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内蒙古大兴安岭1990—2019年森林火灾历史档案和同期气象因子的数据,对该地区林火与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林火发生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密切。林火发生次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水的减少呈上升趋势;研究区日均相对湿度范围在58%~62%,火灾发生次数最多;林火发生次数与日照时数、日均温、日最高温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过火面积与日均相对湿度间呈显著负相关,与日照时数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3.
4.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稀有物种,是大自然绚丽明珠,是活着的绿色文物,也是社会历史的见证者。近些年随着生态建设的前进步伐,古树名木相关研究工作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同时,伴随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古树名木生存也日益受到威胁,如何保护好现有古树名木,发展后续古树名木资源以及发挥古树名木历史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科研价值、景观价值,是目前广大学者们主要研究的课题,也是各地区积极探索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策略之一。文章对兴安盟古树名木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5.
无人机具有适应性强、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点,适合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监测、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野生动物监测等。文章阐述了无人机技术优点以及无人机技术在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中的应用,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能力,使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扎鲁特旗公益林监测区固定样地监测,结果显示,监测区天然群落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高于人工群落,主要因天然群落草本层自然生长茂盛,而人工群落采取人工除草等措施减少了物种的多样性;人工群落Simpson指数、均匀度指数均高于天然群落,与天然群落相比,人工群落物种分布较均匀,草本层优势种优势度不如天然群落高。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大兴安岭林区蒙古栎地上生物量分配模式,并构建可加性生物量模型,采用破坏性取样法共采集了78株蒙古栎的干材、树皮、树枝和树叶的生物量,其中31株通过全挖法收集根系生物量,计算地上各组分生物量占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分析其随胸径的变化趋势。以胸径、树高、冠幅为自变量,探讨各组分的最优生物模型;采用似乎不相关模型构建地上各组分生物量的可加性模型,采用留一交叉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干材占地上生物量的51%;随胸径的增加,干材生物量占比较为稳定,树枝生物量占比呈上升趋势,树皮和树叶则相反,根茎比表现为先急、后缓的下降趋势,均值为0. 36;所有生物量模型均表现出良好的拟合效果(调整决定系数R2Adj为0. 907~0. 984),采用胸径为自变量的根系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基于胸径和树高组合变量的干材和树皮生物量模型可取得较好结果,而以胸径和冠幅为自变量的树枝和树叶生物量模型效果最佳。本研究得出的生物量模型对大兴安岭蒙古栎生物量的核算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摸清自然资源资产“家底”及其变化,为完善环境损害、资源消耗、绩效考评、责任追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提供监测预警、信息和决策支撑。文章以2014年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大局子林场的湿地资源调查成果为依据,提出了湿地资源实物量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0—2022年MOD13A1 NDVI数据计算内蒙古年最大植被覆盖度(FVC),了解内蒙古FVC时空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结合夜间灯光(NTL)和地表覆被数据,采用逐像元相关分析方法探究FVC对人类活动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1)内蒙古FVC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由东北至西南逐渐减小的趋势,FVC以改善为主,增速为0.0039·a-1,大部分区域FVC变化表现为基本稳定(64.02%)和明显增加(31.64%),所有盟市年均FVC增长量均为正值;(2)FVC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不显著变化,占比依次为:不显著变化(65.62%)、显著增加(17.36%)、极显著增加(13.43%)、显著减少(3.27%)和极显著减少(0.32%),显著减少和极显著减少的区域与新增建设用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高的一致性;(3)在人类活动空间范围,内蒙古大部分区域(79.67%)人类活动不会对FVC变化产生显著影响,12.80%的区域人类活动对FVC变化起着积极作用,地表覆被主要为城区周边的草地和耕地区域,只有7.53%的区域人类活动对FVC变化起着消极作用,主要分布在地表覆被为耕地、由耕地转为建设用地和新...  相似文献   
10.
羽翼袋沙障是一种新型沙障,可增大风沙阻力,减弱风速,达到底袋固沙、羽翼消风的作用,提高了防风固沙效果。通过与传统沙袋沙障对气流速度、风沙流结构及相对阻沙能力的影响比较,分析了羽翼袋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为防沙治沙筛选新材料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3种风速下,羽翼袋沙障有效防护范围较沙袋沙障增大3.99~7.50倍,减弱风速效能提高10.50%~21.23%;沙袋沙障各点位输沙量均大于羽翼袋沙障,各高度阻沙能力系数反之,羽翼袋沙障相对阻沙能力较沙袋沙障增加1.19~1.3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