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0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166篇
林业   32篇
农学   107篇
基础科学   18篇
  645篇
综合类   479篇
农作物   244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85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9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往土地利用变化对气候的影响多是从地表参数的改变角度去研究,而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温室气体的增加。通过收集整理三江平原生长季(510月)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温室气体排放通量,根据温室气体的增热潜能,比较得出,在三江平原林地、小叶章、毛果、漂筏、稻田和大豆几种土地类型中,对区域气候影响的大小依次顺序为:大豆>小叶章>毛果>林地>稻田>漂筏。由此表明,三江平原稻田对于区域的气候的变化贡献比旱地小。在过去几十年中,由于土地利用变化而导致温室气体排放的总变暖潜力增加,为三江平原气候变暖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62.
大豆-玉米轮作区适宜NPK用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连续多年的小区定位试验,采用NPK三因素多水平的不完全设计,在12个不同NPK用量的配方中筛选出适合本地区大豆-玉米轮作条件下的适宜肥料用量。由于每小区包含有连续多年的肥料效应,理论上可提供更多的养分信息,生产实践上更为实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施氮不同用量之间,增产效果有明显的不同,大豆对氮的需求量增高,目前黑土区大豆生产需要有更多的氮素供应。大豆适宜施氮量为45 kg hm-2~60 kg hm-2;玉米适宜施氮量为166 kghm-2。施磷不同用量之间,增产效果无明显差别。由于磷素的土壤积累,磷肥增产作用已经明显低于上世纪80年代,大豆、玉米对施磷的需求量降低,但氮素对磷素有显著的协助作用,施氮能显著促进作物对磷的吸收。  相似文献   
63.
典型黑土pH值变化对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的方法,控制典型黑土样品的酸碱度值,探讨典型黑土中Cu、Zn、Mn、P和Fe等营养元素有效态含量与pH值的关系。结果表明:pH值变化0.5个单位左右,有效态铜含量变化约0.5~1倍;有效态锰含量变化约3~5倍;有效态锌含量变化9~15倍之多;有效态磷含量变化约1.5~2倍;有效态铁含量变化约3~4倍。说明精确掌握土壤的酸碱度值对于土壤诊断、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4.
长期施肥后简育湿润均腐土中磷素形态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黑土(简育湿润均腐土)长期定位施肥15年后土壤磷素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积累的Al-P、Ca2-P量与施磷量成正相关;只施NK能促进植物对Ca8-P的吸收;闭蓄态磷(Oc-P)含量均较低。施磷肥能增加黑土Fe-P含量,却未能增加Ca10-P含量。黑土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大小顺序为:Fe-P〉Ca10-P〉Al-P〉Cas-P〉Ca2-P〉Oc-P。施磷能增加土壤中有机磷(O-P)的含量,但不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本试验黑土中施入N112.5kg hm^-2a^-1和P20kg hm^-2a^-1能保持土壤中无机磷(I-P)平衡。  相似文献   
65.
东北地区大豆胞囊线虫卵定殖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蔗糖梯度离心法及形态与分子方法相结合的真菌鉴定技术,对黑龙江、吉林和辽宁3省的大豆田根际土进行分离鉴定,分析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卵定殖真菌种类及多样性.研究结果显示,采自黑龙江、吉林和辽宁38个县市大豆田根际的122份土样中,共分离获得真菌菌株3 937株,鉴定出24个不同的属.Paecilomyces spp.,V...  相似文献   
66.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采用美国最新的Landsat 7 ETM 影像的15m全色波段和30m多光谱波段影像,对犬庆地区的防护林地进行遥感调查。通过图像处理与分析得到了最佳的用于解译的影像,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林地的解译标志,量算了防护林带的宽度,查清了防护林的类型及实际面积,为防护林的建设与管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67.
玉米不同耐旱性品种根系构型和动态建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耐旱性玉米为试验材料,利用根箱冲洗根系的方法进行取材,研究并比较不同耐旱性玉米根系在黑土中的构型分布和动态建成。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耐旱品种较不耐旱品种根系干重大,根系相对发达;耐旱品种玉米根系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广,平均单株占有空间大,深层土壤中的根干重以及深层土壤中的根重占总根重的比率大,深层根系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8.
为探讨内陆苏打型水域移殖对虾的可能性,野外条件下进行了幼虾生存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体长为2.0—3.0 cm的凡纳滨对虾在pH 7.7-9.0、碱度4.13-10.10 mmol/L、盐度0.036%-0.099%的苏打型淡水环境可存活48 h;在pH 8.3-9.5、碱度9.80-38.78 mmol/L、盐度0.10%-0.35%的半咸水环境存活时间不超过24 h;Ca^2+浓度、Ca^2+/Mg^2+、离子系数、碱度及pH是影响对虾生存的主要水环境因子。通过驯化适应,提高对虾对水环境一系列生态因子组合的综合适应能力,是内陆苏打型水域移殖对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9.
水肥耦合对春小麦群体叶面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可精确控制水分条件的水肥平衡场,在不同水肥耦合处理的条件下,分析了水肥耦合对春小麦生殖生长期群体叶面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溉条件下,无机肥增施有机肥处理叶面积指数(LAI)较无肥和仅施用无机肥处理分别增加76.9%和45.5%,叶面积持续期(LAD)分别延长85.9%和53.5%,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51.4%和26.2%,产量分别提高38.3%和20.4%;在非灌溉条件下,无机肥增施有机肥处理叶面积指数(AI)较无肥和仅施用无机肥处理分别增加59.6%和7.1%,叶面积持续期(LAD)分别延长56.3%和9.5%,光能利用率分别提高46.9%和11.9%,产量分别提高28.4%和4.1%。增施有机肥对提高产量的促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0.
根际效应下镉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际微区是联系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纽带,控制着重金属等污染物从土壤向植物的迁移.以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根际箱装置培养根际土壤,研究了不同强度玉米根际效应下,土壤对Cd的吸附与解吸.结果表明,相比于非根际土壤,根际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显著增加,不同处理下根际土壤DOC含量与根系的干物质重量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01);根际土壤pH显著提高.根际土壤对Cd的吸附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且在较高的Cd浓度下这种差异表现的更明显,不同pH下土壤吸附试验表明,根际pH的升高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用Freundrich方程来描述Cd离子在根际效应下黑土中的吸附特征.根际土壤的解吸量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相关分析表明,平均的解吸百分数与根际土壤DO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1),说明根系分泌的可溶性有机物质与Cd离子的络和作用,是导致根际土壤中Cd较难解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