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7篇
农学   32篇
基础科学   13篇
  8篇
综合类   179篇
农作物   2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结合甘孜州实际,浅析了如何有效地抓好森林防火工作,把森林防火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建立起科学化、信息化智能通讯指挥体系。  相似文献   
262.
【目的】研究叶面施用植物源营养液配合叶幕形整形方式,对梅鹿辄葡萄叶幕微气候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天山北麓产区优质酿酒葡萄的生产管理供理论依据。【方法】以7a生梅鹿辄葡萄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篱壁式叶幕、V形叶幕配合使用植物源发酵叶面肥及不使用4个试验处理;于果实膨大期、转色期、成熟期测定果际温度、湿度等环境指标的变化情况,果实转色期测定叶幕不同部位光合有效辐(PAR)日变化规律及叶片质量和光合指标进行测定,果实成熟期测定粒重、籽粒数、皮果比、籽粒/果重、果穗松散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指标。【结果】【结论】V形叶幕型提高了梅鹿辄葡萄叶幕群体受光指数,提高浆果不同发育阶段的果际日温差;改善了叶片质量和光合能力;果穗更为松散,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提高。喷施植物源营养液能提高梅鹿辄葡萄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改善了叶片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263.
为找到更好的保持鲜切菠萝贮藏品质的预处理方法,以巴厘菠萝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次氯酸钠(Na Cl O)处理、二氧化氯(Cl O2)处理、漂烫处理、空白处理]对鲜切菠萝贮藏期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失质量率、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空白处理,60℃水漂烫可使鲜切菠萝贮藏期延长至7 d,但容易破坏其品质; 20 mg/L Cl O2处理能较好地保持鲜切菠萝的品质,可将其贮藏期延长至8 d; 200 mg/L Na Cl O的处理效果最好,能更好地保持鲜切菠萝的品质,可将贮藏期延长至10 d。  相似文献   
264.
谢辉  王玉梅 《大豆科技》2012,(3):61-64,68
濉科99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以巨丰×豫豆21高代材料为母本,FK9507-1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安徽省审定,2011年通过国审,适宜在山东南部、河南南部和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北地区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265.
【目的】研究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冠菌素Coronatine(COR)对‘火焰无核’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COR的最佳处理浓度,探明COR对葡萄果实着色及品质的影响,为COR的推广应用和葡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优良早熟葡萄品种‘火焰无核’葡萄为试材,果实转色初期设置3个COR蘸穗浓度处理,处理后至成熟期分6次采样,对果粒质量、果粒纵横径、果柄耐拉力、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果实色泽、果皮花色苷、叶绿素、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和酚类物质等指标进行连续测定,通过综合分析确定COR的最佳处理浓度。【结果】COR不同浓度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果实的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总酸含量,提高果实固酸比,提高果皮花色苷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改善果实品质,促进果实着色。其中以COR 2 000倍处理的综合品质最佳,与对照相比,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8.43%,总酸含量降低了26.19%,固酸比提高了46.31%,花色苷含量提高了1.53倍,叶绿素含量降低了18.18%,a*值提高了1.01倍,CIRG值提高了38.04%,h°值下降了67.13%;COR 3 000倍处理...  相似文献   
266.
[目的]对新疆不同品种葡萄及葡萄干白藜芦醇含量进行HPLC测定,研究不同品种葡萄制干前后白藜芦醇的含量及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为Ultimate XB-C18色谱柱(4.6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45∶55,V/V),流速0.8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06 nm.测定了40个品种葡萄及53个品种葡萄干的白藜芦醇含量.[结果]该方法测定白藜芦醇的平均保留时间为13.80 min,平均回收率为103.2;,最低检出限为0.8 μg/mL.采用该方法测定的40个品种葡萄果实白藜芦醇平均含量为4.406μg/g,最高9.041μg/g,最低2.680 μg/g.53个品种葡萄干白藜芦醇平均含量为3.569 μg/g.最高6.295 μg/g;最低1.594 μg/g.[结论]该方法分析速度快,具有较高的重现性及灵敏度,适用于葡萄及葡萄干中白藜芦醇的测定分析.  相似文献   
267.
[目的]研究三种制干方式下,制干环境中温度变化的差异对葡萄果实内与制干相关的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太阳直接晒干、大棚膜覆盖和遮阳网覆盖三种制干方式,分别测定制干环境温度、葡萄果实重量、水分活度及色差值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三种制干方式下制干环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采用阳光直接暴晒和大棚膜覆盖温度变化规律相似,明显高于遮阳网覆盖下制干环境的温度;阳光直接暴晒、大棚膜覆盖处理下葡萄失水速率、水分活度、可溶性固形物及葡萄成干的速度,明显快于遮阳网覆盖的葡萄果实的变化速率;直接晒干和大棚膜覆盖处理方式的葡萄干颜色为黄色,遮阳网处理的葡萄干的颜色为绿色;不同制干方式对葡萄干的部分营养指标有影响.[结论]三种制干方式下制干环境中的温度具有较大差异,当制干目的以黄色葡萄干为主时应采用大棚膜覆盖的方式制干.  相似文献   
268.
[目的]探讨葡萄砧木枝条的抗寒性,为新疆葡萄砧木的选择、引进及抗寒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8种葡萄砧木为研究对象,对低温胁迫下各砧木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应用隶属函数法对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抗寒综合评价.[结果]随温度的降低,所有砧木品种枝条的相对电导率、脯氨酸、丙二醛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逐渐增加,但增加幅度有所不同;可溶性蛋白、SOD和POD的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AT含量变化不规律.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判断得出葡萄砧木抗寒性强弱顺序为:脱毒贝达>5C> 110R>101-14> 188-08 >3 309C >5BB >SO4.根据恢复生长验证得出各品种抗寒性强弱与各抗寒理化指标进行隶属函数法得出的砧木抗寒性排序结果基本一致.[结论]8种砧木中脱毒贝达抗寒性最强,能抵御的最低温度达-30℃以下;5C、110R、101-14、188-08、3 309C和5BB抗寒性较强,能抵御的最低温度为-20~-30℃;SO4抗寒性最弱,能抵御的最低温度为-20℃.  相似文献   
269.
热泵干燥槟榔中试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探索新型节能、低碳排放的槟榔干燥技术,应用热泵干燥设备对槟榔进行干燥研究,获得槟榔热泵干燥中试工艺参数。单因素试验分析了煮沸时间对槟榔硬度的影响,干燥温度和装载量对槟榔水分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通过加权评分值计算方法评价干果品质,优化热泵干燥工艺参数;测定储藏30 d后的干果进行理化和微生物指标;比较热泵干燥、蒸汽干燥和传统干燥槟榔的成本及品质。结果表明,新鲜槟榔经过沸水煮沸15 min,前12 h内干燥温度为50℃、12 h后干燥温度为65℃、装料量为3.5 t、烘房空气相对湿度为25%时,槟榔含水率为16.8%,好果率为96.0%,均匀度为91%,单位质量干果耗电量为0.92(k W·h)/kg,所干燥的槟榔干果综合评分为90.1分,呈橄榄黄或褐色。25℃储藏30 d无霉腐现象,检测结果显示含水率为17.8%,未检测出汞和苯并芘,铅和砷质量分数分别为0.02和0.1 mg/kg,致病菌未检出,大肠菌群数30 cfu/g,霉菌计数为30 cfu/g。经比较,热泵干燥槟榔比蒸汽干燥成本低11%,比传统土炉干燥成本低50%,零排放、无污染、操作智能化。研究结果为槟榔热泵干燥的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70.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热风干燥对葡萄干色泽相关指标、水分扩散系数的影响,为绿色葡萄干的工业化生产加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采用不同温度(30、32.5、35、37.5和40℃)对无核白葡萄进行干燥,分析温度对葡萄色泽、水分扩散系数及制干品质的影响,拟合干燥动力学模型。【结果】干燥温度为35℃时绿色葡萄干比率最高达到64%,色泽与原料的差异最小,色差ΔE仅为6.99,C、h0、L、a、b等色泽指标分别为18.23、1.4、14.57、2.99、17.95。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酚含量分别为0.56、0.19、0.36、0.32、0.18 mg/g。35℃更适宜绿色葡萄干加工。最符合葡萄干燥的模型,决定系数R2值最大,误差平方和、SSE和均方根误差RMSE均值最小,分别为0.998 1、0.005 4和0.007 7。绿色葡萄干最适宜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为5.334 8×10-9。【结论】热风干燥温度为35℃时最有利于无核白绿色葡萄制干,35℃时有效水分扩散系数分别为30、32.5、37.5和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