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31篇
  3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3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前,枯草芽孢杆菌已广泛应用于防治棉花黄萎病,但不同菌株的防治效果(防效)参差不齐,有待进一步筛选验证。前期,本课题组从健康棉花植株和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了48株枯草芽孢杆菌。为明确这些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筛选具有优异防效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采取对峙培养法、对扣培养法测定其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温室试验验证其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通过对峙培养和对扣培养筛选出18株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温室试验结果显示:无论浸种或灌根处理,EBS03、EBS07、EBS10和BS04菌株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均大于55%,其中EBS03防效最好,浸种与灌根处理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分别为76.31%、87.10%;此外,播种后60 d EBS03和EBS10菌株浸种处理的棉苗株高、地上部鲜物质质量、总鲜物质质量较对照分别提高78.08%和77.77%、113.33%和108.00%、107.23%和103.61%。综上,EBS03和EBS10菌株具有较好的促生长作用,并对棉花黄萎病有一定的防效,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22.
为验证生物技术处理的棉花种子能否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产量,对中棉所92和新陆早63的种子进行生物冷诱导处理后开展室内和田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室内沙培条件下,生物冷诱导处理可以显著提高中棉所92的种子发芽率和棉苗生物量,但对新陆早63种子发芽率和棉苗生物量的作用不显著。在大田条件下,经生物冷诱导处理后2个品种的出苗率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新疆石河子试点的出苗率高于安阳试点;生物冷诱导处理能显著提高中棉所92在石河子的棉苗生物量和黄萎病抗性,但对新陆早63的作用不显著。生物冷诱导处理可提高籽棉产量,中棉所92和新陆早63的籽棉产量分别提高9.6%和8.2%。总之,生物冷诱导技术可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产量,但其效果在不同品种和不同地区之间有差异。  相似文献   
23.
玉米机械化子粒收获是中国玉米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探讨不同玉米自交系材料的配合力及其组配杂交组合的机械化粒收质量影响程度,本研究以7个美国自交系材料作母本,‘新01A3’的5个改良系作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以组配成的35个玉米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机械化子粒收获后,测定产量和子粒含水率,计算杂质率、破碎率和田间损失率,并对产量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XL2’产量的一般配合力(GCA)最高。5个父本自交系中,‘新A389’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最高,其次为‘新69’。‘XL6×新69’的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最高,其次为‘XL7×新3764’。对各项性状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子粒含水率与破碎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35个杂交组合中,32个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与邻近对照相比增幅超过5%,且所有杂交组合的子粒含水率均低于28.0%,均适宜机械化子粒收获。今后应加强对高配合力自交系‘XL2’、‘XL5’和‘新A389’、‘新69’的利用。  相似文献   
24.
本文针对森工企业伐区设计出材和实际出材存在的差值 ,通过调查和核查等手段 ,找出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5.
棉花黄萎病连年对棉花的产量、品质等造成严重损失,而利用生防菌是绿色防治病害的方法之一。为了明确棉花内生真菌枝顶孢霉CEF-193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控效果,于2017-2018年在河南安阳开展了生防菌CEF-193防治棉花黄萎病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CEF-193的3种处理方式均可显著减轻黄萎病发病,其中固体菌剂处理对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温室防效达到52.7%,大田防效达到33.7%;CEF-193处理可促进棉花增产,其中发酵液喷雾处理的棉花铃重增加了6.7%,灌根处理的籽棉产量增加了8.4%。在棉花生产中,生防菌CEF-193可有效防治棉花黄萎病。该研究可为棉花黄萎病的有效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6.
采用药剂浸种回干技术,分析了稀土微量元素、芸薹素、甲哌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处理对棉花种子萌发、出苗及幼钅翁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棉花生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000 mg·L-1稀土微量元素、0.01 mg·L-1芸薹素、50 mg·L-1甲哌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促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究不同年代的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菌株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差异,本文以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主产棉区6个省的不同年代大丽轮枝菌菌株为研究对象,观察培养性状,测定致病类型(致病力、落叶型),同时采用ISSR指纹图谱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不同年代大丽轮枝菌之间菌丝生长速率无显著差异,但菌核型菌株所占比例有减少趋势;2007~2009年和2017年的菌株全部为落叶型菌株,而1983~2000年的菌株中落叶型菌株仅占28.6%,表明随着年代的推移,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落叶型菌株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不同年代菌株之间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1983~2000年、2007~2009年和2017年的菌株中强致病力类型菌株分别占21.4%、25.0%和38.9%,仅有的5株弱致病力类型菌株均为1983~2000年的菌株;与2000年后的菌株相比,1983~2000年的菌株,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05 1,Shannon信息指数为0.299 0,表现出更丰富的多样性,利用NTSYS软件和Structure软件对ISSR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两种方法均将所有供试菌株分为4个类群,且聚类结果与致病力和不同年代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表明,过去30年间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田黄萎病菌落叶型和强致病力类型菌株所占比例逐渐升高,且不同年代和不同致病力的菌株在遗传上有差异,为进一步探究大丽轮枝菌的遗传与进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8.
了解植物对高温胁迫反应的分子机制对提高作物的耐高温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植物响应高温胁迫的分子机理,以及高温胁迫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并以豫北一个玉米试验点河南省辉县市气象资料为例,说明应重点关注高温胁迫对玉米穗分化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气象、农业干旱指标综述   总被引:49,自引:9,他引:40  
介绍了以降水量统计特征作为指标和以降水量、气温统计特征作为指标的气象干旱指标,以土壤含水量、作物旱情、作物需水量、供需水比例、作物水分综合统计特征为指标的农业干旱指标.列出气象、农业干旱指标计算公式,介绍计算方法和干旱指标的详细等级标准,并对各指标计算所需统计资料观测、收集的难易程度,各指标的优缺点、适用性及其适用区域范围评述,为干旱的监测、评估、预警和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0.
调查了商丘市玉米生产中的不同玉米品种感染苗枯病的情况,研究发现苗枯病为镰孢菌侵染所致,发病品种中奥玉3111病情较重,发病率达到10%~40%,登海605、蠡玉16、蠡玉88、郑单958、伟科702等主栽品种也有零星发生。采用甲霜灵等药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和选用抗病品种,是玉米生产中防治苗枯病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