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2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58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9篇
  39篇
综合类   40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虎榛子几种菌根苗抗旱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用6个外生菌根菌株为接种体,分别对2个月龄虎榛子实生苗进行接种,培养4个月菌根感染率均超过40.8%.测定各处理苗木生物量、膜透性、SOD活性、MDA含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彩色豆马勃、土生空团菌是以提高植物组织水势、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减轻膜伤害程度、增加根冠比等机制来增强苗木的抗旱性,从而推迟苗木的萎蔫时间与延长干旱临界致死时间;厚环粘盖牛肝菌及点柄粘盖牛肝菌是通过提高苗木S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降低MDA含量等机制来提高苗木的抗旱性;而卷边桩菇则是通过促进苗木的生长、增强苗木的生长势、降低苗木膜伤害程度、提高SOD活性和脯氨酸浓度、降低MDA含量等多种机制提高苗木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22.
单株立木材积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单株立木材积的测定对林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的测定方法是通过胸径、树高、上部直径或上部直径的高度来计算干形指数,然后计算单株立木材积。而不同的方法所用上部直径不同。本文用5个树种的解析木,分别对较常见的5种测定方法的测定精度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为:3/4形点法、0 5形点法、胸高形率法精度较高,绝对形率法、望高法精度较低。建议对干形饱满的树种采用3/4形点法、0 5形点法;对干形尖削的树种采用0 5形点法、胸高形率法。  相似文献   
23.
以内蒙古根河林业局潮查林场境内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主伐利用后形成的兴安落叶松过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兴安落叶松林8块标准地每木定位数据,分析林木分布格局和样方(5 m×5 m)林木株数对枯立木株数影响,探讨了林分大树和更新幼树位置与枯立木位置的关系,阐明了枯立木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各树种枯立木比例,随树种组成成数增加而增大。枯立木主要在更新幼树阶段形成,径级分布集中在4径阶以下,其株数占总数的比例平均达82.2%。在更新幼树(含枯立木)中,生成枯立木的比例平均达8.8%。2)枯立木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林木分布格局、样方林木株数和更新株数与枯立木株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林木分布格局对枯立木分布格局无显著影响。林木聚集度越大,形成枯立木的可能性越大,数量也就越多。3)枯立木位置与更新幼树和大树位置有显著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落叶松和白桦相互关系。枯立木出现位置主要在大树和更新幼树集聚区域。大树对枯立木形成影响较更新幼树大,而且均以落叶松较白桦明显。白桦更新幼树对落叶松枯立木的形成,无显著影响。受影响的枯立木主要是枯立木株数中所占比例和树种组成成数较高的树种。影响枯立木位置的林木主要取决于其样方内位置和林木株数。  相似文献   
24.
TOPOG模型是基于热带森林小流域研究而开发的生态水文过程模型.为了检验该模型在模拟温带小流域森林水文影响方面的适用性,本文应用祁连山排露沟小流域2001年和2002年生长季的生态水文数据,运用TOPOG模型的"水量"模式模拟了流域的林冠截留、蒸散与径流等生态水文过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TOPOG模型能准确的模拟雨量为5~25 mm的次降雨截留量;也能较准确的模拟海拔2 730~3 100 m的青海云杉林总蒸散量及其组成,以及海拔2 700~2 800 m的阳坡草地总蒸散量;模拟的生长季小流域径流量与实测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25.
扶芳藤快速扩繁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扦插、播种和嫁接等扩繁方法,对红脉扶芳藤、宽瓣扶芳藤、紫红扶芳藤和金边扶芳藤等品种进行了快速扩繁试验,研究不同扶芳藤品种最适宜的繁殖方式和取材方法及各品种在不同繁殖方式中所需要的适宜条件和处理方法。试验结果得出:7月最适宜扦插,生根最快;红脉扶芳藤的生根能力强于宽瓣扶芳藤和紫红扶芳藤,1 a2、a生枝条强于当年枝,扦插30 d后可以进行移栽;种子经浓度为20 mg/kg的GA3处理最利于生长,根系数和株高均达到最大值。红脉扶芳藤嫁接在丝棉木上,成活率最高,达100%。  相似文献   
26.
结合周边自然环境,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北京"境之谷"生态小区的设计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规划合理的功能分区,考虑业主受教育水平普遍很高的特点,设计以回归田园生活为理念,为业主创造一个舒适惬意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多年冻土Cu、Pb元素分布特征,文章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对冻土36个样点144个样品进行了Cu、Pb元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Cu元素含量范围在12.0~19.0mg/kg之间,Pb元素含量范围在14.0~25.0mg/kg之间。在不同冻土层深度、不同坡位、不同坡向上,其冻土Cu、Pb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其对冻土Cu、Pb元素含量影响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土层深度>坡向>坡位。  相似文献   
28.
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首次列入森林资源类学科,这说明我国急需这一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从1999年开始在该专业招生,并根据新的专业目录制定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9.
为了探究圆柏内生真菌的组成、结构及其定殖部位差异,明确呼和浩特市圆柏内生真菌的资源状况,本文对呼和浩特市4种不同地点栽植的圆柏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了内生真菌的分离。结果表明:从圆柏各部位共分离到内生真菌384株,未产孢55株。经显微镜形态观察鉴定,384株产孢内生真菌分属于17属,其中交链孢属和青霉属为优势属,分离频率分别为25.0%和14.6%。不同取样部位、不同地点栽植的圆柏内生真菌的种群和数量具有一定的差异,说明圆柏生长环境的不同,内生真菌种群结构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30.
武耀星      张梅    杨勇    吕泽民  张秀卿  王亮生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4):129-134
桂花是我国特有树种,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被广泛栽培,主要用于园林绿化、饮食和药用,桂花的栽培品种在城乡园林景观中较为多见,但野生资源破坏严重,生境恶化,物种多样性也随之减少。该文在不同气候情景下,对桂花的潜在适生区分布进行预测,可探究气候变化下该物种的生境变迁,并了解其地理分布与气候间的相互关系,为桂花的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根据影响桂花适生区分布的31个环境因子和当前桂花生境的368个自然分布点,对当前和未来(2050年、2070年)桂花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并用刀切法检验来评估气候因子的重要性。结果表明:1)在当前环境条件下,桂花在我国主要分布在33°N以南的地区,总潜在分布区面积约224.23×104 km2;2)干燥季节的月降水量、潮湿的频率、干旱季节的平均温度是影响桂花生境的主导环境因子;3)随着未来气候的改变,桂花的潜在分布区向北偏东高纬度地区发生迁移,西南地区潜在分布区减少,建议该地区的桂花居群优先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