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2篇
农学   7篇
  6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71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对分离自贵州省发病猪睾丸组织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GZ0409-31株的E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E基因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子遗传进化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乙型脑炎病毒GZ0409-31毒株与基因Ⅲ型的乙脑病毒毒株属同一分支,遗传进化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接种途径和日龄对SPF鸡感染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后感染模式的影响,本研究分别经11日龄鸡胚尿囊腔、1日龄口服、点眼滴鼻、腿部肌肉注射、颈部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和7日龄腹腔注射途径接种了ALV-J CHN06株,于不同时间点(第1、2、4、6周),分别对各试验组的病毒血症、抗体及排毒进行了动态检测。结果显示,11日龄鸡胚尿囊腔组100%(15/15)感染模式为V+S+。1日龄口服组和点眼滴鼻组感染模式以V-S-为主。1日龄颈部皮下注射组、腿部肌肉注射组和腹腔注射组在第4、6周的感染模式均以V+S+为主。7日龄腹腔注射组在试验期内仅呈现一过性病毒血症,而且7日龄感染组在第6周的抗体阳性率比1日龄感染组高,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胚胎感染易导致持续性病毒血症,注射途径比非注射途径更易诱导病毒血症和排毒。随着感染日龄的增加,病毒血症持续时间缩短,排毒时间推后,抗体生成水平升高;防止ALV-J早期感染有利于ALV-J的防控和净化。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中药及益生素替代抗生素应用于文昌鸡的临床效果,选用1日龄雌性文昌鸡2.7万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 500只。基础日粮中添加0.02‰的维吉尼亚霉素作为抗生素组,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3个中药复方和0.02%的益生素作为中药益生素组,试验期135d,测定不同日龄文昌鸡生长性能、血生化及血液学指标。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间,中药益生素组的死亡和淘汰率低于抗生素组,体质量高于抗生素组(P>0.05),并在文昌鸡100日龄时呈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益生素组的白细胞数在85日龄时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红细胞数在70,85日龄时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日粮中添加中药和益生素在100日龄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的含量(P<0.05),100,115,135日龄中药益生素组的白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抗生素组(P<0.05);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整体上未见明显变化。结果表明,鸡日粮中添加0.5%的中药复方Ⅰ和0.02%的益生素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淘汰率;日粮中添加0.5%的中药复方Ⅲ和0.02%的益生素的促生长作用优于抗生素;日粮中添加3种复方中药及益生素对文昌鸡的血液生理学指标和血生化指标无不良影响;中药复方Ⅱ中的组合仍要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集一只具有流感临床症状的病犬鼻咽拭子经常规处理后接种SPF鸡胚,分离到一株流感病毒,并对其进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毒株对1%鸡红细胞的血凝价为26,能被H3亚型流感病毒阳性血清中和,与H1、H5、H7、H9亚型阳性血清和阴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序列分析显示,该毒株的HA和NA基因核苷酸序列分别与犬流感病毒(CIV)H3和N2亚型的病毒株同源性最高。确定该毒株为H3N2亚型CIV,并将其命名为A/canine/Guangdong/01/2011。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差速离心对J亚群禽白血病分离株SCAU11-H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IFA和ELISA等方法验证差速离心后浓缩病毒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在透射电镜下病毒粒子直径为60140 nm,由外部的囊膜和内部的电子致密的核心构成,多近似球形,也有一些类似长杆形、鼓锤形的形态;浓缩前后病毒的滴度(TCID50/m L)由原来的1.58×105/m L上升到8.89×1011/m L。浓缩病毒(105TCID50)感染细胞后,病毒复制量在1 d,3 d,5 d逐步增长,ALV-J抗原gp85和p27检测均为阳性。以上结果表明,差速离心极大提高了病毒滴度,且并不影响病毒生物学活性,浓缩后的病毒可用于后续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畜牧与兽医》2016,(10):105-107
1例8岁雄性已去势家养波斯猫就诊前1周因肩部肿物进行外科切除手术,术后1周拆线,回家后发现猫左前肢腕关节着地跛行,呼吸急促,随后带回医院检查。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可视黏膜发绀,呼吸急促,跛行及患肢脚垫发绀;X线检查可见心脏轮廓增大,心脏边缘不清以及肺水肿等变化;心脏超声检查可见左心室壁增厚和/或左心房增大,存在收缩期运动性左流出道阻碍。心脏超声是诊断猫肥厚型心肌病较为有效的检查手段,发病早期及时采取吸氧、利尿、溶栓、控制心脏病等有效治疗措施,该患猫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正>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是骨组织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因外力作用而遭受破坏,骨折的同时伴有周围组织神经、血管、肌肉挫伤断裂、骨膜分离、皮肤破裂不同程度的损伤。由于赤颈袋鼠的运动方式与其他小动物有所不同,是以尾巴维持平衡,靠双后肢跳跃前进,所以笔者选择内固定的方案进行手术治疗,病例介绍如下。1病例介绍1.1病史品种:赤颈袋鼠,雌性,5月龄,体重17 kg,因右后肢嵌入缝隙中造成胫腓骨开放性骨  相似文献   
8.
对2011-2014年山东26个H9亚型AIV毒株的HA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毒株均属于h9.4.2.5亚分支,与疫苗株GD/SS/94、SD/6/96、SH/F/98的核苷酸相似性为88.0%~91.5%。HA裂解位点均只有一个碱性氨基酸(R),符合低致病性AIV的特征。所有毒株在234位发生了谷氨酸Q→亮氨酸L的突变,呈现出典型的人流感病毒受体结合特性。所有毒株在313-315位均新增1个潜在糖基化位点,且部分毒株在145-147位出现新潜在糖基化位点NGT。结果表明,山东省H9亚型AIV基因已发生较大变异,因此需要加强禽类生产贸易的监测和生物安全措施,及时更新疫苗毒株,控制H9亚型AIV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广东水禽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广东地区水禽源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现状和耐药基因的流行情况,探索大肠埃希菌的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琼脂梯度稀释法测定251株广东地区水禽源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性和采用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大肠埃希菌对链霉素耐药较严重,鸭源和鹅源的耐药率分别为81.58%和75.43%,对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25%和54.86%,对阿米卡星最为敏感,其中鸭源的菌株耐药率仅为1.32%。PCR方法检测显示,aadA1和aph(3′)-1检出率较高,为84.6%和91.9%,表明携带aadA1和aph(3′)-1耐药基因的水禽源大肠埃希菌在广东地区呈流行趋势。耐药基因型与耐药表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耐药基因rmtB的携带与4种药物(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和壮观霉素)耐药株的产生具有显著相关性,表明耐药基因rmtB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株的产生起重要的作用。本试验结果可为指导广东地区水禽大肠埃希菌病的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基因提供相关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正泌尿道结石为犬猫常见的一种泌尿道疾病,是指尿路中的无机或有机盐类结晶的凝结物,即积石或多量结晶刺激、损伤尿路粘膜而引起出血、炎症和阻塞的一种泌尿器官疾病。结石的形成涉及多种复杂的生理及病理因素,故其常难确定或预见。目前认为,泌尿道结石的成因主要与自然环境、种族遗传、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