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林业   46篇
  2篇
综合类   49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报道了中国蔺叶蜂科蔺叶蜂亚科等节叶蜂族1新属2新种:金蓝聂氏叶蜂Nieametalicasp.nov.,亚蓝聂氏叶蜂Nieasubmetalicasp.nov..  相似文献   
12.
记述了中国蕨叶蜂科弓脉叶蜂亚科两新属新种;白肩弧背叶蜂Carinoscutum albotegulis gen,et sp.nov.,刘氏中齿叶蜂Parahemitaxonus liui gen.et sp.nov。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蕨叶蜂科蕨叶蜂亚科两新属新种,吴氏铗眶叶蜂Linorbita wuae gen.et, sp.nov.和属跗痕缝叶蜂Parpeptamena nigitarsis gen.et sp.nov。  相似文献   
14.
让述中国北背叶蜂亚科1新属3新种:丽雅叶蜂,属新种Stenemphytussuperbusgen.etsp.n,双斑雅叶蜂,新种S.bimaculatussp,n.,小雅叶蜂,新种S.minimaesp.n.建立1个新组合:Stemphytusnakabusensis(Takeuchi1929)comb.n.,编制了Stenemphytus属已知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5.
记述采自中国内蒙古和宁夏贺兰山危害青海云杉的扁蜂科一新种:烟翅腮扁蜂Cephalcia infumata ZhangWei,sp.nov.。本种与贺兰腮扁蜂Cephalcia alashanica(Gussakovskij,1935)和马氏腮扁蜂C.masuttii BattistiBoato,1998近似,3种扁蜂的幼虫均在云杉嫩枝上用虫粪做成显著的虫巢。烟翅腮扁蜂与贺兰腮扁蜂的区别:翅深烟褐色;雌虫各足股节背侧部分淡色,腹侧大部黑色;雌虫后眶中下部无后颊脊;两性触角第3节长于第4+5节之和,长于复眼长径;雄虫阳茎瓣内顶角近方形等。烟翅腮扁蜂与马氏腮扁蜂的区别:翅深烟褐色;中胸背板侧叶全部和后小盾片、雄虫小盾片、两性腹部1—6背板大部、雌虫各足股节腹侧大部黑色;两性触角窝侧区的上侧3/5具刺毛和粗大刻点,下侧2/5无刺毛、无刻点;触角通常26节;雄虫阳茎瓣无臀角等。烟翅腮扁蜂与贺兰腮扁蜂COⅠ序列的K2P距离为5.2%。  相似文献   
16.
简要分析了物种概念,回顾了物种形成领域的一些基本理论或观点。基于对地球基本生命样式复杂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在归纳出主要物类具有高物种分化势能的干类群在该物类中大约占10%~20%、干类群分化出的新物种数占类群总物种数的40%~65%这两个基本数据的前提下,对物种概念、物种形成的过程和方式进行了辨析和推理,并进而提出了以下观点:可能不存在普适的物种概念,用演化系来表示生物基本演化单元是可行的选择,并提出了干群和干种概念;物种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即物种分化静止期I、期(DNA多态性起始和慢速分化的准备期)I、I期(DNA多态性迅速分化和趋异时期)I、II期(物种平缓趋异和种化固定期)I、V期(物种分化完成期)。分析了各期的特征和可能的调控机制,认为除了基因漂变、突变、外源因子逆向影响等因子外,还可能存在更本质的、属于干种重要遗传特性的物种分化起始因子和相应的调控机制;将物种形成类型归纳为两种类型:严格意义上的同域物种形成、异域物种形成,前者仅限于没有生态位分化和生殖隔离、主体上同域的物种形成方式,后者包括邻域、离域物种形成方式,以及传统观点中同域物种形成方式中通过寄主隔离、繁殖时间隔离、小空间隔离等方式的物种形成;提出了物类分化公式并进行了推广,推断出物类辐射演化和多歧分支演化的必然性;同域物种形成并非特例,而是必然的结果与高比例现象,并且是类群演化中心和分布中心以及形成辐射成种的根本原因;干种(干群)在类群中的比例以及由干种分化出来的物种的数量在类群总种数中的比例很可能符合黄金分割率;干群可能存在分化次数限制,因此导致物类有寿命,某类生物的物种总数也有上限;最后提出了种系(物种)距离公式。  相似文献   
17.
记述了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标本室收藏的茎蜂科昆虫5属10种,包括4个新种:小哈茎蜂Hartigiaminutasp.nov.,黑胫哈茎蜂Hartigianigrotibialissp.nov.,凹缘茎蜂Cephusincisussp.nov.,天目茎蜂Cephustianmunicussp.nov.;首次描述黑颚细茎蜂Calameutascalpturalis的雄性.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浙江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8.
稀碱溶液提取马尾松毛虫蛹中蛋白质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稀碱溶液法和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稀碱溶液提取马尾松毛虫蛹中蛋白质的工艺。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碱溶液浓度1.5%,料液比为1∶15(w/v),抽提时间90 min,抽提温度60 ℃ ;沉淀pH为4.5,沉淀温度25℃ ,沉淀时间120 min。在此工艺下,所得松毛虫蛋白产品的干重1.15 g,其粗蛋白含量为85.8%,总氮提取率为81.2%。稀碱溶液法是一种提取马尾松毛虫蛹中蛋白质的可行方法。第6期刘高强等稀碱溶液提取马尾松毛虫蛹中蛋白质的工艺  相似文献   
19.
虫类甲壳素/壳聚糖的研究及其开发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全面综述了松毛虫、蝇蛆、蚕蛹、黄粉虫、蝉、掸子虫等虫类甲壳素的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对虫类甲壳素/壳聚糖资源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当前壳聚糖资源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开发虫类壳聚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虫类壳聚糖系列功能食品的开发对于虫源食品的开发及其产业化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