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48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808篇
林业   920篇
农学   1177篇
基础科学   595篇
  1160篇
综合类   3352篇
农作物   580篇
水产渔业   367篇
畜牧兽医   1431篇
园艺   598篇
植物保护   549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311篇
  2021年   392篇
  2020年   371篇
  2019年   323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474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493篇
  2012年   688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726篇
  2009年   644篇
  2008年   603篇
  2007年   650篇
  2006年   522篇
  2005年   459篇
  2004年   253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31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86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目的】为了利用‘突尼斯软籽’石榴开展遗传转化研究,【方法】分别以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灭菌时间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2种外植体再生的影响,并对2种愈伤组织再生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结果表明,茎段比叶片更容易灭菌,但叶片更容易长出绿色致密愈伤组织并分化更多的不定芽,而茎段分化的愈伤相对较为疏松,分化的不定芽也相对较少;来自茎段愈伤组织的不定芽比来自叶片的更容易长高;叶片比茎段再生体系建立所需时间要短;少量翠绿的叶片刀口处可以直接产生不定芽,可以直接利用叶片进行遗传转化的侵染,简化愈伤形成这一步骤,而茎段未发现此现象。在遗传转化试验中,茎段和叶片2种外植体愈伤组织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认为,2者相比,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更适宜于石榴的遗传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962.
为揭示三唑磷农药在水稻中的动态变化,研究了田间栽培条件下两个品种水稻(内2优6号和秀水09)不同组织部位中三唑磷分布和动态趋势。水稻抽穗前,经不同浓度三唑磷(2250、4500mL·hm-2)处理一次,分别于0、1、3、7、14、21、60d测定水稻叶片、叶鞘、茎秆和穗等部位中三唑磷含量。结果表明,水稻叶片、叶鞘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均为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施药后第21d,2种水稻品种叶片中三唑磷的降解率均大于95%;水稻茎秆、穗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趋势均呈现单峰曲线变化,其含量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降低。水稻叶片、叶鞘、茎秆和穗中三唑磷出现最高浓度的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施药后第0、0、1~3和21d,进一步表明,水稻叶鞘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与叶片中相应过程具有一致性,而茎秆和穗中三唑磷含量动态分布与其在叶片和叶鞘中相应过程具有显著的滞后性。结合实际生产,水稻抽穗前应严格控制三唑磷的施用量和施用次数。  相似文献   
963.
陈刚  姜霞 《农业环境保护》2010,(7):1283-1289
表面活性剂能够快速高效处理石油污染土壤,但由于所选用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配比、土壤性质、污染物种类的差异,洗脱效果和作用原理不尽相同。通过研究复合表面活性剂SDS/Tw-80对石油烷烃的表观增溶和从受试土壤中的洗脱过程,探讨和阐释影响洗脱过程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复合表面活性剂对污染土壤中的石油烷烃洗脱效果较单一表面活性剂更好,且随复合表面活性剂SDS/Tw-80中的组分配合比例的增大而显著提高,同时能够降低胶束的成束浓度要求,扩大目标物在单位胶束内的容纳量,促使各目标长链烷烃进入胶束内部的趋势加大。复合表面活性剂的适用不仅能够改善胶束构成,且组分间表现出显著的协同作用,从而使在保证较高洗脱效率的同时能够大幅降低试剂用量,有效地克服土壤的吸附作用,把对土壤性状的影响降低,对土壤质量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64.
任霞  周素梅  王强 《核农学报》2010,24(6):1238-1244
从全国小麦主产区收集弱筋小麦品种19份、强筋品种24份,对小麦籽粒中的戊聚糖含量以及籽粒基本品质特性进行了测定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类型与品种的小麦籽粒中总戊聚糖(TP)和水溶性戊聚糖(WSP)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强筋小麦的TP和水不溶性戊聚糖(WUP)平均值较弱筋小麦的偏高,但二者的WSP平均值基本一致。对籽粒的戊聚糖含量与其品质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强筋小麦籽粒的WSP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zel沉降值、面团稳定时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弱筋小麦籽粒WSP含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硬度、zel沉降值、形成时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通径分析结果显示,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对戊聚糖含量的影响更为显著。由本研究得出结论,强筋与弱筋类型小麦的品质指标对戊聚糖含量的影响有明显不同,建议未来戊聚糖的研究按小麦类型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965.
在积累镉油菜后茬种植白菜可否减少其对镉的吸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apeseed (Brassica campestris L.), a Cd-accumulating crop, is effective in reducing plant-available Cd from soil. 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tes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Cd uptake by Chinese cabbage (Brassica pekinensis Rupr.) grown in rotation with rapeseed would be reduced due to the efficient removal of bioavailable Cd from soil solution by the rapeseed crops. The Cd removal by shoot for the rapeseed cultivar Zhucang Huazi ranged from 0.24% to 0.99% in natural Cd-contaminated soil (soil A) and from 0.63% to 1.23% in artificial Cd-contaminated soil (soil B)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 of 4–7 weeks; whereas that for the rapeseed cultivar Chuanyou II-93 ranged from 0.25% to 0.66% and from 0.38% to 1.02%, respectively. Chinese cabbage grown in the pots with soil A for five weeks after harvesting rapeseed exhibited a significantly lower Cd concentration compared to that grown in the control pots (uncropped with rapeseed). However, the rotation of rapeseed did not lower the Cd concentration of Chinese cabbage on soil B. Although an increase of Cd uptake was observed in the rapeseed cultivars with growth time, and the decrease of soil NH 4 OAc-extractable Cd was found only in the natural rather than artificial Cd-contaminated soil.  相似文献   
966.
为提高崩岗土体稳定性,抑制崩壁崩塌.试验共设计6次干湿循环,利用工业相机对脱湿过程中崩岗4层土进行定时定点拍照并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研究干湿效应下崩岗土体的裂隙演化及收缩变形规律.结果表明:(1)脱湿过程中土体形态变化顺序为轴向收缩、径向收缩和裂隙发育;(2)表面裂隙率与液限、塑性指数、黏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4层...  相似文献   
967.
戴玉婷  齐斐  董明明  孙蕾  孟琳  刘霞 《水土保持通报》2023,43(4):211-219,275
[目的] 探索不同耕地类型的空间分布、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该区域耕地保护、可持续农业发展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以山东省莱阳市为研究区,基于2019—2021年高分遥感数据,结合野外调查,采用动态变化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耕地类型进一步细分为水浇地、旱平地、旱坡地、旱梯田、撂荒地等5类,并探讨其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年际时空分布格局及其易变化区域识别。[结果] ①研究区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4.44%,整体呈现南多北少,西多东少的特征;以旱梯田为主,所占比例为61.19%;其次为水浇地、旱平地和旱坡地,撂荒地仅占0.33%。②单因子探测器结果表明,地貌类型、坡度及土壤类型是影响耕地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因子交互作用时,影响因子的解释力q值均达0.3以上。③2019—2021年耕地总体动态度为-0.25%,面积减少4.73 km2,主要由旱梯田、旱坡地、旱平地、水浇地转化为建设用地,多发生在城镇周边,且以低丘陵区坡度小于5°的棕壤土居多。[结论] 研究区耕地类型以旱梯田为主,分布在低丘陵区且坡度较平缓(耕作质量较好)的耕地类型易发生变化,从而使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因此,应加强对高质量耕地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968.
[目的] 研究安徽省芜湖市2011—2021年碳储量时空分布格局,同时探究生态环境因子、地形因子、气象因子和土地利用程度对其固碳能力的影响变化,为芜湖市土地资源管理及绿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芜湖市2011,2015,2021年土地利用数据,利用InVEST模型Carbon storage模块定量评估研究碳储量空间分布,探究土地利用程度、地形、气象、土壤侵蚀等因子影响,并根据相关性分析叠加计算碳储量热点区域。[结果] ①近年,芜湖市因土地利用变化碳储量减少了4.14×105 t,呈逐年减少趋势;固碳能力:草地<耕地<林地,林地为5 488.97 t/km2且耕地碳储量高达7.39×106 t。②在自然因素中,用地类型、海拔、坡度及土地利用程度是影响碳储量空间分布主要原因,随海拔、坡度升高而逐级缓慢增加,碳储量整体呈“北低南高”分布情况。③在生态环境因素中,碳储量与土壤保持为显著正相关,相辅相成互为协同关系;相反,与土壤侵蚀互为权衡关系。④南部碳储量呈现“高—高集聚”占18.77%,北部为“低—低集聚”仅为2.73%;碳储量热点区域因资源开发利用影响呈逐年减少趋势,优良区域占11.95%,集中于南部山林地带,局部较弱需重点保护管理优化。[结论] 2011—2021年芜湖市固碳总量逐年减少,固碳速率呈现逐年减弱趋势,固碳能力较稳定。芜湖市北部固碳能力相对较弱,可通过土地管理优化以提升其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969.
针对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多的现状,对大力发展农村对外劳务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对策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70.
从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现状看安徽有机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阐述了世界有机农业发展的起源,世界有机农业、贸易、法规建设现状,以德国为例,分析了有机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因素,并提出了发展有机农业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