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究基塘农业模式下,不同饲料养殖草鱼的生长性能、常规营养成分和经济效益的差异。【方 法】设置蛹肽蛋白饲料组、混合料组、普通料组进行养殖对比试验,每组选择初始体重为 770(±11.2)g 的草 鱼 610 尾,分别放入面积相同的试验池塘养殖 180 d,试验期结束后每组随机抽取 4 尾草鱼,采集侧线上方背脊 肌肉,制成 4 个质量均为 50(±3.8)g 的混合样作为每组 4 个重复,另外试验前随机抽取 4 尾初始规格鱼种的 背脊肌肉制成混合样设置为空白对照。【结果】蛹肽蛋白饲料组草鱼增重率最高(134.3%),肌肉粗脂肪含量 (1.74%)显著高于其他组,从增重率与特定生长率两个指标看,均呈现出蛹肽蛋白饲料组 > 普通料组 > 混合料 组的显著性差异;混合料组的草鱼粗蛋白含量(20.7%)和鲜味氨基酸含量(6.37%)均最高,而脂肪含量最低 (1.27%),投入产出比最低(0.941)。初始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1.07%)显著高于 3 个试验组,3 个试验组 草鱼肌肉油酸(C18:1)含量与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初始组,蛹肽蛋白料组与普通料组的鱼肉营养成分无显著差异。【结 论】摄食蛹肽蛋白饲料的草鱼增重率高,但容易沉积体脂,导致体型肥胖;混合料组的草鱼生长速度慢,但鱼 肉粗蛋白含量最高(20.7%),脂肪含量最低(1.27%),肉质更鲜美。基塘农业模式下利用闲置区域种青养鱼, 能有效降低饲料成本,改善鱼肉品质。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对移栽水稻田后茬作物的影响,在水稻移栽后施用不同用量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收割后播种不同作物(菠菜、白菜、大蒜、甘蓝和菜心),调查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不同用量处理对后茬作物出苗率、株高、鲜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移栽水稻田连茬使用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540 mL/hm2后,后茬作物菠菜、白菜、大蒜、甘蓝和菜心的出苗率、株高、鲜重、产量与空白对照均无显著差异。在移栽水稻田连茬使用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对后茬作物安全,生产上可以使用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防除水稻田杂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杂交兰种质资源开展优质杂交兰选育,观察后代主要目标性状表现,获得符合目 标性状要求的杂交兰新品种。【方法】以玉女兰和文引 1 号兔耳兰为亲本材料,开展杂交兰常规杂交和种子 离体培养,对杂交后代进行性状调查分析,并与亲本和对照种摩耶紫晶兰进行比较。【结果】选育出优异杂 交兰新品种玉清兰,集体杂种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登录,登录名为 Cymbidium SCAU Love Song。品种比较和多 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玉清兰株型紧凑,叶片挺立,花序直立,平均着花 9.5 朵,花黄白色、有淡香,花横径 5.6 cm、纵径 5.9 cm,在广州简易大棚中栽培,12 月下旬始花,单花寿命 30 d,观赏期 50 d,株型、叶型、花型 上均区别于父母本,观赏期优于父母本,且比对照种摩耶紫晶兰更具观赏性和更强的抗病性,具有持续开花和 形成花侧枝的特性,为兰花上的首次报道。【结论】通过杂交育种和创新改良方法,选育出优良杂交兰新品种 玉清兰性状优良、观赏性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佛山地处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年平均气温21.7℃,气候温和、光照充裕,具有得天独厚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近年来,由于高强度工业三废排放、滥用农药和化肥等,佛山农业土壤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呈现出区域性、复合型的特点,部分地区土壤存在酸化、有机质含量下降、地力下降等问题;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污染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制约了佛山地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禅银丝苗是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早粳占和五山丝苗进行杂交,选育出的常规稻品种,于 2020 年通过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 20200051。禅银丝苗丰产性较好,米质达部标优质 1 级,抗倒力中强,中抗稻瘟病,产量、品质和抗性兼顾。对禅银丝苗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进行阐述,以期为禅银丝苗在广东省内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佛山市丝瓜主产区系统开展"3414"试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丝瓜相对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并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方程:Y=1 699.09+52.89N-3.82P+59.27K-1.17N~2-0.11p~2+0.06K2+~2.02NP-2.16NK-1.97PK(R~2=0.98)。通过方差分析,得出F>F0.05,表明丝瓜施肥量与产量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回归关系。同时该研究还详细探讨了丝瓜生产中肥料增产效应和经济收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氮肥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都在一定范围内与施肥量成正比:而继续增加磷肥用量时,丝瓜的产量和经济收益都无增加趋势,总体表现为氮肥对产量的影响>钾肥>磷肥。该研究在总结两年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综合提出佛山地区丝瓜37 500 kg/hm~2理论产量的最佳施肥量分别为氮肥(N)270kg、磷肥(P_2O_5)165 kg和钾肥(K_2O)225 kg。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