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2篇
农学   56篇
基础科学   18篇
  20篇
综合类   147篇
农作物   8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吉林农业科学》2016,(5):24-27
以松玉419为试验材料,田间设置5万、6万、7万、8万、9万株/hm2五个播种密度,重点研究机播密度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机播密度增加,松玉419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松玉419是一个大穗、中等耐密型玉米新品种,在吉林地区最佳种植密度为67 762株/hm2(即6.5万~7.0万株/hm2),获得高产的关键栽培措施为降低空秆率、减少秃尖长度。  相似文献   
2.
3.
以3WX-650型悬挂式喷杆喷雾机为例,介绍了喷杆式喷雾机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使用及维护知识,旨在使农机操作手对悬挂式喷杆喷雾机有更全面的了解,达到熟练使用、减少故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5.
孙宁 《农家顾问》2011,(8):29-29
在田间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植株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够增加玉米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提高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6.
玉米种子丸粒化是现代农业玉米种子加工的一种先进技术.型孔轮式排种器经改进后应用于丸粒化玉米种子精播虽取得满意效果,但播种速度不能过高,当播种速度超过3.5km/h 后,播种空穴率增大,难以实现高速播种.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科学》2017,(5):25-29
该试验以绿豆品种白绿9号作为试验材料,使用浓度为50 mmol/L的CuSO_4、MgSO_4、FeSO_4溶液分别进行浸种、喷施、浸种+喷施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探讨Cu~(2+)、Mg~(2+)、Fe~(2+)各处理对叶片叶绿素、SOD、POD、MDA的影响。结果表明:Cu~(2+)、Mg~(2+)、Fe~(2+)在绿豆分枝期、开花期、成熟期3个时期中均起到显著增加叶绿素、MDA含量,提高SOD、POD活性的作用,其中浸种处理效果最佳,Mg~(2+)、Fe~(2+)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中国锦紫苏类病毒的检测及其分子生物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无明显症状表现的11株锦紫苏叶片中抽提低分子量的RNA,经Return-PAGE、RT-PCR和Dot-blot hybridization检测,结果表明11株锦紫苏全部带有锦紫苏类病毒(Coleus blumei viroid,CBVd)。将部分PCR产物克隆到pGEM-3Zf(+)载体上并进行DNA序列测定。序列分析结果,所克隆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DQ178395、DQ178396、DQ178397、DQ178398和DQ178399)与GenBank中报道的锦紫苏类病毒1号(CBVd-1)序列同源性为85.23%~99.20%。从市场上购买的锦紫苏种子经Return-PAGE和RT-PCR检测不携带锦紫苏类病毒。这是中国发生的锦紫苏类病毒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中国茶树炭疽菌属病害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随着茶产品经济价值的提高,茶叶生产安全备受关注。炭疽菌是引起茶树病害的病原菌之一,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茶产品品质,威胁我国茶产业的良性发展。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茶树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目前,茶树炭疽菌种名使用混乱,茶树与炭疽菌的互作研究也较为薄弱,而简单依靠药剂防治病害也对茶叶质量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梳理并明确了危害茶树的炭疽菌种类;总结了现有的茶树和炭疽菌互作的研究成果,提出识别免疫(effector triggered immunity,ETI)模式是茶树防御炭疽菌的主要机制;对茶树病理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解决办法,并展望了深入开展茶树抗病机理研究的思路,以期为制定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及选育茶树抗病良种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疆野苹果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采用SRAP标记,对中国新疆野苹果4个种下居群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0对SRAP引物总共扩增了209条带,其中206条是多态性带(98.56%)。巩留群体、新源群体、霍城群体和裕民群体分别扩增了180、169、178和165条多态性带,巩留群体的随机交配杂合度(hs = 0.3037 ± 0.0058)最高,其次为霍城群体。UPGMA聚类分析和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显示,巩留群体和新源群体之间,以及霍城群体和裕民群体之间,遗传关系最近,群体间遗传变异最低。新疆野苹果群体内遗传变异高于群体间,占总变异的87.9%,主坐标轴分析显示4个群体是相对独立,其中巩留群体和新源群体,霍城群体和裕民群体之间,有较高的基因交流。所有参数分析表明,巩留群体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故在制定新疆野苹果原地和异地种质保护计划时应优先考虑巩留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