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8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0篇
  11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能量是家禽日粮的第一限制性养分,确定优质肉鸡能量需要量是合理配制优质肉鸡饲料、提高饲料利用效率的重要前提。优质肉鸡在我国家禽产业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研究其能量需要量对提高优质肉鸡的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就优质肉鸡能量需要量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对能量需要量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研究优质肉鸡能量需要量的相关原始文献中的数据、观点和结论进行整理和归纳,为优质肉鸡精细化饲养和日粮的精准配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陈琛  卢彤岩  王荻  李绍戊 《鲑鳟渔业》2011,(4):25-28,58
实验水温为15±2℃,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平均体质量100±10g)单剂量肌肉注射30.0 mg/kg诺氟沙星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CL)法于0.15,0.25,0.5,0.75,1,1.5,2,4,6,8,12,24,48,72 h测定了鱼血浆、肝脏和肾脏组织中药物的浓度,研究了诺氟沙星在金鳟组织中的分布及药物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在金鳟体内吸收分布迅速,符合药物动力学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但消除缓慢。诺氟沙星在金鳟血浆、肝脏和肾脏中的主要动力学参数如下:分布半衰期(T1/2α)分别为0.866、1.985、0.388h;消除半衰期(T1/2β)分别为31.369、36.402、30.975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308.005μg/mL.h、622.721μg/g.h、794.362μg/g.h。  相似文献   
93.
花药培养技术是目前小麦生物技术育种中应用最为成功的方法。从1970年代以来,国内外相关学者通过不断优化该技术体系,进而应用于育种实践中,先后育成50多个小麦品种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成为小麦常规育种的有益补充。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多年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技术在小麦种质资源创制及育种中的应用情况,首次较为全面地统计了迄今为止国内外研究者利用花药培养技术育成的小麦品种,分析了影响小麦花培育种的主要因素,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采自舟山嵊泗海区的小刀蛏群体不同个体的苹果酸脱氢酶、苹果酸酶、细胞色素氧化酶、酯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8种同工酶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共记录了21个基因座位,37个等位基因,其中有11个基因座位(Mdh-1、Mdh-2、Me-1、Me-2、Pod-1、Pod-2、Pod-3、Cod-3、Icd-1、Icd-2和Icd-3)为多态,多态座位比例为52.38%.小刀蛏群体内具一定的遗传变异能力.  相似文献   
95.
【目的】通过小麦面筋相关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探析小麦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的遗传规律,为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红皮强筋专用小麦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苏麦6号×扬97G59为亲本构建的双单倍体(DH)群体(共189个家系)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离分析方法对小麦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进行遗传模型分析。【结果】湿面筋含量在句容试点MX2-ED-A模型为最佳模型,受到2对显性上位性效应主基因和加性效应微效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74.18%,多基因遗传率为24.35%,但在扬州试点MX2-IE-A模型为最佳模型,受到2对抑制效应主基因和加性效应微效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7.41%,多基因遗传率为90.60%。对于干面筋含量,在句容试点MX2-ED-A模型为最佳模型,受到2对显性上位性效应主基因和加性效应微效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38.24%,多基因遗传率为61.61%,但在扬州试点MX2-IE-A模型为最佳模型,受到2对抑制效应主基因和加性效应微效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5.65%,多基因遗传率为94.04%。面筋指数在句容试点MX...  相似文献   
96.
探索密度和氮肥对红皮强筋小麦产量及效益的影响,为江苏省淮南麦区红皮强筋小麦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镇麦12号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密度和氮肥追施量两个因素,密度分别为225 万株/hm2、300 万株/hm2、375 万株/hm2,氮肥追施量分别为90 kg/hm2、120 kg/hm2、150 kg/hm2,对镇麦12号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和追氮量及其互作效应对籽粒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密度和密度与追氮量的互作对镇麦12号经济效益影响极显著。本试验条件下M1N3处理组合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穗数达435.6 万穗/hm2,穗粒数37.1 粒/穗,千粒重45.3 g,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达6519.8 kg/hm2和4438.7 元/hm2。  相似文献   
97.
为了明确春性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协同的适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本研究以高产、优质春性强筋小麦品种镇麦12号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基施45%复合肥375 kg·hm-2,尿素150 kg·hm-2,设置4个追氮水平(90、120、150、180 kg·hm-2)和3个种植密度(225、300、375万株·hm-2),研究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2号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2号籽粒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籽粒产量随着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追氮量超过150 kg·hm-2时,籽粒产量开始下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籽粒产量呈下降趋势。增加追氮量显著提高了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一定种植密度范围内,籽粒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略有提高,吸水率和面团稳定时间差异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实现协同提高镇麦12号产量和品质的最适密氮组合为追氮量150 kg·hm-2, 种植密度225万株·hm-2。本研究结果为明确不同强筋小麦品种最适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从临床怀疑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奶牛的血液中用RT-PCR方法检测BVDV,目的片段回收克隆测序,经Blast分析,与匈牙利疫苗致弱株同源性99%,并用PCR方法鉴定基因型,均为BVDV-Ⅰ型.用MDBK细胞鉴定生物型,不致细胞病变,为非致细胞病变(nCP)型.  相似文献   
99.
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鲜切天麻贮藏过程中软化的影响,为天麻保鲜贮藏提供新的检测指标。通过茶多酚涂膜、超高压、茶多酚涂膜+超高压3种方法处理新鲜天麻样品,通过表型观察、筛选与天麻软化相关的酶,设计其引物。提取天麻总RNA后,经反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等方法检测软化相关酶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分析不同包装方式对天麻软化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通过筛选获得5种天麻软化相关酶,经茶多酚涂膜处理的天麻样品中果胶裂解酶(PL)的表达量显著降低;果胶甲酯酶(PME)在贮藏35 d时的基因表达水平变化除超高压处理组外,其他2组均显著高于空白组;过氧化物酶(POD)在超高压处理后表达水平的变化趋势与空白组相反;木瓜蛋白酶(Papain)在超高压处理后显著高于空白组;组织蛋白酶(Cathepsin)在茶多酚涂膜后表达量低于空白组,但在贮藏35 d时,经过茶多酚涂膜+超高压处理的样品中表达量却显著高于空白组。由结果可以看出,茶多酚涂膜处理可以抑制PL的表达,保鲜效果较好;3种处理方式均可以抑制POD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天麻的氧化,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而超高压处理反而促进了Papain的表达,加速了...  相似文献   
100.
为建立比较系统科学的鸡体液或组织游离氨基酸(FAA)检测前处理方法,本试验以鸡5种体液或组织(胸肌、腿肌、血清、肝脏组织、肠道组织)为样品,经过预试调整后提出适用于鸡不同体液的前处理方法,再选取3种鸡体液或组织(胸肌、血清、肝脏)分别利用几种蛋白沉淀剂(有机盐、乙醇、有机酸)进行前处理,检测其中FAA的含量,确定除杂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蛋白沉淀剂的选用应排除盐析,且有机酸优于乙醇。因此,检测鸡不同体液或组织样品需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其中,使用磺基水杨酸(SSA)纯化样品,超声波粉碎匀浆较为理想。 [关键词] 鸡|体液|组织|游离氨基酸|前处理|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