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34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32篇
  40篇
综合类   261篇
农作物   47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29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动物及其产品的频繁流通,再加之瑞丽与缅甸山水相连,使边境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猪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笔者对瑞丽农场的动物防疫工作开展分析,做一初探。  相似文献   
82.
正布鲁氏菌病和结核病(以下简称"两病")是危害奶牛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已被世界卫生组织(OIE)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疫病,在我国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并且一直受到密切关注。布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以及生殖系统传播,其受侵害最为严重的是生殖系统,严重影响生殖功能。不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危害人类的健康。牛结核病在我国《动物防疫法》中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开放性结核病牛是传染源的主要组成部分,呼吸道和消化道为主要传播途径,由于我国奶牛养殖产业的进一步扩大且散养较多,导致我国奶牛跨区域交易日益频繁,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致使我  相似文献   
8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保存时间和容器对蛋用型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采集50周龄海兰褐父母代种公鸡的精液,用生理盐水稀释200倍,试验分12组,每组设3个重复,精液盛放容器分别是塑料和玻璃集精管,保存时间设置6个水平:15、30、45、60、90、120min。结果显示:两种集精管存放的精液,保存15min和30min精子活力最高、畸形率最低,15min略好于30min(P>0.05);15、30min两组精子活力显著或极显著高于45、60、90和120min组(P<0.05或P<0.01),畸形率显著低于45、60、90、120min组(P<0.05),保存120min组精液品质最差。相同保存时间下,玻璃集精管精子活力显著高于塑料集精管(P<0.05),畸形率低于塑料集精管(P<0.05)。研究表明:采精后精液保存时间以不超过30min为宜;玻璃集精管保存精液效果优于塑料集精管。  相似文献   
84.
为揭示鄱阳湖湿地苔草群落的构建机制,选择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立3条样带调查不同水分梯度的群落物种多度,选用断棍模型(BSM)、生态位优先占领模型(NPM)、优势优先模型(DPM)、随机分配模型(RAM)和生态位重叠模型(ONM)5个生态位模型对群落种-多度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灰化苔草群落可按土壤水分划分为高湿度、中湿度和低湿度3组,分别对应从湖边、湿地中间和湿地边缘的梯度分布;2)从高到低的水分梯度上,灰化苔草群落的物种数先增加后降低,优势种多度逐渐增加,物种多度分布曲线由相对平缓变为陡峭;3)高湿度灰化苔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的最佳拟合模型为BSM,中、低湿度的理想模型转变为NPM。研究认为,水分条件的变化是灰化苔草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改变的主因,随着水分梯度降低,群落构建的生态学过程由随机生态位变为生态位优先占领。研究为鄱阳湖湿地多样性保育和生态功能管理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5.
张大光  边秀芝 《种子》1998,(2):42-43
玉米种子成熟度不仅直接影响种子质量,种子生产的经济效益,种子的安全降水,而且影响整个玉米生产。把种子成熟度纳入种子的质量标准中是玉米集约化生产的需要。百粒重是玉米成熟度的量化指标。应采取以地膜覆盖为主要措施的综合促早熟技术,增加种子的百粒重,提高种子的成熟度。  相似文献   
86.
为了更便捷清楚地将马铃薯新品种选育中高代品系的多性状因子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本文利用国际马铃薯中心开发的高交互性数据分析育种软件(HIDAP),对参与2020年定西市马铃薯多点试验的14个高代品系在5个试点的产量、薯块数量、商品薯率表现情况利用AMMI模型、GGE双标图、Tai稳定性模型结合方差显著性分析、联合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筛选评价。在AMMI分析图中,高代品系0934-62的产量、单株薯块数、商品薯率在垂直方向上的IPCA绝对值较小且在水平方向靠近最右侧;结合GGE双标图,高代品系0934-62、1026-2、14137-20处于水平线以上较高位置,其中品系0934-62位于水平线以上最远距离;在Tai模型分析中,根据高代品系在产量、块茎数量、商品薯率中αi与λi参数的分布范围,可知稳定性高的品系为0934-62、1026-2、1281-191。综合各分析结果可知,在参试的14个品系中,高代品系0934-62在产量、薯块数量、商品薯率中的稳定性与丰产性表现突出,高代品系1026-2、1281-191、14137-20表现良好,品系1205-5表现较差。HIDAP软件通过自身所具有的评价系统利用多个数据分析模型,能够有效管理大量育种材料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并及时淘汰无用信息,减少成本支出,节约试验资源。  相似文献   
87.
为研究发酵饲料配伍配合饲料投喂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性能、抗氧化、免疫机能和代谢的影响,实验分别制备了5组饲料:对照组以幼蟹配合饲料为基础饲料(F0),各实验组在配合饲料基础上额外添加日投喂量5%、10%、15%和20%发酵饲料,并依次命名为F5、F10、F15和F20。150只均重无显著差异的中华绒螯蟹随机分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0只蟹,分别饲喂对应组饲料,每天饱食投喂1次,养殖周期59 d。在养殖结束后采集血淋巴和肝胰腺以测定抗氧化指标、免疫指标和蛋白代谢酶活性。结果发现,额外投喂发酵饲料后,各组幼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随着额外投喂发酵饲料量的增加,血淋巴中过氧化氢酶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其中F5、F10和F15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各处理组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各组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随着发酵饲料额外投喂量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是各组间差异不显著。此外,额外添加日投喂量20%比例以下的发酵饲料,可以提升肝胰腺中胰蛋白酶、胃蛋白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研究表明,额外投喂发酵饲料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还可以提高其抗氧化能力、免疫机能和蛋白代谢能力。  相似文献   
88.
含沙量预报能够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决策信息。本研究对现有的含沙量预报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后发现,系统响应函数模型的预报精度较高且易于运行,水沙动力学模型的水沙运动机理性较强。通过结合水文和水力学方法,在不同水沙运动机理条件下构建了基于不平衡输沙原理、马斯京根演算、多来多排理论的3种系统响应函数模型。在黄河潼关站的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响应函数模型的物理运动机制越高,预报精度也越高,不平衡输沙原理系统响应函数模型可以较好地描绘汇流区的水沙输移特征,预报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89.
中国南方夏季温度高、湿度变化大、温室内湿热空气不易散发,而冬季温室内光照不足、温度较低、湿度较大,加上温室环境调控能力差、管理水平低等因素,导致南方连栋塑料温室的生产出现产量低、经济效益滑坡等问题。因此文章通过介绍冬季人工补光、夏季通风降温、土壤环境调控等技术要点,以期为广西的设施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在湖北省范围内人工养殖的克氏原螯虾暴发了严重的疾病,其中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已成为危害克氏原螯虾健康养殖的重要病原。2016年5月湖北省潜江市养殖区暴发了一种传染性疾病,为探究此次疾病病因和流行规律,将染病虾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对病料进行PCR检测、系统发育树分析、人工感染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发病克氏原螯虾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摄食减少,活力下降,反应迟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的肝胰腺、肠、肌肉、鳃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变性和坏死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等典型病理学变化,与WSSV感染克氏原螯虾出现的病变相似;PCR检测患病克氏原螯虾样品,结果显示WSSV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55.56%(15/27),未检测到斑节对虾杆状病毒(MBV)和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IHHNV);检测产物测序并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序列与WSSV的EG3株(KR083866.1)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100%。将病虾的肝胰腺、肠和肌肉组织投喂健康克氏原螯虾,投喂组均表现为急性死亡(累积死亡率为100%),并出现与自然发病虾相同的症状。WSSV的巢式PCR检测结果显示,人工感染病虾为WSSV阳性。根据以上显示,本次养殖克氏原螯虾大规模死亡的病原是WSS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