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8篇
  2篇
综合类   1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鉴定广东花生果腐病病原菌类型并筛选有效的杀菌剂种类,为生产上防控该病害提供参 考。【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从大田采集的患病花生果荚中分离获得果腐病的真菌纯培养物,回接验证分离菌 株的致病性后确认其病原,通过克隆菌株的 ITS 序列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采用菌丝生长速率 法测定 40% 福美双水悬浮剂、98% 噁霉灵可溶性粉剂、24% 井冈霉素 A 水剂、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 10%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对该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从韶关采集的花生果腐病样本中分离获得 2 株病原 真菌,回接后均可以引起花生果荚腐烂,严重时导致果仁腐烂。基于菌株 ITS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病原菌 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urm)和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供试杀菌剂中 40% 福美双悬浮剂对 2 种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 分别为 0.001 mg/L 和 0.021 mg/L,其次是噁霉灵,EC50 分别为 0.296 mg/L 和 0.217 mg/L,井冈霉素 A 的 EC50 分别为 20.575 mg/L 和 11.185 mg/L,苯醚甲环唑和多抗霉素对 2 株病原真菌没有抑菌 效果。【结论】广东韶关地区花生果腐病主要由镰刀菌复合感染引起,以茄病镰刀菌为主,病原菌对福美双和 噁霉灵敏感,生产上可以考虑使用这两种杀菌剂防控。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稻生产过程中化肥施用过量、养分吸收利用率低和面源污染风险高等问题,通过研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植株养分吸收量、肥料偏生产力、土壤养分平衡以及水稻产量的影响,提出稳产条件下适宜的化肥施用量以及有机无机肥配比措施,以期为水稻化肥减量增效与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于2021年在粤西地区早稻生长季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当地4种优化施肥方式:优化施肥处理(OPT)、增有机肥处理+化肥减量处理1 (OM1)、增施有机肥处+化肥减量处理2 (OM2)、增施有机肥处+化肥减量处理3 (OM3)对水稻产量、肥料偏生产力以及养分平衡的影响,从生产目标、环境效应和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下水稻籽粒产量和谷杆比分别在5667~5967 kg/hm2和1.09~1.31之间,氮肥、磷肥、钾肥偏生产力分别在30.4~47.2、96.0~122.1、47.2~105.9 kg/kg之间;农田氮素、磷素、钾素表观平衡在54.2~115.3、17.1~29.8、1.2~67.0 kg/hm2之间。4种施肥措施氮素、磷素和钾素平衡均处于盈余状态。在增...  相似文献   
3.
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的氮素循环与平衡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对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氮素输入输出的数量特征、平衡状况进行了分析,并评估其优化潜力。研究表明,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每年的氮素输入中,化学氮肥、农家肥、降水、灌溉、非生物固氮和种子带入农田的氮分别为545、68、21、15、15和5kghm-2a-1,氮素年输入总量为669kghm-2a-1;每年的氮素输出中,作物收获带走的氮为311kghm-2a-1,而氨挥发、反硝化和淋洗损失的氮分别为120、16和136kghm-2a-1,氮素年输出总量为583kghm-2a-1;氮素年盈余量为86kghm-2a-1。目前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氮素处于大量赢余状态,从而导致氮素大量损失。因此,加强氮肥管理,提高氮肥利用率,加大有机肥施用的力度,是华北地区农田氮素资源管理的长期任务。  相似文献   
4.
土壤微生物对无机氮的固持作用是构成土壤保氮机制的重要组成。作为土壤微生物的两大主要类群,真菌和细菌是微生物固持无机氮作用的主要参与者。然而,由于土壤微生物的高度复杂多变性,如何有效区分和量化土壤中真菌和细菌各自对无机氮的固持作用是个难题。针对该问题,本文采用“氨基糖稳定同位素探针(AS-SIP)”技术来区分和表征土壤中真菌、细菌各自对无机氮的固持速率。基于此进一步揭示了农业利用和外源碳输入分别对土壤真菌、细菌各自固持硝态氮作用的影响及原因,构建了土壤中真菌、细菌各自固持无机氮实际速率的估算模型,为区分和量化土壤中真菌、细菌各自对无机氮的实际固持速率提供了更为可信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了AS-SIP 技术原理、主要技术优势、应用案例、不足之处以及改进对策,以期推进该方法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氮素分期优化管理对冬小麦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对氮素分期优化管理方法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高产、优质、资源高效、环境保护等多重目标并重的养分资源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素供应量最优的处理(冬小麦返青期氮素供应量即0~60 cm土壤Nmin+肥料氮为90 kg/hm2,拔节期追氮量即施用肥料氮30 kg/hm2)的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其他氮素供应量处理没有显著差异;氮素供应量最优的处理冬小麦籽粒的粗蛋白和面筋含量显著低于在返青期和拔节期供氮量都高的处理(冬小麦返青期氮素供应量即0~60 cm土壤Nmin+肥料氮为150kg/hm2、拔节期追氮量即施用肥料氮90kg/hm2),但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以高产、资源高效和环境保护为前提的冬小麦氮肥分期优化施用量获得了最高产量的同时兼具较好的小麦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莲子草假隔链格孢Nimbya alternantherae毒素2-乙酰基-3,4-二羟基-5-甲氧苯基-乙酸(Vulculic acid)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根尖组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ulculic acid能够引起空心莲子草根尖组织防御酶活性发生变化,在处理初期,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均低于对照,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果园种草生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园种草是生态果园建设的主流模式,但选择草种要遵循选择适应性强、不与果树竞争水分和养分,并有利于水土保持和病虫害防治的原则。分析了果园种草对环境温度、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等主要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大量未达标生活污水排入河道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采用纳米混合填料为基质、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 L.)为湿地植物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以生活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氨氮(NH+4-N)、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1)纳米填料对污水的净化效果有较大影响,其对COD、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88.7%、93.4%和97.0%,比没有添加纳米填料的纯沙系统分别提高了7.91%、10.99%和11.02%.(2)狐尾藻的种植可提高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种植狐尾藻的CW-2比对照系统CW-1的COD、T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要高出6.52%、11.86%和7.31%,CW-4比CW-3的COD、TN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要高出0.48%、6.93%和3.71%.  相似文献   
9.
应用流式细胞术研究了24种常用植物精油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离体培养细胞系(SL-1)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采用MTT法研究精油对2种植物源农药鱼藤酮和辣椒碱的细胞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0μg·mL-1芸香油处理SL-1细胞24 h后,细胞内荧光染料碘化丙啶(PI)的荧光强度增加了53.04%,其次是松节油和当归油,细胞内PI荧光强度分别增加了34.23%和33.67%;100μg·mL-1广藿香油、松节油、芸香油、当归油、香茅油、生姜油处理SL-1细胞后,细胞内PI荧光强度增加率超过40%.鱼藤酮和辣椒碱对SL-1细胞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34.97和35.92μg·mL-1,而与100μg·mL-1芸香油联用时IC50分别为12.69和13.26μg·mL-1,与100μg·mL-1松节油联用的IC50分别为14.56和11.392μg·mL-1,均小于鱼藤酮和辣椒碱单剂用量,芸香油、松节油能够显著提高鱼藤酮和辣椒碱对SL-1细胞的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10.
以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Reyan No.2)叶片为材料,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凝胶电泳法比较SDS 酚抽提法、CTAB法、Trizol试剂盒和柱式植物RNAout试剂盒法提取柱花草总RNA的质量和纯度。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和柱式植物RNAout试剂盒法提取的RNA的OD260 nm/OD280 nm分别是1.85和1.93,OD260 nm/OD230 nm均大于2.0。凝胶电泳结果表明,改良CTAB法及柱式植物RNAout试剂盒法均有28S rRNA和18S rRNA两条清晰的条带,且无降解。其他两种方法获得的RNA品质较差,有降解和弥散现象。将改良CTAB法和柱式植物RNAout试剂盒法提取的RNA逆转录成cDNA,cDNA能扩增出一条清晰的β actin基因片段,进一步证明了改良CTAB法和柱式植物RNAout试剂盒法提取的总RNA具有很高的纯度,其中柱式植物RNAout试剂盒法的效果好于改良CTAB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