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9篇
  18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盐碱地湖南稷子(Echinochloa frumentacea)高效生产的最佳施氮种类和施氮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在湖南稷子拔节期设置不施肥(CK)、尿素和硫酸铵(N1,N2)轻施肥(F1:50 kg·hm-2)、中施肥(F2:100 kg·hm-2)、重施肥处理(F3:150 kg·hm-2),研究不同氮肥和施氮水平下湖南稷子田间农艺性状、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变化,探讨盐碱地湖南稷子实现高效生产的适宜氮肥和施氮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量为F2和F3时能够显著提高盐碱地湖南稷子产量及氮磷钾吸收量(P<0.05),植株不同部位氮含量上升,施氮量F3时能够显著提高氮肥利用效率(P<0.05),且同一施氮量下追施硫酸铵后湖南稷子产量、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均高于尿素。综上所述,氮肥追施量在150 kg·hm-2时,有利于盐碱地湖南稷子的产量的提升和养分的吸收,且同一条件下追施硫酸铵较追施尿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中国兽医学报》2017,(6):1149-1154
为了检测和分析荷斯坦奶牛分娩后不同时期血浆中的差异蛋白。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分离血浆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PDQuest8.0软件检测分析差异蛋白点,MADIL-TOF-TOF串联质谱鉴定差异蛋白点。结果发现3种差异蛋白,分别是结合珠蛋白、免疫球蛋白γ2链C区和3,5-二碘水杨酸络合的牛血清白蛋白。对3种蛋白在产后不同时期的趋势进行分析,可能分别与产后应激、免疫应答和物质运输有关。荷斯坦奶牛产后不同时期血浆中蛋白表达存在差异,对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有利于探索奶牛产后生理机制,可作为产后饲养、配种及防止产后感染等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荒漠草原植物的生长和生存受降水影响很大,本研究以宁夏东部荒漠草原猪毛蒿种群为研究对象,2017-2020年连续4年监测了降水改变条件下土壤水分特征,测定了猪毛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特征,并对其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4年中无效降水事件(<5 mm)发生次数较多,占当年降水频次的60.00%~82.54%;大雨(≥25 mm且≤49.9 mm)和暴雨等级(≥50 mm)降水事件较少,平均单次降水事件的降水量仅为3.3~6.5 mm·次-1。不同处理各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存在较大差异,表层(10 cm)土壤含水量较次表层(20 cm)和深层(60 cm)的变幅大;次表层(2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低于表层,与小降水事件发生频次较高无法入渗补给以及植物吸收消耗有关;深层(60 cm)土壤含水量变化小,较稳定。净光合速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而增大,当光合有效辐射在400~1600 μmol·m-2·s-1时,增雨处理提高了猪毛蒿的净光合速率;在光合有效辐射>1600 μmol·m-2·s-1时,猪毛蒿净光合速率有下降趋势,且增雨处理下降幅度最大。光合有效辐射在>400 μmol·m-2·s-1时,胞间CO2浓度呈直线下降,达到1600 μmol·m-2·s-1时,胞间CO2浓度最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未有显著变化,但增雨处理下猪毛蒿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大于其他处理。气孔限制值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同时降水的增加减小了气孔限制值。猪毛蒿的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在较低的光照强度时(<400 μmol·m-2·s-1)随着光强的增加而迅速增大,之后增速减缓。各处理中猪毛蒿最大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和最大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在1600~2000 μmol·m-2·s-1时达到最大。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猪毛蒿最大水分利用效率对应的光照强度由2000减小至1600 μmol·m-2·s-1。在荒漠草原,当光照强度>400 μmol·m-2·s-1时,适度干旱提高了猪毛蒿的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中国兽医学报》2015,(11):1850-1855
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结合MADIL-TOF-TOF串联质谱法对荷斯坦奶牛妊娠早期血浆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鉴定,发现了6种差异蛋白在妊娠后表达量上调,分别是凝集素1前体、转甲状腺素蛋白前体、3,5-二碘水杨酸络合的牛血清白蛋白的晶体结构的A链、白蛋白、未命名蛋白产物及结合珠蛋白-25同源物1前体。对这6种蛋白在不同时期含量的变化趋势及可能引起每种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和在妊娠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 在日光温室内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鉴定180份番茄种质资源进行抗病性,筛选多抗材料,为宁夏番茄多抗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 对180份番茄种质资源采用5点式取样法,根据病害症状确定病害的类别,调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研究其对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3种主要叶部病害的抗病性等级,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种质材料抗病性。【结果】 179份番茄材料全部发生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仅1份材料只发生晚疫病和叶霉病,未发生早疫病。晚疫病发病最严重,其次为叶霉病,早疫病发病最轻。对晚疫病、叶霉病和早疫病达到抗病等级以上的材料分别有5、25和50份,占供试材料的2.78%、13.89%和27.22%。筛选出16份材料对3种叶部病害均达到中抗等级以上。材料63049和63054综合抗性排名位列前2,隶属函数平均值分别为0.98和0.93。【结论】 63049和63054这2份材料对这3种病害均达到抗病等级以上且综合抗性好,可作为多抗番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堆肥及其浸提液在设施温室甜瓜栽培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甜瓜蜜世界为试材,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功能性堆肥及其浸提液对甜瓜生长指标、叶绿素荧光参数、品质、单果质量及产量的影响,探讨堆肥及其浸提液在设施温室甜瓜栽培上的应用效果.为其在植物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堆肥及其浸提液促进根系发育,有利于甜瓜叶面积、茎粗和株高的增加及叶片叶绿素的累积;显著提高qP,对Fv/Fm影响不显著;促进果实营养物质的累积,提高产量且改善品质;使甜瓜提前上市5-6d;降低施肥量63.28%以上,进而减少肥料成本42.86%。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播前灌水营造底墒差异对压砂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西瓜耗水规律、西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前灌水造墒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1 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但灌水定额过大(70 m3·667m-2和55 m3·667m-2)会引起水分深层渗漏;西瓜生育前期耗水量随着播前灌水量降低而降低;西瓜需水高峰期,当1 m土层底墒在222~270 mm范围内,耗水量随1 m土层底墒增加而降低;底墒差异还会影响收获期1 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综合西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试验区域内,当西瓜生育期降雨量在85 mm左右,1 m土层土壤储水量在250 mm就可保证西瓜正常生长。另外,压砂地夏季休闲措施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1 m土层土壤储水量增加了2.7 mm,为下一季作物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水分条件。  相似文献   
8.
从宁夏不同生态区域不同作物土壤入手,研究紫花苜蓿土著根瘤菌的分布状况,为根瘤菌在紫花苜蓿生产应用中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宁夏南部半干旱区土壤中土著根瘤菌的数目为720-36 000个/g干土,中部半干旱区1700-3400个/g干土,北部灌区1 500-1 700个/g干土。土壤中土著菌的数量以南部半干旱区苜蓿地为最多,为36 000个/g干土;其次为南部半干旱区玉米地,达3 600个/g干土;再次为中部干旱区小麦地;为南部半干旱区马铃薯种植地最少。  相似文献   
9.
烟气脱硫废弃物在盐碱地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李凤霞  杨涓  许兴  杨建国  郑国琦  肖红燕 《土壤》2010,42(3):352-357
综述了烟气脱硫废弃物在盐碱地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包括烟气脱硫废弃物的来源、性能,脱硫废弃物改良碱性土壤的原理、施用技术和方法,讨论了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地的作用效果及其对土壤环境和食物安全的影响,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100份番茄种质资源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番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是番茄育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对收集的100份番茄种质资源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状在不同材料之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样性。其中,质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H′)的变化范围为0.34~1.52,花序类型的H′最高,为1.52,数量性状中H′最高的是果梗洼大小和单果种子数,均为2.06;提取的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67.72%,第一、二主成分主要反映植株的生长状态和果实的外观形态,第三、四主成分分别反映果实因子和植株长势,第五、六主成分主要与果实熟性和品质有关。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在欧氏距离为0.91处聚为Ⅴ类,其中第Ⅰ、Ⅱ类群可以作为培育高品质番茄的种质材料,第Ⅲ类群遗传改良潜力较大,第Ⅳ类群可以为今后选育不同利用价值的番茄品种提供宝贵材料,第Ⅴ类群是优良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