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篇
  56篇
综合类   14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济南市历城区位于城乡、山地平原交界带,农村居民点用地影响因素多,特殊性强。以历城区土地利用现状图(1996年)、历城区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2008年)为依据,应用MAPGIS软件对1996~2008年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扩展演变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历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呈增加趋势,全区共增加了3 426.35 hm^2,年均增加285.53 hm^2,农村居民点用地获得较快的扩展;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也呈增加趋势,由1996年的158.83 m^2/人增加到2008年的206.78 m^2/人,历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利用越来越粗放;历城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区域差异显著,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加主要集中在郭店镇、遥墙镇、董家镇、港沟镇、柳埠镇、仲宫镇,而孙村镇、华山镇、洪家楼镇农村居民点用地减少。同时对用地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92.
濮阳市自然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濮阳市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但在开发利用中出现了石油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大力发展接替产业、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施清洁生产、发展旅游业和建立市级GIS等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3.
生态文明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源动力和前提条件.以山东省为例,对17个地市的34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和51个对照村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生态文明认知度、公民环保态度、生态文明行为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与期望四个部分.调查结果表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山东省社会新农村试点村中农民生态文明认知度有所提高.通过试点村与对照村的差异性检验,发现试点村与对照村在生态文明认知度方面有差异,但在生态文明意识和行为方面无差异.生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意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4.
聊城市区夏季市售蔬菜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08年7~8月在聊城市市区主要的农贸市场随机采集了16种蔬菜,共82个蔬菜样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了蔬菜样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结果表明:叶菜类蔬菜中硝酸盐的含量较高,平均值为3 807.1 mg/kg;其次是豆类、瓜类和根茎类,其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393.8 mg/kg、1390.7 me/kg、1218.9 mg/kg;茄果类硝酸盐的平均含量较低,为807.2 mg/kg.采用国家标准(GB 18406.1-2001)进行评价,在所检测的蔬菜样品中,有65.9%样品的硝酸盐含量超标;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低,均不超标.以WHO/FAO规定的日允许摄入量(ADI)换算得到的标准评价蔬菜中硝酸盐的污染状况,污染程度严重的蔬菜样品占39.0%,中、重度污染的占46.3%,轻度污染的占14.6%.因而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控制聊城市蔬菜中硝酸盐的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95.
采用土钻法对黄土高原柠条林地、苜蓿草地和撂荒草地0~300 cm土壤水分、有机碳的季节变化及二者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3种植被条件下0~100 cm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季节变化,但该土层土壤含水量仅雨季后植被间差异显著;>100~200 cm和>200~300 cm土壤含水量季节变化程度不一致,但各季节植被间差异均显著;柠条林地和苜蓿草地10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明显低于撂荒草地,两者分别在100 cm和200 cm深度以下出现了严重土壤干燥化。(2)3种植被条件下0~300 cm土壤有机碳存储量均为雨季中最低、除柠条林地0~50 cm土层外雨季前最高,柠条林地季节变化较小,苜蓿草地和撂荒草地季节变化较大。(3)3种植被条件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不同程度的表聚现象;0~5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3种植被间差异均显著;>5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柠条林地明显高于撂荒草地,两者与苜蓿草地的差异均不显著;>100~3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3种植被间差异不显著。柠条和苜蓿的种植分别增加了100 cm和50 cm以上土壤有机碳密度,但导致深层土壤干燥化,不...  相似文献   
96.
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生态文明意识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源动力和前提条件。以山东省为例,对17个地市的34个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和51个对照村进行了生态文明意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生态文明认知度、公民环保态度、生态文明行为现状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与期望四个部分。调查结果表明,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山东省社会新农村试点村中农民生态文明认知度有所提高,但未转化实际行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意识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7.
98.
为合理改善长期种植农作物土壤的微结构提供依据,采用常规与微形态学方法研究山东省高唐县种植粮棉作物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粮棉作物长期种植对土壤微结构影响明显,其中,麦-玉地块0~10cm土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团聚体大小均一、分离度高,堆集性孔隙连通性强,形成了有利于农业生产微结构类型;土壤基质特征主要继承自成土母质,作物种植影响很弱;土壤形成物数量很少,仅发现铁锰凝团、排泄物。  相似文献   
99.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山东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生态文明的内涵出发,阐述了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即整体性原则、适用性和可行性原则、定量化原则、目的性原则。在此基础上,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保意识4个方面选择了23项单项因子,构建了生态文明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单项因子的权重,并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以山东省为例,利用优化的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山东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结果表明,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程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保意识4方面的得分值分别为47.24、71.05、37.57、77.57分,生态文明的综合得分值为61.35分,说明山东省生态文明程度处于初级文明状态,制约生态文明发展程度的主要因素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社会进步等,现阶段应进一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控制人口增长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砷(As)在水稻幼苗中的积累转运。[方法]利用琼脂培养基质模拟厌氧的湿地环境,在不同As浓度条件下对水稻幼苗进行培养。[结果]培养基质中的As对水稻根部干重没有显著影响,对地上部干重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低剂量的As可以促进部分水稻品种干物质的积累。水稻根系对As具有较强的吸收积累能力,As被根系吸收后多数被固定于根部,只有少量被转运至茎叶,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s在水稻中的积累转运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