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0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01.
一种农药药液润湿性测试卡的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介绍一种农药药液润湿性测试卡的制作,即将指示剂涂布在特定图案的纸卡上,再覆盖一层石蜡.使用时,把液滴加到测试卡上,液滴铺展所到之处发生显色反应,根据显色面积读数,以此判断溶液的润湿性.选用不同浓度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ilwet 408水溶液,对其表面张力,在测试卡上的铺展系数和接触角,在黄瓜、番茄、油菜等6种植物叶片表面的接触角分别进行了测定,初步分析了该测试卡的润湿性能.结果表明,该种测试卡具有与其他自然植物叶片相似的性质.浓度0.003%的Silwet 408水溶液铺展系数为3.3,对应表面张力26.79 mN/m,在小麦表面的接触角66.5°,可见测试卡能反映药液的铺展系数、表面张力、接触角等多种因素,为田间喷雾助剂的选用提供了快速直观的判别工具.  相似文献   
102.
美国农业部农业统计中心(National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Service,NASS)日前公布了2010年度蔬菜中农药使用情况的统计报告。此报告中的数据采自2010年9月—2011年1月,对19个州的样本进行了统计,考察对象包括29种蔬菜作物。本文依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对美国2010年茎菜类蔬菜洋葱、芦笋上常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使用情况作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按照有效成分统计,洋葱上使用杀虫剂有36种、杀菌剂37种、除草剂40种,其中使用最普遍的分别是灭多威、代森锰锌和乙氧氟草醚。芦笋上使用的杀虫剂有15种、杀菌剂5种、除草剂28种,其中使用最普遍的分别是甲萘威、百菌清和敌草隆。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美国在洋葱、芦笋等茎菜类蔬菜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品种以传统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103.
美国农业部农业统计中心(National Agricultural Statistics Service,NASS)日前公布了2010年度蔬菜中农药使用情况的统计报告。此报告中的数据采自2010年9月-2011年1月,对19个州的样本进行了统计,考察对象包括29种蔬菜作物。本文依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对美国2010年黄瓜、番茄、茄子以及菜用玉米等果菜类蔬菜上常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使用情况作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按照有效成分统计,黄瓜上使用的杀虫剂有45种、杀菌剂39种、除草剂19种,其中使用最普遍的分别是灭多威、百菌清和乙丁烯氟灵。番茄上使用杀虫剂有34种、杀菌剂23种、除草剂11种,其中使用最普遍的分别是高效氯氰菊酯、百菌清和敌草胺。茄子上使用杀虫剂有24种、杀菌剂17种、除草剂11种,其中使用最普遍的分别是乙基多杀菌素、氢氧化铜和敌草胺。菜用甜玉米上使用杀虫剂有50种、杀菌剂19种、除草剂48种,其中使用最普遍的分别是灭多威、代森锰锌和莠去津。调查数据分析表明,美国在果菜类蔬菜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品种以传统品种为主。  相似文献   
104.
通过在小麦田开展喷杆喷雾机施药防治病虫害的试验,探究该施药方式下减少药液量对农药沉积量、利用率、防治小麦病虫效果以及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明确该药械在麦田减量喷雾作业的效果及适宜参数.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液量450 L/hm2相比,喷施药液量降至150 L/hm2可显著提高药液在小麦冠层的沉积量和沉积利用率,在小麦冠层上...  相似文献   
105.
草地贪夜蛾是对粮食安全具有巨大威胁的害虫,早发现、早防治对虫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草地贪夜蛾及其近缘种成虫识别的相关研究存在数据量严重偏小的情况,有可能造成模型未能真正学习到草地贪夜蛾及其近缘种成虫的环形纹、肾形纹等关键视觉特征。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在建立包含草地贪夜蛾在内的7种夜蛾科成虫,10,177幅图像组成的数据库基础上,采用迁移学习方式建立了VGG-16、ResNet-50和DenseNet-121,3种夜蛾成虫识别深度学习模型,并用相同的测试集测试了所有模型。结果表明,构建的模型识别准确率均超过了98%。此外,本研究用特征可视化技术展现了模型习得的特征,并验证了这些特征和专家进行人工识别的关键视觉特征的一致性——ResNet-50和DenseNet-121的平均特征识别率在85%左右,进一步支持了用深度学习进行草地贪夜蛾成虫实时识别的可行性。研究发现,不同模型对夜蛾科成虫视觉特征的学习能力不一样,在评价模型时不能仅看识别率,还需要加入视觉特征识别率指标对模型的学习内容进行评价。本研究通过试验证明可视化分析可以直观认识模型的特征学习情况,可为行业内或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为比较环丙唑醇和三唑酮对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物活性,试验设先接菌后施药(治疗作用)和先施药后接菌(保护作用)两种处理,结果表明:环丙唑醇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治疗和保护效果均好于三唑酮,两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值均随接菌与施药间隔期的增长而增大。在接菌后1d施药和施药后1d接菌,环丙唑醇、三唑酮的治疗效果好于保护效果,在间隔期为4d、7d时,环丙唑醇、三唑酮的保护效果好于治疗效果。环丙唑醇、三唑酮浓度在1~20μg/mL对小麦株高、鲜重无影响,但在5~20μg/mL时,部分小麦叶片叶尖出现发黄现象。  相似文献   
107.
为评估植保无人机低空低容量施药下的喷雾飘移风险,以国内市场主流机型电动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为施药机械,研究不同环境风速及飞行参数(高度和速度)下喷雾雾滴飘移特性,构建雾滴飘移率与飘移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将测试结果与侧风速度及飞行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6.5~25.2℃,相对湿度为21.7%~64.4%的条件下,植保无人机喷雾地面雾滴飘移率与下风向距离的关系满足指数函数λ=a·ebx,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14;在侧风速度为1.1~7.0 m/s的条件下,雾滴累计飘移率在13.0%~56.2%之间,90%飘移雾滴沉降在喷雾区下风向7.0~27.3 m距离范围内;侧风速度、飞行高度均与雾滴累计飘移率和90%累计飘移距离呈极显著正相关,且3个因素对雾滴飘移率的影响大小为侧风速度 > 飞行高度 > 飞行速度,对90%累计飘移距离的影响大小为飞行高度 > 侧风速度 > 飞行速度,对喷幅内沉积率的影响大小为飞行高度 > 侧风速度 > 飞行速度。研究结果可用于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实际作业中雾滴飘移风险的控制及飘移缓冲距离的确定。  相似文献   
108.
颗粒粒径和粒谱对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颗粒粒径和粒谱对悬浮剂贮存物理稳定性影响研究 ,明确了悬浮剂剂型加工中研磨时间与制剂悬浮颗粒粒径和粒谱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选定了适当助剂、确定了加工工艺的条件下 ,通过调整研磨时间、降低悬浮颗粒粒径和粒谱分布 ,可以改善悬浮体系的物理稳定性。另外 ,由于研磨时间的延长、粒径变小所带来的悬浮体系粘度的增加 ,对制剂物理稳定性也是非常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9.
农药使用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药的使用是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的重要措施,可实际上,喷撒出去的农药只有极少部分能达到防治靶标上,Metcalf(1980)估算,从施药器械喷撒出去的农药只有25%~50%能沉积在作物叶片上,不足1%沉积在靶标害虫上,只有不足 0.03%的药剂能起到杀虫作用。因而,化学农药是高效的,但使用却是低效率的。农药使用中的低效率,不仅浪费大量农药,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如何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中的投放量,便成为农药学科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构成…  相似文献   
110.
农药的科学使用问题与农药应用工艺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简要评述了农药与农药使用技术同步发展的历史。对早期无机农药时代以及后期有机合成农药时代开发的农药的显然相反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毒理和使用方面的比较,认为农药的不良副作用是由于有机合成农药的高亲脂性和高的油/水分配系数所引起,并从而产生了有机合成农药在生物圈中的富集现象以及对环境质量的冲击。经过长期的多学科合作研究,由此诞生了农药应用工艺学,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农药的不良副作用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农药应用工艺学的科学范畴及相关科学领域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