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582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12篇
  79篇
综合类   796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4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对北京鹫峰国家森林公园两种不同林分(油松栓皮栎混交林和栓皮栎纯林)的降水化学特征的定位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的pH值变化范围为6.13~6.97,没有出现酸雨;电导率(EC)平均为0.18 mS/cm,悬浮物含量平均为44.02 mg/L.但降水通过林木树干后,其pH值、EC值及悬浮物含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树干茎流出现不同程度的酸化现象:油松的酸化栓皮栎的酸化.混交林中油松树干茎流的EC值平均为1.00 mS/cm,是林外降水的5.88倍,纯林和混交林中栓皮栎的EC值差别不大,分别为0.34、0.30 mS/cm,分别是林外降水的2.00倍和1.76倍;油松树干茎流的EC值随夏季降水量、降水次数的增加而降低.混交林树干茎流的悬浮物平均含量为116.95 mg/L,纯林的为87.14 mg/L,分别比林外降水的高出72.93、43.12 mg/L.   相似文献   
112.
多年生黑麦草愈伤组织诱导与芽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renne的2个品种特拉华(Delaware)与尤文图斯(Juventus)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以及芽分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和成熟胚2种外植体中,成熟胚的出愈率高,是较好的愈伤诱导材料.愈伤诱导培养基采用MS基本培养基,附加激素4 mg/L 2,4-D 0.025 mg/L 6-BA.特拉华和尤文图斯较适宜的芽分化培养基是MS基本培养基分别附加0.4 mg/L ZT 0.3 mg/L NAA和0.2 mg/L ZT 0.5 mg/L NAA.特拉华在愈伤诱导和芽分化两方面均优于尤文图斯.  相似文献   
113.
研究北京和宁夏两地5个树种上光肩星天牛刻槽含水量、pH值及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两地的刻槽中期含水量最高,且高于同期健康树皮,晚期次之,早期最少.刻槽的pH值(7.88 ~9.98)均偏碱性,高于健康树皮pH值(6.06 ~7.10).两地的刻槽共分离到真菌12属、473株菌株,8种鉴定至种级;优势属为镰刀菌属,刻槽真菌数量多于健康树皮.宁夏各树种刻槽真菌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S)比健康树皮高,北京各树种刻槽H,S低于健康树皮.两地各树种刻槽内细菌群落种类大致有2种,为黄单胞杆菌属细菌和白色未定名细菌,此外,北京旱柳刻槽内分离到黏质沙雷氏菌,该菌是一种昆虫致病菌.刻槽内放线菌只分离到1种,为链霉菌属放线菌.  相似文献   
114.
金沟岭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林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汪清金沟岭林场1 hm2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数据为研究基础,对样地内树种组成、直径结构以及树种的空间分布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优势物种云杉Abies nephrole-pis、冷杉Picea koraiensis、枫桦Betula costata大径阶的单木占多数,云冷杉的峰度值小于0,直径分布较为分散,枫桦峰度值大于0,直径分布比较集中。在物种的胸径分布格局解释上,负指数模型的解释程度要优于Weibull模型。2)该群落树种的平均角尺度为0.545,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3种优势树种的平均角尺度为0.475~0.517,呈现随机分布特征。3)云杉、枫桦的平均混交度较高,而冷杉的平均混交度相对较低。4)样地所有物种的平均大小比数为0.496,3种主要树种的平均大小比数排序为云杉<冷杉<枫桦,表明云杉竞争力最大,冷杉次之,而枫桦的竞争力最小。该林分结构较为复杂,群落内树种以聚集分布为主,所以应调整林分林木分布格局,促进林木向随机分布格局发展,同时伐除上层的"霸王树"以及病腐木、弯曲树等处于竞争劣势的林木,将混交度维持在中度混交,从而尽可能保留维持群落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研究沟灌水氮耦合对三倍体毛白杨S86高密度短轮伐期纸浆林林木生长和林分生产力的影响,旨在为选择适合当地的高效沟灌-施肥技术制度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以山东省高唐县三倍体毛白杨S86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监测3个灌溉水平,即土壤水势值达到-20 kPa(W1)、-33 kPa(W2)、-45 kPa(W3)时开始灌溉,和4个施氮水平(N1,120 kg/(hm2·a);N2,190 kg/(hm2·a);N3,260 kg/(hm2·a);N4,0 kg/(hm2·a))组合下短轮伐期内(2017-2020年)胸径、相对生长率、蓄积、生产力的变化规律,并设置无灌溉施肥作为对照处理(CK)。【结果】三倍体毛白杨S86的胸径生长速生期持续较长,生长季内各处理不同林龄林分胸径生长均符合Logistic函数(R2>0.99),各沟灌施肥处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6月份。沟灌施氮处理对2年生毛白杨S86林木胸径增长量、相对生长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3~5年生毛白杨S86林木影响不显著。水肥耦合措施对2~3年生林木平均蓄积量和平均生...  相似文献   
116.
不同种源文冠果1年生苗生长节律及性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文冠果苗期生长规律,以内蒙古赤峰市乌丹镇、坤都镇和天山镇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河北张家口市蔚县的1年生实生苗为材料,观测分析不同种群苗木生长节律及变异。结果表明,种源间及种源内苗高、地径、主根长、根、茎生物量、根茎比均差异极显著,各性状都是陕县最高;苗高及地径生长均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Logistic方程均达极显著拟合水平。苗高、地径速生期分别是31~47d和24~44d,速生期内日均生长量分别为0.42cm和0.06cm。陕县和蔚县种源速生期持续时间较长,各生长阶段净生长量也是陕县和蔚县较高。在北京开展文冠果造林可以重点考虑陕县和蔚县种源。  相似文献   
117.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从2008年开始进行人工林近自然经营,为了评价经营效果对森林固碳能力的影响,以热林中心2011年、2013年、2015年对238块系统抽样样地数据为基础,采用现有的生物量方程和碳转换系数乔木林碳储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乔木林碳储量由2011年的605826.95t增加到2015年的721847.04t,年平均增加29005.02t,碳密度由2011年的35.94t·hm^-2增加到2015年的42.34t·hm^-2,但仍小于全国和世界的平均数。针叶林碳储量高于阔叶林,由2011年的413753.07t增加至2015年的479611.05t,年均增加16464.50t,栎类的增长幅度最大,年均增长率64.00%,碳储量最大的树种是马尾松,占总碳储量的62.92%。证明近自然经营能够有效促进森林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118.
目的林业生物质能源“林油一体化”产业(以下简称“林油一体化”产业)是指以生物质能源企业为主,将原料林培育、生物柴油等系列产品生产相结合的产业;本文旨在提出我国“林油一体化”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推动产业发展。方法通过相关企业调研、原料林林地调查、生物柴油全生命周期CO2eq排放量测算、原料林培育及产品生产经济效益测算等,研究产业发展现状、原料林不同培育模式及不同产业链的经济效益。结果(1)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原料林培育基地,企业创新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柴油及其他生物燃油的生产工艺;(2)生产1 t无患子生物柴油,原料林固定CO2量25.38 t,全生命周期CO2eq排放量为? 19.41 t,与石化柴油相比,减排量达621.77%;(3)多数原料林为实生栽培模式,未实现良种化,缺乏集约经营,结果晚、产量低、成本高;以20年为项目周期,果实价格4元/kg计,实生栽培模式原料林约亏损1 687.68元/(hm2·a),高接换头模式年均利润为419.57元/(hm2·a);但若形成无性系栽培模式,在第10年可收回成本,年均利润为2 675.55元/(hm2·a);若再按2019年的市场平均价格9元/kg计算,则在第5年即可收回成本,年均利润达20 675元/(hm2·a),经济效益将大幅度提升;(4)1 t无患子干果生产生物柴油平均盈利18.65元,生产皂苷类产品平均盈利6 573.3元,若形成完整的油?皂?碳?林多联产产品生产线,年处理5 000 t干果的净收益为5 566.4万元。结论“优良无性系种植园模式+多联产产业链模式”是未来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为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障产业优先享受营造林普惠财政补贴政策、国家种业和良种优惠政策、财税优惠政策,并强制石化柴油中配比生物柴油,拓宽生物柴油的推广应用渠道。   相似文献   
119.
修剪与施氮对板栗叶片N、P营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修剪与施氮量对板栗树体叶片氮磷含量、氮磷比、产量、单粒重及出实率的影响,明确适宜当地板栗的修剪与施氮量的最佳组合,以13年生的板栗燕山早丰为试验对象,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修剪强度(每平方米投影面积留结果母枝17~18、14~15和11~12个,分别记为X1、X2和X3)与施氮量(施氮为0、375、750 kg·hm-2,分别记为N0、N1和N2,施磷均为164 kg·hm-2,施钾为311 kg·hm-2)的交互作用对板栗叶片氮磷含量、氮磷比、产量、单粒重及出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1(中等氮肥)和X2(中等修剪)条件下叶片氮含量、结果枝叶片氮磷比、产量、单粒重及出实率最高。X2N1、X1N2处理的叶片氮磷含量及产量均较高,且2个处理的结果枝叶片氮含量及产量差异显著;X3N0处理的产量不高,但其单粒重和出实率均较高。其中,X2N1处理的结果枝及营养枝的叶片氮含量(23.179、23.650 g·kg-1)、结果枝叶片氮磷比(13.67)、产量(3 502.80 kg·hm-2)、单粒重(8.26 g)和出实率(41.48%)均为最高。板栗树体需氮量随着修剪强度的增强(即单位面积留枝量的减少)而降低,修剪与施氮量2种措施之间具有协同性。从叶片氮磷含量及产量等指标综合考虑,X2N1处理是当地修剪与施肥的最佳组合。综上,中等修剪强度配合中等氮肥在增加叶片营养的基础上,保证了板栗的单粒重和产量。本研究为迁西地区板栗高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