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在城市发展和更新的过程中,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部分小区的景观提升设计存在大面积同质化、模板化等问题,景观设计如何体现自身独特性,成为亟需研究的课题。以洛阳华林居住小区为例,从空间结构、服务功能、道路系统、景观绿化、精神场所等方面分析研究小区人居环境的现存问题和突出矛盾。基于文脉传承理念,采取有机更新的景观优化设计手法,在满足小区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激活场地空间、补齐功能缺失、重塑道路交通、提升植物景观、调动居民文化参与性等措施,将文化和历史的记忆延续,保留居民的情感记忆,促进老旧小区景观提升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微更新”是一种渐进性、低成本与可持续很强的乡村有机发展理念。基于对“微更新”理念和庭院类型的分析,以洛阳市伊川县东坡村2号乡村庭院营造实践为例,将其乡村庭院的现状问题归纳为:庭院空间缺乏科学布局规划、缺乏景观营造、缺乏活动性与体验性,并在“微更新”理念指导下提出具体的改造提升策略为:庭院空间功能布局重构,结合场地需求,营造丰富的景观季相与层次,基于场所的在地性对重要节点进行分类改造。  相似文献   
3.
近期国内的美丽乡村建设,往往仅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忽略居民的情感需求,乡村景观出现都市化、同质化等问题。文章以河南三门峡市渑池县四龙庙村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居民访谈等形式,提取该村乡愁景观载体元素,构建乡愁景观载体元素体系。以牛心柿、农具等乡愁景观元素为载体,对四龙庙村进行景观提升,希望能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文化传承理念为核心的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可以塑造乡村独特的文化形象,增强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对于发扬乡村传统文化以及提高乡村居民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实地走访调研的方法,以柏谷坞村为落脚点,梳理现状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探讨融入文化传承理念的乡村景观设计。为活化乡村特色文化,促进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5.
通过ArcGIS建立以城市道路网络为基础的道路矢量数据库和包括公园面积、出入口、位置等要素的城市公园矢量数据库。采用基于GIS的网络分析法对洛阳市洛龙区城市公园的可达性进行评价,发现4种服务盲点类型:真空盲点、车行服务盲点、步行服务盲点和隐形盲点。针对不同类型的盲点提出修建综合性公园,增加街旁绿地、城市道路、口袋公园、公园出入口,扩大公园广场面积等优化策略,以解决居民日常游憩和假日游览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乔木的叶片可以滞留空气中的颗粒物,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以南昌市8种代表性乔木叶片为研究对象,以SPM2.5(叶表单位面积滞留的PM2.5颗粒物重量)、SPM10(叶表单位面积滞留的PM10颗粒物重量)、STSP(叶表单位面积滞留的总悬浮颗粒物重量)为衡量叶表滞留颗粒物能力的指标,探讨叶片表观性状和微观性状对滞留颗粒物能力的影响,分析叶表滞留颗粒物的形貌和成分。研究表明,马尾松SPM2.5、SPM10、STSP最大,分别达到0.85、1.02、2.13 g·m-2,枫香最小,分别达到0.06、0.07、0.15 g·m-2。叶表滞留SPM2.5、SPM10、STSP的能力与叶片的SLA(比叶面积)负相关,与叶片长宽比正相关。叶表产生粘性分泌物,具有凹槽和深沟壑的结构可以滞留更多的颗粒物。叶表滞留的颗粒物多为不规则形,主要成分为硅铝酸盐。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生活高速发展前提下,网络评论已经是获取目的地旅游形象感知的重要渠道。利用网络文本途径结合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与IPA模型分析,展开对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的分析,得到高频词汇、情感分析及网络语义分析图。结合高频词汇与网络语义分析通过IPA模型进一步研究,总结出针对公园的游客旅游体验要素结构与体验质量评价结论。结果表明,游客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整体呈现积极的态度,各体验要素之间的分值存在差异。公园可从保持现有优势、改进设施管理水平、丰富活动、完善交通网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共同提升,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8.
研究适老化景观对创造健康适宜的景观空间,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2000—2022年的1489篇适老化景观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适老化景观的研究进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相关学者和机构应加强合作交流;研究主题可归纳为不同养老模式下的适老化景观研究、不同户外活动空间的适老化景观研究和基于老年人特征及需求的适老化景观研究3部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适老化、康复景观、老旧小区等;医养结合、老旧小区适老化可能成为未来适老化景观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9.
以银滩农业观光园为例,使用改进后的TACSI模型与IPA分析法结合,构建改进模型进行问卷调查,对游客反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和IPA分析等。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园区现状并不满意,来园游客以中青年为主,大学生较多,人群对新鲜事物接受程度较高,来园区的主要目的为娱乐和集会活动。结合实际,以“乡土”“田园”为设计理念,从多角度对园区景观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