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45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瑛  王学永 《兽医导刊》2007,(11):45-46
辽宁省普兰店市莲山镇王某养猪户,于2006年7月下旬,从外地种猪繁殖基地购进断奶仔猪(体重20~25kg)260头,购进8天开始发病,并死亡4头.畜主请市兽医站的高级兽医师到现场临床观察、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断奶猪巴氏杆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经2002~2003年盆栽试验观察,粗皮病的发生与土壤高锰含量有直接关系.施锰300mg/kg以下树体生长发育正常,施锰350 mg/kg前期上部枝少部分幼叶出现失绿现象,施锰400mg/kg以上树体发生粗皮病.施锰400mg/kg叶片锰最高值为890 mg/kg,是施锰350 mg/kg的3.1倍,土壤有效锰、易还原锰、交换锰含量最高值分别是施锰350 mg/kg的1.1、2.3、22.0倍.说明土壤高量的易还原锰、代换锰是粗皮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施锰发病后土壤铁、硅的含量降低,磷、钾的含量提高.  相似文献   
3.
2004年,广东省连山林场小规模引种湿加松,通过几年的观测,湿加松林分成活率在90%以上,在该地区与马尾松进行生长量比较,表现出较强的早期速生特性,初步认为湿加松适合广东省连山的气候与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自然保护区存在着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的冲突,管护变得越来越困难。本文指出了广东连山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面临的困难及问题:法律不完善、投入不足、土地权属不清等;提出以加强保护区的管护,加大投入,明晰权属,建立社区共管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油松萎损失的估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枯萎是90年代以来在辽东、辽南和辽北等地工普遍发生的病害,目前,全省发生面积已接近5~6万hm^2。文章采用树干解析方法,计算出单位面积上0~Ⅳ级病生长损失量,通过推算,计算出全省各地区因油松枯萎所造成的材积损失及经济损失,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绿春县于2006年先后建盖了20个砖混结构的节能草果烘烤房,但目前这些烘烤房的使用率极低,其主要原因是烘烤房分布偏远,种植户无力购买煤炭等.烘烤草果会导致对森林资源的消耗逐年加大,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藉此,提出对到"节能草果烘烤房"烘烤草果的农户给予一定的扶持,对烘烤房指定专人管理,对农户自建的草果烘烤房进行拆除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1 连山县水果生产现状1.1 水果生产初具规模。连山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山地面积10.93万h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86.4%。山地由花岗岩风化而成,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自1986年以来,连山县委、政府根据广东省山区会议精神,认真贯彻“靠山吃山,治山致富”的会议精神,从实际出发,大力发展以沙田柚  相似文献   
9.
这是笔者近年试验的结果,并得到推广应用。用此法栽培茯苓,投资少,操作和管理方便。一般一只20cm的树蔸,下种一瓶可收干苓10kg以上。现简介如下: (一)栽培季节 与其他栽培方法相同,一般在4~10月栽培,不适宜在多雨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华南气温和降水模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博文  朱勇  李永秀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46-15349,15377
[目的]研究4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华南地区气候模拟中的适用性。[方法]利用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研究中心(ICTP)发展的最新版区域气候模式RegCM4,选用Anthes-Kuo(KUO)、Grell-Arakawa&Schubert(GAK)、Grell-Fritsch&Chappell(GFC)和MIT-Emanuel(MIT)4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分别对华南地区气候进行了长达10年(2000~2009年)的高分辨率(水平分辨率25 km)数值积分,对比研究了4种不同积云参数化方案模拟的华南地区温度和降水的差异。[结果]对比同期Climatic Research Unit(CRU)观测的地面温度和降水资料,4种积云参数化方案基本上均抓住了华南地区温度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但对温度模拟出了-2℃(1℃)的冷(暖)偏差,且均低估了华南地区的降水,尤其是GAK和KUO方案,相对CRU观测低估降水50%左右;KUO和MIT方案对温度的模拟比其他2个方案优秀,而MIT和GFC对降水的模拟比KUO和GAK优秀。[结论]研究结果为RegCM4在华南地区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