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10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23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氮、磷、铁、硅等营养对牟氏角毛藻生长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硅酸钠为硅源,其硅的最佳浓度为10mg/L;3种不同氮源中,硝酸钠培养牟氏角毛藻最佳,其氮的最佳浓度为30mg/L;2种磷源中,磷酸二氢钾培养牟氏角毛藻最佳,其磷的最佳浓度为0.5mg/L;在2种铁源中,柠檬酸铁培养牟氏角毛藻最佳,其铁的最佳浓度为0.2mg/L。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蛋白质含量为20.61%、30.52%、40.43%和50.34%的4种饵料(分别为CP20、CP30、CP40和CP50),研究饵料蛋白质含量对不同盐度下(分别为低盐度LS 2、中盐度MS 22和高盐度HS 32)凡纳滨对虾[(0.0144±0.0047)g]生长、成活及体成份的影响,测定了不同处理组对虾的肝胰腺指数(HIS)和肥满度(CF),试验为期8周.结果显示:(1)盐度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成活、肥满度和灰分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肝体指数、体粗蛋白、体粗脂肪和水分无显著影响(P0.05),中盐度组对虾各指标均最高,其次为高盐度组,低盐度组最低;中、高盐度组对虾的增重率、特殊体重(长)增长率均显著高于低盐度组对虾(P<0.05),而中、高盐度组对虾的各生长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2)饵料蛋白质含量对凡纳滨对虾的各生长指标和体粗蛋白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其它各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各盐度下,对虾生长和体粗蛋白含量均随饵料蛋白质含量升高而升高,投喂CP20的对虾组显著低于其它各处理组(P<0.05);肥满度和肝体指数均先随饵料蛋白质含量升高至40.43%而升高,然后稍有下降;饵料蛋白质含量对各盐度下对虾成活率影响均不显著(P0.05).(3)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盐度和饵料蛋白质含量,除对体灰分含量存着着显著的交互作用外(P<0.05),对其它体生化成份含量、生长及体形态指标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0.05).(4)饲料蛋白质含量明显影响了凡纳滨对虾肝胰腺的组织结构,投喂CP30和CP40饵料的对虾肝小体基膜完整,投喂CP40对虾的肝小体中还出现了大量的存储细胞(R细胞);而投喂CP20饵料的对虾肝小体分布松散,R细胞数量较小,并且部分肝小体基膜破损;而投喂CP50饵料的对虾的肝小体排列紧密,且B细胞内出现大量内容物质.结果提示,提高饵料蛋白质含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对虾的生长速度和增加肥满度,但是并不能提高低盐底下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不适宜,尤其是含量过低,会导致对虾肝胰腺的结构发生变化甚至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杂交结合选育的方法对我国南方主要鲍鱼养殖品种杂色鲍进行了育苗试验.试验共设置2个杂交组合,每个组合分5个试验平行组.结果表明,2个组即TW♀×HN♂和TW ♂×HN♀都取得了良好的育苗效果,其受精率分别为(97.23±1.52)%和(96.30±2.25)%;幼体附着率分别为77.02%和76.69%;幼体存活率分别为66.39%和66.89%;稚鲍壳长日增长分别为136. μm和133.8μm.剥离印d后,2个组合稚鲍的存活率分别达到了64.1%和74.2%,体现出良好的杂种优势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TW#♀×HN ♂组合在受精率、幼体附着率和稚鲍壳长日增长率都高于其反交组合TW♂×HN ♀,而幼体和稚鲍的存活率都低于反交组合,但方差分析表明2个组合正反交的育苗效果在受精率、幼体附着率、幼体存活率和稚鲍壳长日增长率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稚鲍的存活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以大鲵脑组织为材料,提取总RNA,应用CloneminerTM文库构建技术构建了cDNA文库.经检测,文库初始滴度为5.0×105 cfu·mL-1,重组率为91.70%,插入片断大小在0.35~3.9 kb,平均插入片段大小为0.791 kb,文库扩增后滴度为4.0×109 cfu·mL-1.随机挑选200个阳性克隆测序,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20个片段与已报道的基因有较高同源性,包括促甲状腺激素基因、生长激素基因及催乳素基因等,其中三个克隆为促甲状腺激素β亚基(TSHβ)基因.序列分析表明,TSHβ cDNA全长序列为705 bp,包含417 bp开放读码框,编码138个氨基酸序列,其中前19个氨基酸为大鲵TSHβ亚基信号肽部分,后接119个氨基酸组成的TSHβ亚基成熟肽.同源性分析显示,大鲵TSHβ亚基与两栖类牛蛙、蟾蜍及爪蟾同一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53.6%、52.2%和60.3%.采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对部分脊椎动物TSHβ氨基酸序列构建分子系统树,结果显示有尾目大鲵为两栖动物中较早分化的一支,表明其进化地位较原始.RT-PCR组织分布分析发现,TSHβ基因除垂体有表达外,性腺也有少量表达.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长期盐度胁迫条件下红螯光壳螯虾肠道基因表达和代谢通路的变化。实验采用Illumina Hiseq 2 500平台对0、5、10和15这4个盐度下养殖5周的红螯光壳螯虾的肠道组织进行了高通量测序。研究共获76 534个unigenes,通过与NR、NT、KO、Swissprot、PFAM、GO和KOG数据库进行比对,成功注释37 378个unigenes。通过引入FPKM(Fragments Per Kilo bases per Million fragments)来估算基因表达水平,基于NR和Pfam两个数据库的蛋白注释结果,448 362个unigenes在GO数据库得到注释。根据KO功能注释与Pathway的联系,9 483个unigenes在KEGG数据库被注释分类到34条通路途径。通过DEGseq进行基因表达差异分析,以盐度0为对照组,显著差异基因筛选条件设置为Q value<0.05且差异倍数|Fold Change|>2,盐度5、10和15组分别获得差异基因2 733、91和236个,其中盐度5组共有2 068个基因显著上调,665个基因显著下调。将所有差...  相似文献   
6.
海水经济鱼类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二三十年来,海水养殖方式与设备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促进了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海水经济鱼类缺乏优良品种,大多数养殖种类为野生种或半野生种,许多养殖种群在累代繁殖后,出现品质退化、生长速度慢、发病率高等不良症状,严重地阻碍着海水经济鱼类养殖业的发展。因此,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加强海水鱼类的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对虾营养需求和营养生理研究 ,已经取得不少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指导对虾配合饲料的研制 ,推动养虾业的发展 ,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并使我国对虾营养学的研究 ,由空白逐渐成为受国内外同行关注的研究领域。1对虾的营养需求1 .1蛋白质蛋白质是有生命生物体维持和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在各种营养素中 ,蛋白质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它是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激素、抗体的组成部分。对虾品种的日粮蛋白质变化幅度为 2 3%~ 5 7%。甲壳类动物日粮不同的蛋白质水平取决于该动物不同的食物习惯 ,年龄、水温、蛋白质来源及日粮能量水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   
8.
光合细菌配合面包酵母与藻粉培养轮虫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面包酵母与一定量螺旋藻粉培养褶皱臂尾轮虫的过程中,添加光合细菌液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光合细菌作为辅助性饵料,对轮虫的生长具有明显特殊的促进作用。4组实验显示:投喂适宜量光合细菌轮虫增殖明显加快,但与光合细菌添加量的增加不完全呈正比关系;投喂光合细菌新鲜培养液与老培养液轮虫增殖效果相近;投喂光合细菌只能作为辅助性饵料。当配合酵母、藻粉培育轮虫时,3者在饵料上起到了良好的互补作用,培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菊花江蓠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菊花江蓠(Gracilariaconfervoides)隶属于红藻门、真红藻纲、杉藻目、江蓠科、江蓠属,分布在我国的台湾省,为台湾海水池塘或咸水湖的主要栽培种类.菊花江蓠的鲜品用于养鲍,已成为海南省养鲍的主要饵料之一,亦可经烹调后食用,干品用于工业提取琼胶.目前,在海南省栽培的菊花江蓠是近年来直接从台湾引种过来的,通过几年的试养已经获得成功,并探索出菊花江蓠栽培的一些生产经验,且已在三亚、海口等市县推广养殖.现将菊花江蓠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RAPD技术分析了广东大亚湾野生种群内繁殖一代DDl群体和海南三亚野生种群内繁殖一代SSl、两野生种群间杂交一代DS1群体各18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筛选的28个含10碱基的随机引物中,其中11个随机引物可产生稳定和可重复的多态扩增结果,共检测出86个位点,其中DDl群体有74个基因位点,其中56个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75.68%;SSl群体79个基因位点,其中57个表现多态,多态比例是72.15%;DSl群体有72个基因位点,其中64个表现多态,多态比例为88.89%。用修正的Shannon表型多态性指数量化3个群体的遗传多态性,DDl、SSl和DS13个群体的遗传多态性分别为0.2280,0.2ll5和0.2456。不同地理种群间杂交能够增加子代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