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是一种农业害虫,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可对多种水果产生不可逆损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本试验对斑翅果蝇Yolk Protein 1(Ds-YP1)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并对Ds-YP1蛋白的功能结构域和信号肽进行预测,克隆多肽并构建pET-32a-c(+)-Ds-YP1原核表达...  相似文献   
32.
为了调查不同日龄毛锤角细蜂寄生黑腹果蝇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1~10日龄毛锤角细蜂成虫对黑腹果蝇蛹的寄生率及其后代的发育历期和雌性比进行统计,同时对寄生后黑腹果蝇蛹重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日龄毛锤角细蜂对黑腹果蝇蛹的寄生率有显著差异,7日龄寄生率最高,为(58.89±2.94)%,1日龄寄生率最低,仅为(30.00±1.94)%,但对毛锤角细蜂后代的发育历期和雌性比没有显著影响。黑腹果蝇蛹被毛锤角细蜂寄生后,重量显著降低。因此,1~10日龄毛锤角细蜂成虫均可大量寄生黑腹果蝇蛹,以7日龄为最佳寄生时期,这为毛锤角细蜂的大量扩繁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比较辛硫磷、毒死蜱、吡虫啉不同剂型制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毒力,并通过田间灌根试验比较辛硫磷乳油和微囊悬浮剂对韭蛆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种农药微囊悬浮剂的毒力均高于对照剂型。药后72 h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和乳油对韭蛆的LC50分别为20.594 mg/L和36.800 mg/L;毒死蜱微囊悬浮剂和乳油的LC50分别为31.847 mg/L和81.805 mg/L;吡虫啉微囊悬浮剂和粉剂的LC50分别为8.165 mg/L和24.100 mg/L。田间试验表明,药后21 d,有效成分用量3 195、369 0 g/hm2的20%辛硫磷微囊悬浮剂对韭蛆的防效分别为82.42%和89.37%,均高于40%辛硫磷乳油3 150 g/h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34.
周期性高温对丽蚜小蜂田间应用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高温逆境条件下丽蚜小蜂在田间的释放效果及高温对丽蚜小蜂生长发育、生殖及存活的影响,设计了田间及室内验证试验。在夏季高温季节监测棚内温度,并释放丽蚜小蜂,测定其对粉虱的防治效果。在室内周期性重复高温(26、30、35、40、45℃),测定高温对丽蚜小蜂羽化率、寿命及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高温季节释放丽蚜小蜂,其对粉虱的控制效果较差,并且在田间寄生率较低。温度升高,丽蚜小蜂蛹羽化率、寿命及产卵量均随之降低。26~45℃丽蚜小蜂羽化率从93.45%降至0;寿命从13.55 d下降至1 d;产卵量从92.05头下降至0头。繁育丽蚜小蜂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0℃以下;在田间应用过程中棚内温度不要长时间保持在35℃以上,否则严重影响丽蚜小蜂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5.
36.
以丽蚜小蜂为研究对象,采用玻管药膜法和浸液法,测定了15种常用杀虫剂对丽蚜小蜂成虫和蛹的致死效应。结果表明:在推荐使用浓度下,氟苯虫酰胺、丁氟螨酯及螺螨酯对于丽蚜小蜂的蛹和成虫均属于无害水平,溴氰虫酰胺对丽蚜小蜂蛹无害而对成虫极度有害,其余农药均有害。在田间释放丽蚜小蜂控制粉虱时,应避免使用有害农药,可在一定的控制条件下与丽蚜小蜂协同使用氟苯虫酰胺、丁氟螨酯、螺螨酯。  相似文献   
37.
山东省发现二点委夜蛾近似种一双委夜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先后在山东威海玉米田和德州杂草下发现了一种与二点委夜蛾[Athetis lepigone (M ?schler)]幼虫和成虫形态相似的近似种, 与二点委夜蛾混合发生, 后经中国科学院武春生博士鉴定为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 (Hampson)], 本文将其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简单描述, 比较了与二点委夜蛾形态学上的差异, 为进一步研究双委夜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正棕榈蓟马Thrips palmi为害多种蔬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张安盛等,2014)。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是一种可有效防治蓟马等多种小型农林害虫的天敌昆虫(朱亮等,2015)。为降低成本,多种鳞翅目昆虫卵被用作小花蝽产业化繁育的替代饲料(Kawamoto et al.,1999)。本课题组已成功利用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卵规模化饲养东亚小花蝽;杨  相似文献   
39.
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Rondani)是多种蚜虫的重要天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为研究食蚜瘿蚊幼虫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的搜寻和控害潜能及饥饿胁迫对其捕食行为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研究了食蚜瘿蚊各龄期幼虫对玉米蚜的捕食量;3龄幼虫饥饿24 h后的捕食速度;各龄幼虫饥饿12 h后的爬行能力;各龄幼虫耐饥饿能力及3龄幼虫不同饥饿程度下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食蚜瘿蚊3龄幼虫的捕食量最大,总共19.21头;2和3龄幼虫的爬行速度较快,田间觅食能力较强。不同饥饿程度的食蚜瘿蚊3龄幼虫对玉米蚜的捕食功能反应拟合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其捕食量均随蚜虫密度的增加而上升。综上所述,食蚜瘿蚊2龄末3龄初的幼虫具有较强的捕食和耐饥饿能力。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以水稻为寄主食料,研究了18、23、25、28、33℃5个不同温度对灰飞虱试验种群发育、存活等各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8~28℃,随着温度升高,若虫各龄期的发育历期缩短,且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33℃高温对若虫发育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在18~28℃范围内若虫存活率较高,33℃时存活率显著下降,28℃若虫存活率最高;在18~33℃范围内雌虫均为短翅型,而雄虫多数为长翅型,温度相对较高时雌虫多于雄虫。此外,由直线回归法得到整个若虫期各龄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8.05、14.64、15.49、14.43、13.52℃,有效积温依次为56.81、23.67、21.72、28.37、48.78日·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