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9篇
  10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61.
方明灿  庄恒扬  高辉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205-207,210
农作物生长信息的实时、快速、无损监测与诊断正逐步成为现实,可广泛应用于作物生产的栽培管理、生产力预测等。随着数码相机、手机相机、扫描仪的普及,运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作物营养状况与生长指标监测成为成本低、应用方便的方法。基于数字图像技术的作物营养诊断和生长指标监测,包括基于单叶片与基于冠层图像分析两类。该文综述了基于数字图像的作物冠层氮素营养及生长指标监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氮磷钾施肥水平对桑树光合特性的影响。[方法]以桑树品种川826为试验材料,探讨氮磷钾不同施肥条件下桑叶的光合特性,分析其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叶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等与N、P、K肥及其施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氮磷钾不同施肥水平对桑树光合指标具有显著影响,适宜氮、磷、钾施肥量可以提高桑树LAI、Chla+b、Pn、Cond以及Tr,而缺少或过量施肥可使其光合能力降低;不施肥处理桑树叶片Ci显著高于施肥处理。适宜的氮、磷、钾施用水平(N600kg/hm2、P210kg/hm2、K300kg/hm2)可保持桑树功能叶适宜的光合状态,并能保持较长的高光合持续期。[结论]该研究阐明了桑树叶片的光合特性及不同施肥处理对桑树光合作用的调控效应,为优质高产桑园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贵州省自“六五”开始选育引进猕猴桃,目前在贵阳市、铜仁市、长顺县、龙里县、六枝特区等地已有较大发展。总结其成败经验,提出大面积发展猕猴桃应注意的几项关键技术。1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与优良品种作为经济栽培的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其资源分布植被类型主要属于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的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为主的植被类型和落叶阔叶林植被类型。这两种植被类型有丰富的猕猴桃资源,多数农户较易接受种植猕猴桃。从贵州省已有的投产猕猴桃基地来看,猕猴桃适宜的海拔高度一般为600~1300m,年均温11~17℃,日照时…  相似文献   
64.
江苏水稻精确施肥技术发展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实施水稻精确施肥技术,既可显著降低氮肥用量,也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并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水稻是江苏第一大粮食作物,稻米丰欠直接关系到江苏粮食安全。加快示范与推广水稻因土、因种、因苗精确施肥技术,率先推进精确稻作、节约型稻作与环境友好型稻作发展,是新世纪江苏稻作再上新水平的重要方向之一。这对于可持续增强江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江苏粮食安全、食品质量安全与生态安全,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协调统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江苏已在水稻精确施肥技术研究与示范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也存在若干发展中的问题,有待加以解决,以利于进一步扩大示范应用,发挥科技兴稻作用。  相似文献   
65.
信阳市羊山中学形成了"三纵三横+专项工作室"的学校管理模式,"三纵三横"负责日常行政,"专项工作室"开展专项事务,二者以微信分享平台为沟通渠道,共同推动学校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66.
高辉  崔晨光 《北方牧业》2010,(11):29-30
<正>1发病情况2010年5月8日,行唐县某小区场主打来咨询电话,称中午喂牛时发现突然急性死亡一头产奶牛,且有两头牛已卧地不起。据畜主介绍,死亡的奶牛系高产牛,早上饲喂时还没  相似文献   
67.
正"稻-虾"生态循环种养,是指基于现代生态学原理,通过简单的稻田工程改造,在单一种稻的基础上,引进小龙虾养殖,使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构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生态系统,提高稻田综合利用率,增加综合种养经济效益。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  相似文献   
68.
为揭示土壤水分对中国沙棘人工林分化的影响规律,采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了不同坡向12年生林分的结构多样性。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按照北、西、东、南坡向依次递减,且不同坡向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种群生长量、密度与土壤含水率相关显著;随着土壤水分的改变,种群生长、繁殖能力以及种群间和种群内的分化、综合优势比随之改变。随着土壤含水率的降低,林分的密度逐渐变小、离散程度加大、郁闭度逐渐降低、更新速度减缓,土壤水分引起的变异占总变异的50.26%,从而形成了多样性的种群结构。  相似文献   
69.
江西不同地区小菜蛾对9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2013年采取浸叶法测定了江西省5个地区田间小菜蛾对9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小菜蛾5个地理种群对BT、溴虫腈和丁醚脲表现为敏感至低水平抗性;对啶虫隆、氯虫苯甲酰胺和茚虫威均表现为中等及其以下水平抗性;对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已产生了高水平的抗性。除了吉水种群对多杀菌素表现出高抗外,其余4个种群均表现出中等或中等以下水平抗性。  相似文献   
70.
为了探究一年两熟作物的不同保水栽培措施的水分效应,在元谋干热河谷地区进行玉米-油菜田间试验,比较了不同保水栽培措施的土壤贮水量、保蓄水度、耗水强度、经济效益等指标,以揭示不同保水栽培措施的水分利用机理。结果表明:秸秆、地膜覆盖都具有一定的保水效果,尤其以地膜秸秆两元覆盖效果最为突出;土壤贮水、保蓄水度呈现处理Ⅰ>处理Ⅱ>处理Ⅲ>处理Ⅳ的趋势,且0~30 cm 的变化>30~60 cm 的变化>60~100 cm 的变化袁即0~30 cm 土层水分变化较为活跃,30~60cm层水分变化相对稳定,60~100cm土层水分变化最为稳定;覆盖方式不同保水栽培措施的经济效益与对照(处理Ⅰ)相比,增收在11.39%~26.50%,表明覆盖保水栽培对于提高干热河谷区的农业生产效率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