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4篇
综合类   110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苹果优质丰产专家系统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Delphi5.0开发出的"苹果优质丰产专家系统",由品种选择、树下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害识别与防治、害虫识别与防治、采后管理、防治历、农药简介和决策等10个模块组成。该系统可通过屏幕获得相关信息,将之作为逻辑谓词并与相应的知识库匹配,进行查找和推理,指导果农对果园进行管理,以提高果农素质及其对果园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2.
以质量、安全为目标的苹果标准化生产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国外苹果标准化、安全化生产的现状,并结合我国目前苹果生产状况,着重介绍了我国苹果安全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在国家大力提倡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在现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一些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以确保我们的苹果果品的安全生产及其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3.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果实糖分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苹果果实套袋止采收期,每隔20 d在树冠中外部不同方位采样,以不套袋果为对照,研究测定了红富士苹果套纸袋对果实各种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红富士苹果果实在发育过程中总糖、还原糖、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淀粉的含量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但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同。套袋后果实中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SS)、中性转化酶(NI)、酸型转化酶(AI)和淀粉酶的活性在果实发育过程中低于对照,但是变化动态相一致。其中,对照果实SPS和SS活性波动幅度大,SPS活性随果实成熟呈上升趋势,SS活性上升不大,而套袋果实SPS和SS活性在发育期变化较缓和;随着果实成熟,对照和处理果实NI、AI和淀粉酶活性均呈降低趋势,且NI和AI酶活性变化动态相一致,AI活性略高于NI的活性。  相似文献   
84.
改进的QuEChERS-GC-ECD法测定苹果中4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QuEChERS样品处理方法处理苹果样品,GC-ECD检测苹果中甲氰菊酯、氟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4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用匀浆法代替震荡,1%HAc的乙腈溶液提取,PSA净化,正己烷取代乙腈进样,研究了该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提取效果很好,没有明显的基质效应,在添加浓度0.05~1.0 mg/kg时,其平均回收率(n=6)在81.07%~107.23%,RSDs为0.23%~10.5%,检出限均<0.003mg/kg,完伞能够满足这几种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85.
苹果杂种F1代叶片性状分离及早期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叶片性状在苹果杂交实生后代早期预先选择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2007~2008年连续两年对秦冠×富士﹑富士×秦冠杂交F1代的572株实生苗的叶片大小、叶长、叶宽、叶形指数、叶柄长度、叶柄粗度和叶片厚度等7个叶片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苹果叶片性状在杂交后代中存在广泛性变异,其中叶片大小在个体间的差异变化最大;杂交后代群体中,叶片大小变化呈连续性正态分布,其中小叶型植株所占比率为8.97%~11.03%;3年生与4年生杂交苗的叶片性状表现基本一致,能反映叶片性状特征,可以作为叶片性状早期选择的开始年限;苹果杂种F1代实生苗叶片大小变异系数大,田间调查测定简便、易行,可以作为苹果"大群体"杂交后代叶片性状早期选择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6.
陕西苹果主产区果园土壤重金属含量水平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陕西16个苹果主产县的47个果园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Cd、Cr、Cu、Pb、Hg、As 6种重金属均有检出,但均未超过无公害苹果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的含量限值;依据绿色苹果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除1个采样点土壤的As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为1.03外,其余各采样点土壤中各项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47个土样的加权综合指数值小于0.56,均属于清洁级.As是今后苹果园土壤重金属监测和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7.
氯氰菊酯在苹果园土壤中的降解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氯氰菊酯在苹果园使用的生态环境行为和效应,采用室内模拟方法,借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氯氰菊酯在3种苹果园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与土壤理化性质和环境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行为主要是微生物降解,非生物降解作用较小,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25℃的降解半衰期为19.8~24.9 d;氯氰菊酯在苹果园土壤中降解的半衰期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高度负相关,常温下相关系数在0.9;综合微生物降解和非生物降解因素,苹果园土壤中甲氰菊酯降解的适宜温度是30~35℃.  相似文献   
88.
通过对白水县苹果产区5个村、108户果农的实地调查走访,从品种构成、果园土肥水管理、栽植方式与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查清了目前苹果生产技术的应用现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合理施肥与覆盖是渭北果园高产高效的必要措施,本研究依据当地实际提出了一个优化的施肥覆盖综合措施,并进行了效果验证试验,为其改进和推广提供依据。 【方法】 田间试验于 2012~2014 年在陕西渭北旱塬白水县收水村、可仙村、田家洼村进行。对照采用的农户模式(F)为不施有机肥、果树行间裸露,基肥 N∶P2O5∶K2O 用量为 300∶160.∶120 kg/hm2;萌芽期 3 月 20 日追肥;N∶P2O5∶K2O 用量为 150∶80∶60 kg/hm2。目前的推广措施为增施有机肥 22.5 t/hm2,树盘覆盖黑塑料膜,基肥 N∶P2O5∶K2O 用量为 200∶120∶180 kg/hm2,追肥推迟到膨果期 8 月 10 日进行,N∶P2O5∶K2O 用量为 100∶60∶90 kg/hm2;拟定的优化施肥模式(O)为:树盘四周覆盖黑色塑料膜,树行间种植小油菜覆盖土壤,有机肥增加到 45 t/hm2,氮磷钾用量不变,调整基追比例和追施时间,具体为基肥 N∶P2O5∶K2O 用量为 150∶90∶135 kg/hm2,追肥在 7 月 10 日进行,N∶P2O5∶K2O 用量为 150∶90∶135 kg/hm2。测定比较了三种管理措施不同时期苹果叶片和果实的养分含量及累积量,并分析了果实品质及产量。 【结果】 与现有模式相比,优化模式果树幼果期叶片 N、P、K 含量平均分别增加了 1.4%、8.4% 和 5.9%;膨果期分别平均增加了 5.6%、15.5% 和 8.1%;成熟期平均分别增加了 6.9%、5.9% 和 11.6%。果实对 N、P、K 养分吸收量为优化模式 > 现有模式 > 农户模式,三个果园优化模式管理的果实 N、P、K 养分吸收量较现有模式平均分别增加了 30.1%、31.8% 和 26.5%。优化模式能显著提高果实硬度、V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及单果重,降低果实酸含量。果实商品率和糖酸比均以优化模式最高,商品率较农户模式、现有模式平均增加 22.2%、17.4%,糖酸比平均增加 42.6%、14.5%。此外,优化模式能显著提高苹果单株产量,三个试验点优化模式较农户模式和现有模式单株产量平均增加 58.7%、28.1%。 【结论】 在现有推广模式的基础上,有机肥施用量增加到 45 t/hm2,基肥和追肥 N∶P2O5∶K2O 用量调整为 150∶90∶135 kg/hm2,并将追肥时期提前到 7 月 10 日幼果膨大初期,配合树盘覆盖薄膜、行间种植小油菜二元覆盖,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渭北旱地果园苹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0.
正瑞阳、瑞雪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赵政阳教授带领的苹果研究团队,历经20余年育成的两个优质晚熟苹果新品种,于2015年元月通过了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瑞阳苹果1.品种特征特性瑞阳为晚熟、红色品种,以秦冠、富士做亲本杂交培育而成,历时13年。经在陕西白水、旬邑、扶风等地的区域试验,表现出结果早、易丰产、品质优、适应性强等优良特征。该品种果实个大,平均单果重283克,果实圆锥形,果面着鲜红色,色泽艳丽,果面光洁,果点小,可无袋栽培;果肉较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