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间接ELISA法检测棉子携带黄萎病菌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棉花黄萎病菌Bp2培养液中毒素蛋白免疫BALB/C小白鼠制备抗血清,建立了可特异性检测棉花黄萎病菌的间接ELISA方法。所制备的毒蛋白抗血清效价为1∶204800,对毒蛋白的最低检测量达7.81μg.L-1。可以与江苏省各地采集到的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液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其它致病菌培养液反应呈阴性。用该方法对81份江苏省抽样的棉子进行检测,12份呈阳性反应。取检测为阳性反应的这些棉子培养液针刺接种棉苗也全都发病。这些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用于棉子携带黄萎病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水葫芦象甲对水葫芦的生物防治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石  吴竞仑  李贵 《杂草科学》2007,(3):27-28,29
通过在室内塑箱释放专食性天敌昆虫——水葫芦象甲以控制水葫芦的研究。初步探明了水葫芦象甲不同释放密度对水葫芦植株生长的影响、控制效果以及适宜的水葫芦象甲释放密度,为水葫芦生物防除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ep.]又名五爪龙,葡萄科乌蔹莓属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乌蔹莓是果桑茶园普遍发生的恶性杂草,单株生物量大,种子繁殖,蔓延快,如不及时防除,危害极其严重。现将近年来所作田间调查、定点观察及防除试验总结如下。1分布及危害分别在江苏省仪征市青山(代表丘陵山区黄土地段)、胥浦(代表圩区堤坡沙土地段)、夏州(代表圩区平原湿润沙壤土地段)3个镇,取有代表性果桑茶园3块,每块田调查10个样方(每样方1 m2),计算密度(株数/m2)、盖度(垂直投影覆盖率)、频度(样方中出现次数)。调查时间为5月上旬,结果见表1。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连续7年计58件植物品种权交易实施的系统分析,在植物品种权交易实施的方式与时间、品种权交易实施价格的支付方式与交易实施价格的策略选择、品种权交易实施绩效与纠纷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用籼型恢复系与粳型广亲和系02428杂交选育出的5个农艺性状较好的新的籼型恢复系进行了恢复力和亲和性测定。结果表明:所测5个株系对粤泰A恢复力正常,其中4个对珍汕97A和协青早A育性恢复度在80%以上;与常规粳稻品种杂交的F1亲和力亦较好;92024和92025能分别使粳型不育系泗稻8号A育性恢复到74.7%和77.3%。新育成的籼型广亲和恢复系与不同类型的不育系配组,都能选育出产量水平高于对照种汕优63的组合。为利用籼型广亲和系选育三系品种间和亚种间杂交组合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麦田杂草群落主要杂草种群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南京市和安徽省滁州市麦田杂草群落进行了调查,测定了隶属8科19属的20种杂草的重要值,并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主要杂草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结果表明,2地杂草群落均以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为优势种,但主要杂草种群的组成及其重要值有一定的差异。所调查的南京市的麦田中,杂草种群主要在茼草、大巢菜(Vicia saliva)、早熟禾(Poa annua)、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和黑麦草(Lolium perenne)等5个方向上分化,而滁州市麦田的杂草种群则主要在菵草、大巢菜、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mtm)、看麦娘(Alopecurus aequolis)和野燕麦(Avena fatura)等5个方向上分化。  相似文献   
17.
农业植物新品种实施许可的策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植物品种权是农业科研单位最重要的一种知识产权形式.积极推动品种转让许可,加快品种推广应用步伐,既是科研单位科技成果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5年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通过不断努力,知识产权收益连年增加,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转让许可方式单一、欠款催要困难、难以形成市场影响力大的品种等问题.为此,笔者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玉米田化学除草剂的发展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最近20余年,除草剂品种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玉米田化学除草技术的不断完善,但传统除草剂品种仍是玉米田除草剂使用的主体.在以原嘌呤原氧化酶(Protox)和对羟苯基丙酮酸二氧化酶(HPPD)为靶标逐渐成为新除草剂开发热点的同时,转基因耐除草剂玉米的发展将促进灭生性除草剂的使用.目前,我国玉米田除草剂品种仅有莠去津、甲草嗪、甲草胺、乙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噻吩磺隆、烟嘧磺隆、氟乐灵、2,4-D等10余种,其中长残效除草剂莠去津用量过大,存在着巨大的隐患.我国玉米田除草剂急需发展短残效品种和茎叶处理剂,提高玉米田除草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在适当引进新除草剂品种的基础上,着重开发用于玉米田的除草剂混合制剂及提高使用技术,研制和应用与之相适应的环境友好型的除草剂增效剂和安全剂,改进除草剂剂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