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2篇
  9篇
综合类   38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淮麦35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肥料运筹方式对超晚播小麦茎蘖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运筹基肥:返青肥:倒3叶肥:旗叶肥比例分别为4:2:3:1和5:1:3:1时干物质积累量、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配置最佳,产量最高,为7 172和7 142 kg·hm-2,其次为4.5:2:2.5:1和5.5:1:2.5:1,产量分别为6 945和6 768 kg·hm-2。苏北地区晚播稻茬麦的最佳肥料运筹为4:2:3:1和5:1:3:1。  相似文献   
72.
为筛选出适合德州地区早春露地立架栽培的特色小型西瓜品种,对引进的9个特色小型西瓜品种综合性状进行全面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蜜童、小宝无籽、甜妞、京颖-6、小兰、千佳适宜在德州地区作为特色小型西瓜品种进行早春露地立架栽培和推广。  相似文献   
73.
基因Ⅶ型新城疫病毒(NDV)是严重危害我国家禽养殖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病原之一。国家新城疫参考实验室监测表明,目前国内NDV流行毒株已由基因Ⅶ.1.1亚型转变为Ⅶ.2亚型。为实现基因Ⅶ.2亚型NDV的快速检测和精准定量,针对其国内流行毒株F基因保守区域设计了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可快速检测基因Ⅶ.2亚型NDV的反转录数字PCR(RT-dPCR)方法,并评估了该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结果显示:建立的RT-dPCR方法检测下限为1.30 copies/μL,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强,与基因Ⅵ型、Ⅻ型NDV以及其他常见禽病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和禽腺病毒)无交叉反应;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为2.6%,小于3%,重复性好。利用本方法对从活禽市场采集的200份鸡口咽/泄殖腔拭子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检测结果与病毒分离鉴定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RT-dPCR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准确性,可用于基因Ⅶ.2亚型NDV的快速检测和精准定量,同时也为其核酸标准物质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为了解我国近年来新出现的禽副黏病毒4型(APMV-4)的生物学特性,对2020年分离鉴定的3株鸭源APMV-4进行致病性分析和基因组测定。结果显示:3株APMV-4分离株F蛋白裂解位点均为116DIPQR↓F121,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CPI)为0~0.23,对鸡表现为低致病力。3株分离毒株基因组长度均为15 054 nt,基因组结构顺序均为3''-N-P-M-F-HN-L-5'',符合典型的副黏病毒基因组“六碱基原则”;病毒3''端具有55 nt的前导序列,5''端存在17 nt的尾随序列,各基因间有9~42 nt的基因间隔序列;3株分离毒株与APMV-4代表株同源性最高(97.2%~97.5%),与其余禽副黏病毒同源性为37.1%~47.3%,与中国香港、韩国分离株高度同源。结果表明,我国新出现的鸭源APMV-4为弱毒株,基因组序列同源性较高,关键氨基酸位点未发生变异。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APMV-4 和科学防控APMV-4感染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5.
2018年5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南部地区发病散养鸡中检测到新城疫病毒强毒株。这是美国自2003年以来,首次出现新城疫病毒强毒株感染的报道。该病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截至2019年5月24日,美国农业部已在加利福尼亚州、犹他州和亚利桑那州共确诊新城疫疫情425起,其中加利福尼亚州423起,犹他州、亚利桑那州各1起。病原学分析显示,此次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属于基因Vb亚型。初步遗传分析表明,本次疫情暴发为单点传入并造成二次扩散,但病毒暴发的起源仍未确定。病例对照研究表明,禽群数量大小、观赏鸟、禽群中公鸡高占比、与野鸟接触等是病毒感染的风险因素。美国政府已采取包括限制移动易感动物、扑杀暴露动物、提升饲养场生物安全水平、避免家禽与野禽接触以及家禽与其他传染源接触、加强监测筛查和流行病学跟踪支持等等一系列举措来控制新城疫疫情的传播。但该病毒仍具有持续性威胁,或有进一步传播的可能,对于该疫病的防控和监测工作仍在继续。  相似文献   
76.
  【目的】  通过研究小麦//蚕豆间作地上部的氮含量和吸收量,明确不同氮水平下小麦//蚕豆间作的氮吸收累积特征,解析间作小麦和蚕豆种间氮素竞争关系。  【方法】  田间试验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3个种植模式 (单作小麦,单作蚕豆及小麦//蚕豆间作) 及4个氮水平 (N0,N1,N2,N3),其中小麦的4个施氮量依次为0、90、180、270 kg/hm2,蚕豆的4个施氮量依次为0、45、90、135 kg/hm2。测定了单间作小麦和蚕豆的产量、地上部氮累积含量,利用Logistic模型模拟小麦蚕豆的氮吸收关键参数及氮吸收动态,分析了间作小麦和蚕豆的氮素竞争关系。  【结果】  小麦//蚕豆间作整体平均提高小麦产量33.4% (除N3外)、降低蚕豆产量20.7%,N0和N1水平下,间作具有显著产量优势。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发现,间作条件下小麦的氮吸收高峰比蚕豆晚12~19天。4个氮水平下,间作主要提高了小麦最大氮累积量 (A)、最大氮吸收速率 (Rmax) 和初始氮吸收速率 (r),却降低了蚕豆的A、达到最大氮吸收速率所需的时间 (Tmax) 和Rmax。在营养生长阶段,小麦的氮素竞争力低于蚕豆,施氮可提高小麦的氮素吸收量。从施氮水平和种植模式共同作用角度分析,N0、N1和N2水平下,间作分别提高小麦的Rmax 34.1%、44.6%和21.0%。因此,当小麦达到氮吸收高峰后,间作分别提高小麦氮吸收速率和氮素累积量15.1%~48.4%和9.2%~28.9%,却降低蚕豆氮吸收速率和氮素累积量7.3%~28.4%和7.9%~14.0%。此时,间作小麦氮素竞争力大于蚕豆,在N1水平下小麦的氮素竞争力最强。  【结论】  小麦//蚕豆间作提高了小麦的初始及最大氮素吸收速率 (r和Rmax),提高了小麦生殖生长阶段的氮素吸收和累积,是间作小麦产量优势的基础。优化氮肥投入量,可调控小麦和蚕豆的种间竞争及互补关系,是小麦//蚕豆间作体系产量优势形成、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77.
针对苏北稻茬小麦磷肥用量混乱的现状,研究在施氮量一定的条件下,磷肥不同用量对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基础地力中上地区,磷肥用量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小麦生长,667 m2 P2O5用量为6.9 kg时小麦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8.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香蕉皮营养果冻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香蕉皮营养果冻最优工艺条件为:香蕉皮添加量10%,复合凝胶剂(卡拉胶∶黄原胶∶CMC=2∶2∶1)添加量1.6%,白砂糖添加量16%。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香蕉皮营养果冻感官得分为93分,制得的产品酸甜适宜、色泽诱人、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79.
为解决色素辣椒优质高产问题,以色素辣椒品种0409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通过多重分析法研究密度(A1:82 500株?hm-2,A2:67 500株?hm-2,A3:52 500 株?hm-2)和行距(70 cm+50 cm、60 cm+60 cm、80 cm+40 cm)互作对色素辣椒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相同行距处理下,色素辣椒生物产量和果实产量均随密度增加而递增(A1>A2>A3);同一密度、不同行距处理下,均以行距80+40的生物产量和果实产量最高,其次为行距70+50,并且A1高密度下3种行距配置差异显著;随密度的增加,果长、果肩径、单果重、单株果重以及商品果数等产量性状均逐渐减小,但是除单株果重,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商品果数(0.8357*)、单果重(0.8196*)和果肩径(0.7681)与果实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大,而株高(-0.8394*)与果实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株高、果肩径、单果重以及商品果数是影响果实产量的重要指标,相关系数R= 0.9998;将相关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95.91%,其反应的信息与色素辣椒产量及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综上所述,高密度82 500株?hm-2、行距80+40时为色素辣椒最佳栽培方式,群体增产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80.
我国的茶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内涵丰富,茶文化体系包含我国传统美德和价值,对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需要积极的发扬传统茶文化,在实现目的上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高校来讲,高校负责人不仅需要积极的学习和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教学管理方式,而且还需要弘扬和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所以,从茶文化视角下对我国高校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