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9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76篇
农学   55篇
基础科学   114篇
  332篇
综合类   543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161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4 毫秒
161.
降雨-土壤-径流系统中氮磷的迁移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农田地表径流形成的面源污染是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的主要污染源。降雨输入、土壤溶质迁移和地表径流输出三者相互作用,决定着农田面源污染负荷的产生。通过设置移动小区,收集和监测次降雨事件中的地表径流、土壤溶质迁移,研究面源污染负荷中降雨氮磷和土壤溶质输入负荷和比例。结果显示,随雨水输入径流的DTN、DTP负荷占径流DTN、DTP负荷的58%和67%;由降雨带到陆地生态系统的N、P主要通过径流输入到其它系统中,但径流NO3--N负荷主要来自土壤溶解态NO3--N向径流的溶出迁移;计算降雨-地表径流-土壤溶质的相互作用深度,简化了小流域面源污染负荷量化过程,为制定小流域面源污染防治规划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2.
外源氮输入对小叶章湿地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典型草甸植被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在水分、温度等环境因素均一的前提下,分别以NH4NO3水溶液的形式均匀撒入0,6,12,24g/(m2.a)(以N元素量计),进行了室外盆栽实验。结果表明,氮输入后,土壤MBC、MBN、BR、qCO2、SIR季节变化明显;在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土壤基础呼吸总体趋势均是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且与氮输入量间的关系不同,说明土壤基础呼吸与植物的生长阶段密切相关;不同施氮水平的土壤MBC浓度随氮输入量增加呈波动变化,氮输入量与土壤MBN、BR、qCO2、SIR之间均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即他们随氮输入量增加而逐渐增大,说明氮输入促进了土壤MBN、BR、qCO2、SIR的增大。  相似文献   
163.
以野生大豆黄化幼苗为材料提取其细胞核DNA,经LMP包埋并用蛋白酶K裂解其中的核蛋白后,采用脉冲电泳回收2 Mb左右细胞核DNA.用HindⅢ对回收细胞核DNA进行部分酶切并用脉冲电泳回收酶切后的DNA片段,经电洗脱、浓缩和透析后DNA溶液浓度可达10 ng·μL<,-1>.连接转化检测结果表明:该DNA可用于后续野生...  相似文献   
164.
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和全球粮食紧缺的新时期,文章采用非参数方法,通过构建双产出模型,在对转型期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平度市粮食生产技术效率测度与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粮食生产资源优化配置。结果显示,目前制约平度市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变化态势的主要因素是(C,S)效率,即粮食生产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要素组合比例与要素价格等因素。研究所体现的政策含义是,中央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尤其是重点产粮大县的扶持力度,适时进行制度创新,使部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而使土地集中,便于机械化、集约化耕种粮食作物,进一步加强对农资价格的调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粮农收益最大化双重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5.
针对吉林省增产50亿kg商品粮的战略任务而进行的西部水田大开发的实际,提出了西部新开稻田生产技术要走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其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同时,对新开水田在发展有机水稻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和趋弊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6.
三江平原环形湿地昆虫种类多样性与季节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三江平原典型环形湿地为研究对象,在小叶章群落、沼柳小叶章群落、漂茷苔草群落、塔头毛苔草群落,采用黄盘诱集法和扫网法定期对湿地昆虫群落进行采集,研究了该区内的昆虫生物多样性及其季节性变化特征.共采集昆虫标本25945号,其中双翅目和同翅目数量最多,其次为膜翅目、缨翅目、弹尾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各个植物群落昆虫种群的数量,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受季节性影响显著.6月下旬湿地昆虫数量最多,但是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最低.Shannon-Wiener指数在塔头苔草群落最高,在小叶章植物群落最低.  相似文献   
167.
羊草的愈伤组织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S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2,4-D对羊草根、茎、叶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2,4-D在较低浓度下对羊草的根茎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比较好。在MS培养基中加入2,4-D浓度在0.1、0.5、1.0mg/L均可出现愈伤组织,但2,4-D浓度在0.5mg/L时愈伤组织出愈率最高,其次是1.0mg/L,然后是0.1mg/L。  相似文献   
168.
介绍滑菇生物学特性、栽培方法、接种、培养、发菌管理、出菇管理及采收等种植方法,此栽培方法适合北方地区滑菇栽培。  相似文献   
169.
免耕对东北黑土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配的短期效应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免耕措施下黑土总有机碳和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配的动态变化,以及免耕对团聚体结合碳和总有机碳之间相关关系的影响,为筛选出免耕对黑土结构和质量影响的评价指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在吉林省德惠市中层黑土上进行了5年田间定位试验的小区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免耕(NT)、秋翻(MP)和垄作(RT)3种耕作处理下耕层(0~30 cm)黑土有机碳和团聚体结合碳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结果】5年的NT处理并没有增加耕层有机碳(SOC)平均含量,但显著增加了表层(0~5 cm)的SOC含量,增加量为2001年的9.9%。NT试验前后,黑土总有机碳和>1 000 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变化趋势一致,总有机碳除在表层(0~5 cm)变化显著外,其它土层变化均不明显,但>1 000 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各层均有显著变化,说明>1 000 μm级团聚体结合碳对耕作方式的响应较总有机碳更为敏感。相关分析表明,NT处理下黑土总有机碳与>1 000 μm级团聚体结合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黑土>1 000 μm级团聚体可以用于评价免耕对黑土结构和肥力的短期影响。  相似文献   
170.
本文以通化市为例,应用30m分辨率的DEM,对坡度等级信息进行提取,结合通化地区的景观类型数据,应用Arc/Info软件分析景观类型在不同坡度等级上的分布特征,然后应用Fragstats景观分析软件,选取不同的景观格局指数,定量分析通化地区的景观格局坡度等级上的分异规律.并重点研究了林地与耕地在坡度等级上的分布.结果表明:林地是通化地区主要的景观类型,主要分布在斜坡区域;其他的景观分布在坡度相对较低的区域.结果表明:景观格局的分布与坡度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坡度较低的区域,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景观类型丰富,结构复杂,景观破碎化程度高;而坡度较高的区域,景观类型单一,结构简单,景观破碎化程度低.其中在5°-15°的坡度等级上是各种景观的集中分布区域,景观格局复杂,是人类活动主要的分布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