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8篇
  免费   393篇
  国内免费   694篇
林业   576篇
农学   792篇
基础科学   457篇
  789篇
综合类   2603篇
农作物   398篇
水产渔业   238篇
畜牧兽医   973篇
园艺   350篇
植物保护   379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267篇
  2021年   372篇
  2020年   352篇
  2019年   297篇
  2018年   180篇
  2017年   298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368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124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江苏省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稳定和完善承包责任制,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实现农机资源的有效配置.科学合理构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框架,以县、乡农机综合服务站为导向,以农机户为主体,以中介服务组织为纽带,是建设具有江苏省特色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22.
光棘豆单细胞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光棘豆种子无菌苗的胚轴和子叶诱导的愈伤组织建立起细胞悬浮系。由悬浮系分离出单细胞。单细胞在含有1~2mg/L 2,4—D的2/3MS培养基中采用振荡和静止两种方法培养。结果表明。振荡培养愈伤组织再生频率较高,所需时间较短。单细胞再生的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后分化出芽。幼苗转入含有IBA和IAA的1/2MS培养基中生根,成为完整的再生植株。在分化培养基中,只有瘤状愈伤组织能够分化出芽。并且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或KT)或6—BA与ZT结合使用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3.
麦饭石作基肥,可以促进紫花苜蓿生长,提高幼苗成活率,增加根瘤数,根长、根颈粗.在酸性、瘠薄的丘陵红壤上,针对本区土壤微量元素铜、锌、硼严重缺乏的情况下,施麦饭石可大大提高苜蓿产草量.  相似文献   
24.
猪肺炎支原体黏附因子基因R1R2区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GenBank登录的猪肺炎支原体232株P97基因和J株黏附因子基因设计了1对引物,以我国猪肺炎支原体Z株(强毒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扩增了该株黏附因子基因的部分序列。经序列分析后,重新设计了1对带有EcoRI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并经引物的定点突变,PCR扩增了Z株黏附因子的R1R2区。扩增产物经双酶切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 中。该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后,将其具有正确阅读框架的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37℃下经IPTG诱导表达,得到相对分子质量约29000的融合蛋白,表达量约为11%。  相似文献   
25.
糯米糍荔枝果实内源激素与落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糯米糍荔枝生理落果期的田间调查和胚胎发育研究为基础,探讨了内源激素与生理落果的关系.结果表明,糯米糍生理落果高峰的主要原因是:第1次因授粉受精不良导致的生长促进类激素尤其是CTK水平过低;第2次与胚乳为胚的发育所利用而消失、IAA和GAs急剧降低有关;第3次与胚的败育造成CTK、GAs和IAA的全面下降有关;第4次发生在假种皮(果肉)迅速生长期,与种皮和假种皮ABA升至高水平有关.此外,还探讨了ABA /(IAA+GAs+CTK)与生理落果的相关性,以及胚囊、珠被和假种皮等果实内部组分内源激素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26.
胚培杏新品种———山农凯新1号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山农凯新1号’是以丰产性强的‘凯特’杏为母本, 以品质优良的‘新世纪’杏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 结合胚培技术育成的新品种, 具有成熟早、香味浓、品质优、自交坐果率高、丰产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7.
洛川县苹果套袋栽培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祥  陈合  刘向阳 《落叶果树》2005,37(6):13-14
介绍了洛川县60个苹果园的套袋数量、果袋种类、套袋经济效益及果实的外观质量。提出了制订苹果套袋标准化操作规程,加强技术培训,确保优质果袋投放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28.
邓敏  徐泽  张玲  胡翔 《西南园艺》2005,33(4):41-42
对HACCP作简要介绍,根据HACCP体系的要求,分析了机制针形名茶过程中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害因素,用HACCP的原理确立了关键控制点,并且建立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9.
FENG Xiang  LING Wen-hua 《园艺学报》2003,19(9):1246-1249
AIM: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LDL) and one of its component—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LPC) on cholesterol efflux from mouse macrophage foam cells.METHODS:(1) Cholesterol efflux induced by apoAI from mouse peritoneal macrophage foam cells loaded with OxLDL or acylated LDL(AcLDL) was measured. (2) Cholesterol efflux induced by LPC and apoAI from macrophage foam cells separated from normal or apoE gene deficient (E0) mouse loaded with AcLDL were measured.RESULTS:(1) When the macrophage foam cells were incubated with apoAI, cholesterol efflux from AcLDL-induced macrophage foam cel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to that of OxLDL-induced macrophage foam cells. (2) LPC promoted cholesterol efflux from macrophage foam cells in relation to both dosage and time. When LPC was incubated with E0 mouse macrophage foam cells, the released cholesterol mas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 mouse macrophage foam cells. It was also found that cholesterol efflux induced by apoAI normally occurred in E0 mouse macrophage foam cells.CONCLUSIONS:(1) OxLDL accumulated cholesterol in macrophages and impair cholesterol efflux. (2) LPC induced cholesterol efflux from macrophage foam cells, which may occur via apoE pathway.  相似文献   
30.
柑桔溃疡病菌存活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云锋  李祥 《植物检疫》2002,16(2):69-72,77
本文对鄂东南地区生态条件下柑桔溃疡病菌在不同场所的存活期进行了研究 ,并对其能否作为侵染源进行了评价。证实在病株病斑内的病菌存活时间可达一年以上 ,是此病发生最主要的侵染源。病菌在田间条件下的土壤、落叶、落果、果皮及自然水中的存活期均相当有限 ;其中以冬季病落叶中的病菌存活期最长 ,也不超过 3个月 ;故年前存在于这些场所的病菌均不能成为第 2年的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