螨、桑粉虱和桑螟等主要害虫防控效果好,可为桑园虫害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克隆分析瓜实蝇热激蛋白hsp70基因序列特征,为进一步研究瓜实蝇的热适应性机制及制定综合防治策略奠定基础.[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中已报道的昆虫hsp70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扩增瓜实蝇hsp70基因部分片段的简并引物,并利用RACE-PCR扩增其全长序列.[结果]克隆获得瓜实蝇hsp70基因cDNA全长序列(获取号:KM112021)2271 bp,含1911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636个氨基酸,具有真核生物hsp70基因家族的3个明显基序标签,同时在C-末端具有EEVD基序,推测其属于胞质型热激蛋白.BLAST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与双翅目实蝇科昆虫hsp70基因高度相似,最高相似度达91%.氨基酸序列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瓜实蝇与双翅目实蝇科昆虫聚类为一个分支,证实hsp70基因的高度保守.[结论]瓜实蝇hsp70基因具有真核生物hsp 70基因家族的特征,序列表现为高度的保守性,可作为今后研究瓜实蝇抗逆性机制的一个参数指标.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使用低毒农药防治水稻粘虫,2015年7月在广西乐业县同乐镇和甘田镇进行25%灭幼脲悬浮剂和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治粘虫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7 d,核心区25%灭幼脲对粘虫的防治效果和保叶率分别为96.19%和94.73%,在培训指导农民防治示范区的防效分别为93.50%和95.10%;施药后10 d,核心区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粘虫的防治效果和保叶率分别为96.61%和97.35%,在培训指导农民防治示范区的防效分别为90.07%和89.59%。25%灭幼脲和2.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处理区对粘虫的防效均要高于农民自防区。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对穿心莲安全性较好的苗前除草剂品种,为穿心莲田间杂草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测定11种除草剂对穿心莲的安全性;根据室内盆栽试验结果,从供试除草剂中选出对穿心莲比较安全(出苗率>65%)的除草剂品种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33%二甲戊乐灵EC、48%氟乐灵EC和48%仲丁灵EC处理对穿心莲的出苗率影响较小,穿心莲出苗率均在85%以上,且与清水对照的出苗率无显著差异(P>0.05);出苗率在65%~80%的有50%吡唑草胺EC、60%丁草胺EC、80%唑嘧磺草胺WDG和25%砜嘧磺隆WDG处理;其余除草剂处理在试验剂量下穿心莲出苗率均低于65%.从穿心莲幼苗的生长情况看,33%二甲戊乐灵EC处理对穿心莲幼苗的生长抑制率小于10%,其余10种除草剂处理对穿心莲幼苗的生长抑制率均在28%以上.在田间药效试验中,33%二甲戊乐灵EC对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其他除草剂的防效(P<0.05,下同),对阔叶杂草的防效与80%唑嘧磺草胺WDG处理相当,但对作物的安全性显著高于80%唑嘧磺草胺WDG.[结论]33%二甲戊乐灵EC是目前防除穿心莲田间杂草较安全的苗前除草剂品种,可在穿心莲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从2014年开始,利用诱蝇醚(Methyleugenol)、诱蝇酮(Cuelure)2种实蝇引诱剂在南宁市的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对番石榴、甜杨桃等与蔬菜混栽果园的实蝇进行监测调查,经鉴定,共发现桔小实蝇、瓜实蝇、南瓜实蝇和具条实蝇等4种实蝇;对虫果饲养得出的成虫进行鉴定,在番石榴虫果中只发现有桔小实蝇1种实蝇,在甜杨桃虫果中除发现以桔小实蝇为主外,还有少量的瓜实蝇和南瓜实蝇;在南宁市果蔬混栽果园中桔小实蝇是为害番石榴、甜杨桃等的实蝇优势种,在防治桔小实蝇的同时,也应防治瓜实蝇。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中药植物鸦胆子提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为其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分别用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鸦胆子甲醇提取物进行萃取,采用非选择性叶碟法测定各萃取物对小菜蛾的拒食活性.[结果]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鸦胆子甲醇提取物的萃取率分别为0.50%、0.73%、2.10%;在10 mg/ml质量浓度下,氯仿萃取物对小菜蛾幼虫的拒食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分萃取物,其24、48h的拒食率分别为91.95%和92.61%.[结论]试验结果为鸦胆子各种杀虫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分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RA)程序,结合相关文献,从传入的可能性、定殖的可能性、扩散的可能性和经济重要性4个方面对在越南种植的樱桃番茄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提出应予以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及风险等级,并就风险管理提出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邓恩桉种子萌发的实生苗下胚轴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激素种类与浓度及多胺对下胚轴经愈伤组织阶段产生不定芽过程的影响,以建立一种下胚轴不定芽再生快繁体系。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培养基中添加2,4-D 1.0~1.5 mg/L可诱导邓恩桉下胚轴产生高质量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增殖的适宜培养基为MS+TDZ 0.5~1.0 mg/L,愈伤分化产生不定芽的适合培养基为MS+TDZ 1.0 mg/L+腐胺15~25 mg/L,愈伤不定芽分化率达77.1%~79.2%,且外植体褐化率得以降低。愈伤组织块移入分化培养基初期,3~7 d暗培养可使愈伤不定芽分化率提高到82.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