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41.
被称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对于人们了解和研究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研究者也正是通过家庭去观察、触摸、乃至解剖一个社会,并通过这个细胞日常、微观而又隐秘的脉动,来揭示、把握整个社会的动向。家庭结构、代际之间的关系及变化,对于宏观社会结构及其变迁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它与社会整体变化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它同宏观社会变迁之间是怎么样进行调适或者互动的?它自身的变化是怎么样影响了、或者是受到了影响宏观社会结构的?近些年来,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在全国20多个省份地区的农村进行着长期深入调查。本刊特邀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就"农村家庭代际关系"问题撰文讨论。这5篇简短凝练的小文章,均是研究者在深入田野调查基础上,对当下农村社会状况的描画和剖析。他们主要围绕家庭内部代际之间关系的变化、出现的问题以及所产生的影响而进行的探讨,剖析当今家庭代际关系及其模式的变化与整个社会结构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侧重地分析了为何农村家庭内部结构与关系正在发生着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42.
用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FA)方法研究了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结构与急性毒性LD50(大鼠,口服)的关系,考察了网格结构和探针原子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得到模型的R^2为0.994,标准偏差为0.061,这说明立体效应和静电作用场是描述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急性毒性和研究其结构活性关系的重要参数。建立的三维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可以对该类新化合物的LD50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3.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噁草酮在水稻田土壤、田水及水稻体内的残留变化,并在收获期测定噁草酮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噁草酮在植株和田水中消解速率较快,在土壤中消解速率较慢。收获期测定土壤、植株、糙米和稻亮中的噁草酮含量,结果均低于检出限。  相似文献   
44.
人民公社时期,国家权力渗透乡村社会的能力是空前的,但也并不是无所不及的,地方社会秩序是国家力量介入和村庄内生力量发酵而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地方社会秩序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公社制度下农民的猫腻行为,就可以发现所谓农民的"反行为",大多具有群体性、隐蔽性的双重特征,属于是没有国家授权的合法性却有地方农民认可的合理性的群体性自治行为。群体性自治行为的发生,说明在生产队的名义下,地方社会的自治实践在人民公社时期也没有中断过。  相似文献   
45.
大类招生符合通识教育、精英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但在发展中也逐渐陷入冷热专业发展失衡,"宽口径、厚基础"改革初衷难以实现,学生管理难度加大等困境。因此,如何完善大类招生模式,充分发挥其价值,突破其发展困境,就成为身处改革进程中的高等院校亟待化解的难题。文章提出以下优化路径:遵循因校制宜、因专业制宜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46.
嘧菌酯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嘧菌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安全性,科学合理使用嘧菌酯。采用室内模拟法研究了嘧菌酯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脲酶活性高;土壤粘粒结构比例高的土壤对土壤酶有保护作用。低浓度的嘧菌酯对供试土壤的脲酶有激活作用,高浓度的嘧菌酯对土壤脲酶有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不明显且可消除;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嘧菌酯对土壤脲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能够得到恢复。综合评价认为,嘧菌酯对土壤中的脲酶不具有明显毒性效应,对土壤环境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7.
乡村治理是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石。本文以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S省T村为案例,以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从乡村治理模式、技术治理路径及治理经验借鉴三个方面深入开展T村数字化治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T村通过推行“一网一端两屏”、织就“网格化”服务体系、打造“积分制”管理平台等措施,形成独树一帜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了基层民主建设、发扬了村庄传统文化。但由于自身具有数字技术的宣传不足、数字手段的培育不足、数字治理法律的缺失等,村庄出现数字技术应用不确定性、技术关系网络局限性、多元力量协同管理偏差等嵌入风险,因此国家及地方部门可以从制度设计、社会整合、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8.
噁唑酰草胺的光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噁唑酰草胺的环境特性,可以为正确评价噁唑酰草胺的环境行为,更好地指导噁唑酰草胺的合理使用及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以高压汞灯和氙灯为光源,分析噁唑酰草胺在有机溶剂、水溶液中的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不同光源条件下,噁唑酰草胺的光解半衰期为2.1 h(汞灯)和9.3 h(氙灯),噁唑酰草胺在有机溶剂中半衰期为2.5~25.3 h,光解速率次序为:甲醇>乙醇>正己烷>丙酮。噁唑酰草胺水中的初始浓度越大,光解速率越小。噁唑酰草胺的光解与初始浓度大小、有机溶剂种类和辐射波长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49.
利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1960-2012年共53a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1981-2012年共31 a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和物候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咸阳市秦都区近53 a来的气候变化规律及主要农作物小麦物候期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3 a以来,在咸阳市秦都区年平均温度、年最高温度和年最低温度以1984年为突变点,其中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前期有下降趋势,后期有上升趋势;年最低气温前期有上升趋势,后期有下降趋势,在农业生产方面存在高温热害及低温冻害发生几率增加的趋势。近31 a来,无霜期平均以7.47 d·10 a~(-1)幅度增加;小麦生育期以6.92 d·10 a~(-1)幅度减少,小麦越冬后营养生长期(返青-抽穗)持续日数呈显著缩短趋势,平均缩短幅度8.83 d·10 a~(-1)。但是,与产量形成密切相关的生殖生长期(抽穗-成熟)并未明显的缩短,气候变化并未对小麦产量的形成带来负面的影响。无霜期也有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50.
在春季,科学播种已层积催芽成功的刺五加种子,13天出苗,至35天出苗结束;其中裂口露白种子出苗52.3%,未裂口露白优良种子出苗15%;至9月上旬保苗率44.92%。通过实验提出了种苗损失系数值和播种当年提高出苗率、保苗率的措施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