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篇
农学   7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1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建立温敏雄性不育小麦BNS366小孢子发育和花粉育性的检测方法,以郑麦366作为对照,采用I2-KI法、醋酸洋红法、苏木精法和改良苯酚品红法染色观察小孢子发育过程,进行花粉可育率和自交结实率统计。结果表明,BNS366小孢子败育时期为单核靠边期至二核期。I2-KI法能清晰反映淀粉积累情况,但郑麦366在三核期和开花期看不到细胞核,其花粉可育率极显著高于自交结实率,操作最简便。醋酸洋红法能清晰显示细胞核,郑麦366花粉可育率与自交结实率一致,能够看到内容物的积累,但不清晰,操作简便。苏木精法在单核期和二核期染色效果最好,操作较复杂。改良苯酚品红法对细胞核和内容物的染色效果均不理想。因此,观察淀粉的积累情况以I2-KI法最好,观察细胞核的变化和检测花粉育性均以醋酸洋红法最好。  相似文献   
22.
以6个不同品质类型的小麦品种为亲本,按GriffingⅡ双列杂交方法配置15个杂交组合,分析研究了面团粉质特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所有面团粉质参数的一般配合力(GCA)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除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外,另外2个参数的特殊配合力(SCA)方差也达到显著水平;面团粉质参数的广义和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加性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方差,表明弱化度和粉质质量指数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而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控制,且以加性效应为主。综合来看,郑2441×济麦20属于强优势组合。  相似文献   
23.
利用共分离或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1320、SC_(200)和csLV34,对收集于全国多个育种单位的348份小麦种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Yr5连锁标记S1320阳性的种质有122份, Yr10连锁标记SC_(200)阳性的种质有80份, Yr18连锁标记csLV34阳性的种质有7份,检出率分别为35.06%、22.99%和2.01%。分子标记阳性的种质中抗病性表现并不一致,标记阳性且表现抗病的种质分别有27份、11份和3份,这些种质主要来自陕西、北京和江苏。抗病基因聚合种质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 Yr5和 Yr18聚合时对条锈病表现高抗或免疫, Yr10与 Yr5或 Yr18聚合则不能有效提高种质的条锈病抗性。此外,有10份种质虽然未检出上述3个基因,但是对条锈病表现近免疫,是抗条锈病育种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4.
为探讨镉(Cd)对杂交小麦必需矿质营养元素吸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利用Hoagland营养液添加和不添加CdCl2·2.5H2O的培养方法,对BNS型小麦杂交F1及其父本矮05、母本BNS366中的Ca、K、Mg和Fe元素含量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d处理下,小麦茎秆的Cd含量依次为F1矮05BNS366,叶片和颖壳中Cd含量依次为矮05F1BNS366。与对照(不添加Cd)相比,Cd处理的矮05叶片与BNS366颖壳中Ca、K、Fe和Mg的相对含量均降低,除F1与矮05中Mg的相对含量变化模式相同外,F1与亲本其他被测元素的相对含量变化模式不同。对照条件下,叶绿素电子传递速率依次为F1BNS366矮05,F1的光化学猝灭系数显著高于矮05和BNS366;Cd处理条件下,三者间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5.
为了给小麦高光效和高抗逆相结合的高产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在大田条件下,以黄淮地区3个小麦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探究了不同小麦品种穗部光合速率和颖壳抗氧化酶活性对一天中光辐射强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时期,百农4199、矮抗58和周麦18的穗部光合速率(Pn)以及颖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的活性均随着一天中光辐射强度由弱到强再到弱的变化而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颖壳丙二醛(MDA)的含量随着光辐射强度变化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从品种比较来看,在抽穗期、开花期、花后10 d、花后20 d的7:30、11:30、13:30和17:30,百农4199的穗部光合速率分别比矮抗58高出15.72%,27.99%,28.01%和62.46%、33.49%,15.09%,20.94%和17.97%、37.90%,21.41%,6.30%和40.11%、9.34%,10.70%,17.27%和19.32%;分别比周麦18高出12.45%,19.74%,25.36%和58.58%、14.89%,3.13%,22.52%和13.48%、40.64%,25.93%,9.70%和10.89%、13.13%,21.47%,28.34%和22.53%。究其原因,百农4199的颖壳在不同时期不同光照条件下其SOD、CAT和APX等抗氧化酶活性高于矮抗58和周麦18,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百农4199颖壳的MDA含量,使穗部能充分利用少量的弱光或耗散多余的光能,从而使自己适应不同的光照辐射水平。  相似文献   
26.
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及其亲本矮秆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百农矮抗58小麦所含的矮秆基因及其来源,应用赤霉素反应和分子标记检测了百农矮抗58及其亲本周麦11、豫麦49号、郑州8960的矮秆基因。结果表明:郑州8960为赤霉素敏感型,其他3个品种对赤霉素不敏感;分子标记检测显示,矮抗58、豫麦49号、郑州8960携带Rht-D1b基因,周麦11携带Rht-B1b基因,4个品种均没有扩增出Rht8基因的192bp标准带。  相似文献   
27.
 为了解稻瘟病菌遗传宗谱与致病型的对应关系 ,构建适于广东省稻瘟病菌群体的鉴别菌株。根据以前试验结果 ,选择 2 7个广东省地区特异性宗谱菌株 ,进行了基于SRAP标记的第二次分子指纹分析 ,以及基于中国、日本和CO39近等基因系 3套鉴别品种的致病型分析。当遗传相似系数为 0 .85时 ,这些菌株被划分为 2 3个遗传宗谱 ,说明这些菌株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但其遗传发育关系与第一次分子指纹分析的结果有比较大的差异。这些菌株经中国、日本和CO39近等基因系 3套鉴别品种测试 ,划分为 11、2 2和 16  相似文献   
28.
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抗寒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河南省主推品种百农矮抗58、邯郸6172、豫麦49号、豫麦54-99系、豫麦18号、豫麦2号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控制各生育时期的生长温度,分别测定苗期、越冬期、返青期和拔节期各品种的抗寒能力。结果表明:6个品种在各生育时期的抗寒能力差别较大,百农矮抗58和邯郸6172抗寒能力较强,其他几个品种抗寒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29.
为给BNS型杂交小麦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以BNS低温敏感雄性不育系衍生的两个杂交小麦及常规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为材料,研究了制粉系统各出粉点面粉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出粉点的面粉品质性状间存在差异,皮磨粉的灰分含量少,白度值、干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回生值等均最高;心磨粉的粗蛋白含量、灰分含量、破损淀粉含量、吸水率、形成时间、弱化度等随出粉点后移呈升高趋势,而白度、干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峰值黏度、低谷黏度、稀懈值、最终黏度、回生值等随出粉点后移而降低;同一出粉点不同材料的品质特性具有明显差异.杂交小麦不同出粉点品质的变化趋势与常规小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0.
百农418是河南科技学院2007年以周麦18/百农矮抗58单交F1为母本,百农矮抗58为父本,组配周麦18/矮抗58//矮抗58回交组合,经分期采用胁迫环境及连续大群体定向培育与选择而成。2016年2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50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