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2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674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1篇
  128篇
综合类   733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揭示桉树人工林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器官所需营养元素变化以及土壤肥力对其影响,对于桉树营林和科学施肥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选取广西隆安县小林镇和田东县思林镇的桉树2代萌芽林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个人工林嫩叶、成熟叶、黄叶的C、N、P、K、B、Ca、Mg以及土壤C、N、P、K、Ca、Mg元素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的N、P、K、Mg营养元素转移规律是黄叶向成熟叶和嫩叶转移,但C、Ca、B营养元素则是随着叶片的生长发育逐渐积累,黄叶中含量最高,说明施肥时应关注Ca、B元素的持续和有效供给。两片人工林都表现出类似的规律,说明土壤肥力的差异不影响桉树人工林叶片营养元素的内循环规律。桉树嫩叶营养元素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学特征具有与成熟叶和黄叶不同的表征,在营养物质研究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叶面滞尘会影响植被光谱特征,削弱植被指数对植被的响应能力,影响反演评估的准确性。为探究叶面滞尘量对植被光谱响应特征及预测模型的影响,本文以北京市常见常绿绿化树种大叶黄杨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  方法  从封闭区域、半封闭区域、开放区域,采集叶片样本,并收集环境灰尘。通过室内控制试验,利用ASD FildSpec Handheld光谱仪测量不同滞尘量叶片的高光谱数据,选取5个特征波段,通过光谱角的方法研究了叶面滞尘量对叶片光谱特征的影响,以及滞尘量对叶面滞尘量预测模型的精度和稳定性影响。  结果  随着叶面滞尘量的增加,植被光谱曲线特征逐渐减弱,灰尘的特征逐渐增强,但光谱曲线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当叶面滞尘量 > 120 g/m2时,光谱曲线的基本表现为灰尘的光谱特征。当叶面滞尘量较少时,预测模型的模拟精度相对较高,随着滞尘量的增加,所有模拟预测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减小;当叶面滞尘量 > 120 g/m2时,预测模型对叶面滞尘量的模拟预测能力将更差,并且均方根误差(RMSE)随着叶片单位面积滞尘量的增加而增大,模拟预测模型的稳定性及预测精度逐渐降低。光谱角对滞尘叶片350 ~ 1 770 nm波段区间的光谱变化十分敏感,利用叶片光谱角检测滞尘程度不需要分区域讨论,只需与阈值做简单的比较,方法简便易行。  结论  本研究通过室内控制试验,研究叶面滞尘量对植被光谱响应特征,可为建立滞尘植被光谱反射物理模型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红鳞蒲桃开花物候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红鳞蒲桃种群的花期物候,单株、单个花序、单花的开花动态进行系统的观测研究,详细测量并记录花部构件,同时调查红鳞蒲桃种群的同花期植物。结果表明:红鳞蒲桃种群的花期物候为8月1日~9月15日(2008年),持续时间46d;单株花期从23d到33d不等;单花序的花期情况较为复杂,总体表现为花朵数越多,该花序持续时间越长,但也有个别情况出现,在开花中期花序持续时间长,开花后期花序持续时间最短,开花前期花序持续时间介于两者之间;在整个种群花期内单花平均开花时间约5.2d,种群开花前期单花的持续时间约为6.7d,开花中期约为4.7d,末花期约为4.3d,种群开花前期单花的持续时间显著大于种群中后期的持续时间。红鳞蒲桃种群的同花期植物隶属于16科21属22种。  相似文献   
4.
对南宁市园林绿地中栽培应用的山茶属植物进行调查与研究 ,结果表明 ,全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茶花有 2 8种 ,主要栽培应用于城市公共绿地。调查发现茶花在林下或较荫处多数生长旺盛 ,孕蕾率高 ,而在碱性土壤、太阳全天直接照射之处则长势差 ,日灼伤或病虫害严重。建议南宁市乃至环境条件与之相近的南亚热带、北热带地区 ,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茶花植物时 ,应适度蔽荫 ,可推广营造复层群落 ,给茶花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简单介绍了配准后的NOAA-AVHRR图像数据的空间格局时序分析的数据处理系统设计。主要分析了系统目标,介绍了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和相应的技术措施,提出了数据处理结果正确性检查机制及对反演多样化数学模型变更作出快速反应的方法,同时还探讨了时空数据物理设计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苍梧县公益林经营管理现状与可持续经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分析广西苍梧县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树种结构欠合理、权益关系不清、经营者的意愿未得到尊重、相关法规不完善等,对该县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叶山竹子,别名人面果、歪歪果、大叶藤黄,学名Garcinia xanthoehymus Hook.f.ex J.Anders.,为山竹子科山竹子属(又名藤黄属)植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标准样地法对广西天峨县12年生光皮桦人工林5种养分元素(N、P、K、Ca、Mg)的含量、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桦各组分养分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树叶、树枝、干皮、树根、干材;不同器官养分元素含量以N、K或Ca最高,其次是P,Mg最低。12年生光皮桦人工林养分积累量为1118.37 kg/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养分积累量分别为930.18、64.88、35.34和87.97 kg/hm2,分别占养分总积累量的83.17%、5.80%、3.16%和7.87%。光皮桦人工林5种养分元素年净积累量为77.53 kg/hm2,不同器官年净积累量排序为干材>树枝>干皮>树叶>树根。  相似文献   
9.
对50年生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木材的生材性质进行研究,并与25年生降香黄檀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体积法和质量法测定树皮率,排水法测定木材体积,并对测定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0年生降香黄檀树皮体积百分率和树皮质量百分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平均值分别为19.81%、19.86%。心材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小,但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心材在根部较大,树干根部心材率最大为30.83%,平均值为7.79%。生材密度从髓心向外,南向和北向都先减小后增大,且随着树高增加而减小,平均值为0.973g/cm3。基本密度从髓心向外,南向和北向均逐渐增加,随着树高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平均值为0.655g/cm3。50年生降香黄檀生材含水率从髓心向外,南向跟北向均减少,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小,平均值为48.98%。50年生与25年生降香黄檀相比,心材率均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减小。两者根部心材率相差不大,但25年生降香黄檀心材率平均值为30.53%,而50年生降香黄檀心材率平均值仅为7.79%,具体原因尚不可知,需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0.
生态观光茶园是现代休闲农业的一种形式,在经济大发展的今天,生态休闲观光已然成为现代人出游的首选。目前休闲观光茶园旅游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但在观光茶园快速发展的同时,茶园生态景观在设计方面也遇到了瓶颈。在此背景下,在总结目前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设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广西苍梧县天洪岭六堡茶生态茶园景观设计为例,从项目背景、总体设计、功能分区等方面,对该生态茶园的自然、人文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旨在为当前我国生态茶园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