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为使生物治盐的方法在河套灌区得以推广,我们模拟河套灌区土壤的盐分组成状况,在实验室砂培条件下对沙打旺,红豆草,草木樨,白花草木樨,四种优良豆科牧草进行了萌发期耐盐性测定,旨在从理论上探讨它们在萌发期的耐盐能力,结果表明,四种豆科牧草划发期都有一定的耐盐性,其耐盐测试为:沙打旺>红豆草>白花草木樨>草木榍。  相似文献   
52.
诺丹冰草成熟胚离体培养中不定芽的诱导和形态建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S附加NAA、BA、KT等植物激素配制组合培养基,对诺丹冰草成熟胚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MS+NAA0.5mg/L+BA1.0mg/L和MS+NAA0.25mg/L+BA2.0mg/L是诺丹冰草胚诱导不定芽的两个理想组合培养基,对不定芽的形成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定芽的诱导率分别达到64.0%和56.0%;显微切片观察到:不定芽起源于胚轴的表皮和皮层细胞,形成过程可分为启动阶段、芽原基形成阶段、叶原基形成阶段和不定芽形态建成阶段.  相似文献   
53.
紫花苜蓿柠檬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对烟草的转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柠檬酸合成酶是调节植物体内有机酸的活性酶之一,增加植物体内的柠檬酸可以提高植物对土壤中磷的吸收以及抗铝毒性。通过从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中克隆柠檬酸合成酶基因(MsCS),以期获得该基因全长,并为将来研究紫花苜蓿耐铝性以及对磷的吸收方向提供基础。首先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方法(RACE),克隆获得MsCS的cDNA全序列,然后利用pBI121构建植物超表达载体pBI-MsCS,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叶盘法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全长为2031 bp,开放阅读框1551 bp,编码517个氨基酸,与其他物种的柠檬酸合成酶具有高度的同源性。获得17株卡那抗性植株。经PCR检测有6株为阳性植株,初步表明该基因已整合到烟草的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54.
对敖汉苜蓿的授粉受精、花粉萌发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敖汉苜蓿在人工授粉10min后花粉粒的内壁穿过外壁的萌发孔向外突出,20min时形成花粉管,1h后花粉管触及柱头,而后沿花柱道伸长.24~27h到达子房开始受精;经过受精作用胚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到第22d便形成了具有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的完整胚.胚的整个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球状胚形成期、子叶形成期、胚各部分发育成熟期.  相似文献   
55.
敖汉苜蓿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敖汉苜蓿的扔粉受精、花粉萌发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敖汉苜蓿在人工授粉10min后花粉粒的内壁穿地外壁的萌发孔向外突出,20min时形成花粉管,1h后花粉管触及柱头,而后沿花柱道伸长。24~27h到达子房开始受精;经过受精作用胚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到第22d便形成了具有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的完整胚。胚的整个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球状胚形成期、子叶形成期、胚各部分发育成熟期。  相似文献   
56.
人工植被建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降雨条件下,以裸露坡地为对照,研究两种人工植被玉米与草地建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雀麦地建植1 a以后.越年7月份覆盖度可达75.6%,是同期玉米地的1.7倍,8月份高度、密度、叶面积指数达到最大,且1个生长季内的地上生物量可达4 238.0 kg/hm2,0-30 cm地下生物量为4 991.4 kg/hm2,是玉米地的5.5倍.人工植被建植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人渗率,降低坡地水土流失,2007年草地雀麦地表年径流量和土壤侵蚀模数为14 528.9 m3/km2和77.9 t/(km2·a),保水、固土能力达到87.5%和98.9%,是玉米地的1.7倍和1.1倍,与玉米地相比,水土保持效果更好.同时,不同植被次地表径流流失防治效果受降雨影响较大,降雨量与降雨强度越大,草地防治效果越明显,且草地建植与玉米种植相比,次土壤侵蚀防治效果更加稳定,有利于年土壤侵蚀总量减少.  相似文献   
57.
紫花苜蓿MsFPS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烟草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技术获得紫花苜蓿的法呢基焦磷酸合成酶基因,并连接到含有35S启动子和GUS基因的载体pBI121上,成功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FPS.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烟草中,共获得7株卡那霉素抗性苗,对其中的4株进行PCR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经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进一步对这4株进行RT- PCR和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初步证实目的基因在烟草中可以表达,说明已成功获得能够表达MsFPS基因的转基因烟草.  相似文献   
58.
本文将锡林郭勒盟需重点保护的46种药用植物根据生物生态学特性,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市场需求状况等情况划分为三个级别,并分别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9.
60.
中国结缕草居群形态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结缕草种质资源典型自然分布区19个野生居群和1个栽培居群进行了生态学特性、生境类型和居群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结缕草主要分布在海拔5~385m之间,土壤pH范围6.5~8.3,其中60%为微碱性。生境类型可分为丘陵山地型、平原草甸型、滨海滩涂型和农林间隙地草地型四种类型;不同地理居群结缕草的匍匐茎长、小穗数和叶舌长等12个表型性状均存在着变异,不同的表型性状其变异幅度和变异来源各不相同,即各表型性状受环境影响的程度各异,其中匍匐茎的长度和直径、穗长、穗宽、叶长、叶宽等随纬度的降低而增加;而小穗数、匍匐茎中部节间长、叶舌长度等则随纬度增加表现出增加的趋势。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匍匐茎长、穗长、匍匐茎中部节间长这3个性状是造成结缕草各居群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可将20个居群分为8类,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分布基本一致,其中2、3、11和12号居群可作为结缕草的适宜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