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3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林业   12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29篇
  64篇
综合类   430篇
农作物   32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沙枣是一种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于一体的重要树种,是西北部地区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重要资源。对我国近三十年来对沙枣的研究文献作一综述,包括沙枣的归属、分布、主要经济价值、主要利用部位化学成分;主要化学成分沙枣多糖、挥发油香气成分、黄酮类、微量元素等的提取分离方法,主要功能作用及目前开发利用情况等方面的工作,为今后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32.
王富刚  张静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22-222,224
以三倍体毛白杨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较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01 mg/L+NAA 0.30 mg/L,一次成苗及生根培养基为MS+6-BA 0.05 mg/L+NAA 0.20 mg/L。  相似文献   
733.
经过多年的研究推行,生态学原理已经延伸拓展到多方面。就生态学原理在滇池水体治理中湖滨生态系统修复、水生生态系统恢复及生态农业等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思考。生态学原理的应用对于滇池治理非常重要,也可以产生经济效益,对于农村非点源污染治理也有参考意义,但是必须与其他手段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734.
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选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陕西省农产品加工业主导产业进行选择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烟草加工业的综合指数为1.592 3,在所有农产品加工业中排名第一,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及农副食品加工业依次排名为第二、第三和第四,而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的综合指数为0.635 1,在所有农产品加工业中排在最后.因此,陕西农产品加工业应大力发展烟草加工业、饮料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及农副食品加工业为主的产业,使之成为带动陕西农产品加工业迅猛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735.
改进遗传算法在饲料配方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饲料配方软件的局限性,以白绒山羊饲料配方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求解方法。与标准遗传算法相比,采用随机联赛选择替代轮盘赌模型,优化了选择策略;采用不同的随机数交叉和高斯变异,改进了交叉算子与变异算子。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运算效率,拓宽了搜索空间,提高了对重点区域的搜索能力,降低了成本,为复杂问题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36.
为了解光肩星天牛成虫在不同寄主上的生物学特性,以制定科学的生态调控措施。研究了复叶槭、漳河柳、新疆杨和白蜡对其成虫体重、寿命、产卵及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寄主植物对雌成虫体重有一定影响,对成虫体重影响不大;在复叶槭上取食的天牛成虫寿命最长(雌:40.5天;雄32.2天)、产卵量最大(46.6粒);在复叶槭和漳河柳上取食的天牛成虫寿命和产卵量明显高于新疆杨和白蜡(P<0.05),在白蜡上寿命最短(雌:14.4天;雄11.4天),产卵量最低(8.9粒);说明寄主植物对成虫寿命和产卵量有明显影响;4种寄主植物之间卵的孵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寄主植物对孵化率影响不大。综合比较4种植物,复叶槭和漳河柳是光肩星天牛最适应寄主,新疆杨和白蜡是普通寄主。  相似文献   
737.
对黄土高原马栏林区以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为优势种的森林群落中5种主要乔木的幼苗和幼树种群进行统计学研究.结果表明:辽东栎、茶条械(Acer ginnala)和葛萝械(Acer grosseri)的幼苗和幼树在林冠层下占优势,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出现频率.油松和漆树(Taxicodendron vernicifluum)幼苗虽较多,但幼树数量却较少.辽东栎逆J字型大小级结构表明其幼苗和幼树库的持续存在和较好的更新;辽东栎幼苗倾向于在林窗下出现,说明林窗可能有利于该种的更新;表明辽东栎种群林冠下幼苗库的更新和林窗更新对于维持该种群的稳定都具有较重要的作用.茶条械和葛萝械幼苗和幼树耐荫的生态学特性,使其倾向于占据林冠下层,说明茶条械和葛萝械林冠下充足的幼苗和幼树库是其更新的主要策略之一.从更新策略的角度来讲,更新生态位的差异可能是物种共存的原因,当然也包括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幼苗和幼树不同的生态学特性等.  相似文献   
738.
王小林  纪晓玲  张盼盼  张雄  张静 《作物杂志》2018,34(5):150-4495
提高黄土高原旱地谷子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是品种适应性与形态可塑性的高效发挥。以晋谷21号(G21)、晋谷29号(G29)、长生07号(G07)和汾选03号(G03)4个黄土高原旱地主栽谷子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其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收获期G03单株地上生物量较G07、G21、G29分别高出9.0%、4.9%和74.4%;收获指数较G07、G21与G29分别提高23.5%、29.4%和44.6%。(2)收获期G03单穗生物量最大,茎生物量较高,而叶生物量显著减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茎、叶生物量间呈显著正相关,而叶生物量与单穗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3)G03子粒产量较G07、G21、G29分别增加了11.4%、27.3%和18.1%;水分利用效率较G07、G21、G29分别提高了11.0%,33.0%和14.2%。综上所述,紧凑株型、叶片同化物转移率较高的汾选03号在黄土高原旱地雨养农业区生物量分配更有利于实现高产和水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739.
品种间作竞争具有优化作物个体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分配的生态效应。综合干旱环境、密度和降雨年际变化影响下的品种间作生物量分配机制研究,可为旱区作物增产增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1年(降雨量645.0 mm,湿润年份)和2012年(降雨量497.1 mm,干旱年份)调查了两个玉米品种(‘郑单958’和‘沈单16号’)、两种密度(4.5万株?hm-2和7.5万株?hm-2)隔行间作处理下,地上部生物量和地下部根系形态特征,并分析了品种间作下生物量分配策略、根系竞争机制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显示:1)干旱显著降低玉米根系表面积(SA),低密度间作下‘沈单16号’扬花期SA显著降低而‘郑单958’显著增加,高密度间作‘郑单958’的SA显著下降25.3%,间作下根系对于水资源的竞争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加剧;两个种植密度和两个不同降雨年份,间作系统0~20 cm土层根长密度(RLD)显著增加,增加种植密度和雨水亏缺,刺激根系向深层土壤生长,导致30~40 cm土层RLD的增加,且‘郑单958’的RLD增加幅度远高于‘沈单16号’。2)间作竞争下生物量积累具有品种差异,‘郑单958’集中在营养生长期,而‘沈单16号’集中在生殖生长期;且随种植密度的增加,间作栽培下单株生物量显著降低。3)群体收获指数(HI)在高密度间作下,两个不同降雨年份出现平均6.0%的增加幅,雨水充足促进群体HI的提升;根冠比因降雨和种植密度而变,雨水充足、低密度间作下根冠比较大,干旱和高密度下资源竞争造成‘郑单958’根冠比显著下降。4)干旱年份玉米品种间作增产优势显著,高、低密度间作增产率分别为10.3%和21.4%,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增加28.2%和42.0%;且‘郑单958’增产和增效能力分别较‘沈单16号’高17.6%和50.0%。综上所述,品种间作栽培下‘郑单958’具有更合理的地上部生物量分配和响应机制,其根系通过减少冗余生长,降低资源消耗来应对土壤干旱,高效的根系自我调节能力和生物量分配机制在间作系统产量形成和WUE提升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40.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员工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员工培训已经成为人力资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员工培训更是保持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的基石。本文阐述了员工培训的含义、意义和所应坚持的原则,并从实际出发,分析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