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饲用木聚糖酶活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采用综合分析方法评价了1种饲用木聚糖酶的活力。评价内容包括耐酸性试验、耐胃液试验、热稳定性试验和实际底物降解试验。在pH5.4~6.8条件下,该酶活力较稳定,保持在5000U/g以上,但随着pH的降低,活力迅速下降;在胃液中作用一段时间后该酶的活力损失很快,1.5h后其活力就下降到原有的37.4%;热稳定性试验中,该酶在90℃的环境中作用5min后,酶活损失不超过5%;实际底物降解试验中,反应4h后,无淀粉麦麸的降解率可以达到5%以上。试验结果表明,以上几个指标能够较为充分、准确的评价该木聚糖酶的可应用性,从而为饲料酶活性的系统评价提供了参考,为饲料加工和动物生产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22.
 本研究从源于6穗稻曲病穗的48个稻曲球中分离获得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48株,从3个稻曲球的不同部位分离获得稻曲病菌23株。用注射接种法将菌株分别接种到水稻品种两优培九(感病品种)、淮稻5号(中抗品种)和武育粳3号(抗病品种)上,结果显示分离的菌株致病力分化较大,而菌株在水稻品种上的致病力强弱与已知水稻品种对稻曲病菌的感、抗性趋势基本一致。相同孢子量接种水稻,不同分离菌株之间仍有致病力分化,生长速率测定也发现菌株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利用REP PCR (repetitive extragenic palindromic sequence PCR)技术进行菌株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同穗不同稻曲球分离的菌株中,1号穗分离的4个菌株聚在同一簇群,其余5穗的菌株分别聚在3~5个簇群;同一稻曲球不同部位分离的菌株中,一个稻曲球分离的8个病菌聚在同一簇群,而其余2个稻曲球分离的病菌则分别聚在2~3个簇群。由此推测同一稻穗上不同稻曲球可能是由来源不同的稻曲病菌侵染所形成;而一个稻曲球可以由同一稻曲病菌引起,也存在多个侵染源共同侵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23.
采用4种化学药剂、1种生防制剂和1个耐病新品种对大白菜根肿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防治大白菜根肿病,其中氟啶胺和氰霜唑的防治效果居前2位,生防制剂XF-1更安全,新品种CR09-2对大白菜的增产效果最显著。建议在推广种植新品种CR09-2的同时,适当采用化学药剂氰霜唑或生防制剂XF-1进行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4.
芝麻种质资源抗青枯病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自然病圃法和伤根灌注法对29份芝麻种质资源进行了青枯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株系)间的抗性存在较大差异。在自然病圃鉴定中,中抗品种4份,中感品种(株系)7份,感病品种(株系)13份,高感品种(株系)5份。在灌根接种鉴定中,中抗品种4份,中感品种(株系)6份,感病品种(株系)12份,高感品种(株系)7份。在两种鉴定中,金黄麻、鄱阳黑芝麻、赣芝5号、豫芝11均表现为中抗。对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病情指数)进行聚类分析,29份材料均可聚为5个组。  相似文献   
25.
我国生猪市场产销现状及其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养猪大国,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均位居世界第1。尽管规模化养殖近年有所发展,但家庭养殖仍是养猪业的主要形态,我国还远非世界养猪强国。我国猪肉人均消费量、消费总量提高速度、城乡居民消费量的差距也在逐年缩小,整体来看,南方省份猪肉消费量明显要高于北方。我国生猪调出大省、大县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沿线,比如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等省。我国养猪业贸易依存度不高,生猪、猪肉进出口量很小,出口目的地主要是港澳地区。  相似文献   
26.
为探索有效治理油菜根肿病的技术手段与治理对策,在江西省婺源县开展了油菜不同抗性品种、同一品种在适播期内调整播期、病田增施生石灰及药剂消毒油菜播种穴洞土壤与苗后施药等技术措施对根肿病的控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华油杂62R田间平均病株率为3.75%,显著低于赣油杂8号等感病品种80%以上的田间病株率,在根肿病防控上具有明显的抗病性优势。油菜同一品种在相同区域播种,迟播较早播的田间病株率显著降低。病田施用生石灰和不同药剂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油菜根肿病的病株率及为害损失。试验证实抗病品种的应用在根肿病防控中具有显著作用;油菜在安全播期内适当推迟播种、病田施用生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及采用土壤消毒和油菜苗期药剂干预等措施,对油菜根肿病均具有一定的控制效应。综上所述,抗病品种的推广应用、油菜品种播期的合理安排、病田生石灰的安全使用及苗期药剂的早期干预,对油菜根肿病的综合防控具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27.
为了建立准确的东乡野生稻稻曲病人工接种技术,本研究对水稻生长时期、接种体、接种时间及接种方法对接种效果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体菌丝片段-分生孢子混合液最有利于诱导稻曲病的发生;在16:00~17:00接种更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病;注射接种方法比喷雾接种法的发病效果更好;以上3个因素对东乡野生稻稻曲病诱发的影响与对照品种两优培九一致;东乡野生稻稻曲病最佳诱发时期为剑叶与倒二叶叶枕距为(4±0.5)cm时,这与两优培九的(6±0.5)cm不同。  相似文献   
28.
江西省蔬菜根肿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芸薹根肿病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存在生理小种分化现象,国际上通常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1])和欧洲根肿病菌鉴别寄主(ECD)系统~([2])鉴定根肿病菌生理小种。我国尚没有研究出适合本国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的鉴别寄主系统。国内学者研究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通常采用Williams鉴别系统~([3])。为了明确江西省蔬菜根肿病菌致病性分化及病菌小种的变化趋势,作者采用  相似文献   
29.
4种杀菌剂防治稻瘟病的效果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富士一号、阿米妙收、拿敌稳和尊保这4种杀菌剂对稻瘟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尊保和阿米妙收的防治效果居前2位,两者对叶瘟及穗颈瘟的防效均达83%以上;4种杀菌剂对水稻均有保健和增产作用,其中以尊保和富士一号的增产效果更佳,较空白对照的产量率分别达39.09%和38.29%。  相似文献   
30.
[目的]建立快速、有效的茄子黄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并对茄子资源进行苗期接种鉴定,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人工接种,分别对茄子黄萎病苗期接种鉴定的接种菌株、浓度、方法、接种苗龄及接种时间进行系统筛选与比较,并应用筛选出的最佳技术对50份不同来源的茄子资源进行抗黄萎病鉴定与评价.[结果]25株强致病力的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