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国羊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羊肉价格不断上涨对农牧户的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均产生较大影响。从成本、需求和供给三方面系统分析我国羊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并预测羊肉价格未来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从成本角度来看,近年来肉羊养殖成本持续上升,推动羊肉价格较快上涨,且养殖成本短期内不会出现大幅下降,长期仍然表现为推高羊肉价格;从需求角度来看,当前羊肉消费需求旺盛,拉动了价格上涨,随着羊肉认可程度增加、国内人口增长和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未来羊肉需求增长强劲,将持续拉高价格;从供给角度来看,羊肉供给增速不断放缓,带动了价格上涨,而且受肉羊养殖规模化程度和肉羊良种化程度均不高的限制,未来国内羊肉将继续供给偏紧,从而助推未来价格进一步上涨。最后,考虑到羊肉需求不可控制,提出将工作重点放在控制羊肉生产成本和保障羊肉供给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2.
分别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榧外种皮提取物,并采用GC-MS分析手段对提取物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测定.从超临界CO2萃取的香榧外种皮提取物中鉴定出40个组分,相对含量较多的是香榧酯(14.90%)和7,15-海松二烯-3-酮(14.45%);由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提取物中,相对含量较多的是柠檬烯(32.90%),β-蒎烯(13.48%);依据官能团来划分,超临界CO2萃取出的香榧外种皮提取物中,化学成分比较全面,含量均衡;而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产物以沸点较低的单萜类烯烃居多.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玉米大豆行比配置对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玉米/大豆套作种植为研究对象,以净作大豆为对照(CK),设置1∶1(A)和2∶2(B)玉米大豆行比配置,研究不同处理下大豆在五节期(V5)、始花期(R1)和始荚期(R3)的形态特征、物质分配规律及产量形成。【结果】在大豆V5期,在不同配置下,各处理间大豆形态和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处理A和处理B下的大豆株高分别比CK显著增加78.99%、65.28%。处理A的大豆干物质中茎分配率显著高于CK和处理B,叶、柄的干物质分配率最低,而CK处理下大豆叶、柄的分配率最高。在R1期,与CK相比,处理A的茎粗、单叶面积、第一节间长、分枝数和生物量处理间存在差异显著,株高与CK差异不显著(P0.05),玉米收获后,处理A的大豆干物质在茎的分配率从49%降到34%,且干物质在叶中的分配率升高。在R3期,与CK相比,处理B的株高增加了13.25%,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通过最终产量比较,处理A、B下的大豆产量分别比CK显著降低54.43%和15.85%,主要是由于大豆植株分枝数和荚粒数的下降。【结论】在玉米大豆套作种植中,与CK相比,处理B(2∶2)的空间配置是玉米大豆增产增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54.
为探究饲料生产规模化对饲料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了定量分析法,重点研究饲料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及发展能力等经济效益指标。深入分析饲料企业生产工艺、产品结构优化及营销模式创新等内容。研究结果表明,饲料生产规模化对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显著效果,主要体现在成本控制有效性、市场响应速度提升及品牌影响力增强等方面。研究也指出了规模化生产过程中饲料企业面临品牌意识不强、市场竞争激烈及同质化现象突出等问题,可通过打造饲料产业集群,扩展经济增长空间,增强企业市场营销力度,构建特色饲料品牌,打造跨产业合作模式,开发经济效益新增长点等措施来改善,研究成果可为饲料企业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5.
小麦孕穗期对低温非常敏感,低温胁迫后外源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能够缓解低温胁迫对小麦造成的伤害,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6-BA提高小麦抗寒性的分子机制。选用低温敏感型品种皖麦52和低温迟钝型品种烟农19为试验材料,在孕穗期低温胁迫后喷施20 mg L–1的6-BA溶液,以喷施等量蒸馏水处理为对照。观察幼穗形态,并测定幼穗可溶性糖含量和淀粉含量。再通过转录组测序筛选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探究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及可能参与的调控通路,采用qRT-PCR方法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外源6-BA处理10d后,与对照相比小麦幼穗形态发育良好,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均升高。转录组结果表明,在皖麦52和烟农19中分别鉴定出22,770个和9866个差异基因,其中有661个基因在两个品种中均上调,从中筛选出ARF5、AGPL1、1-SST、SWEET15等基因,这些基因与调节植物激素水平、淀粉合成、糖代谢等有关。对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GO注释表明皖麦52和烟农19差异基因的功能都主要富集于细胞结构稳定性、代谢、催化活性等。KEGG富集分析表示信号转导、内源激素水平的调节、碳代谢...  相似文献   
56.
自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因此,高校教师要利用课堂教学,发挥课堂思政的教育功能,这不仅能够丰富学科教育的内容,而且还能达到学科教学“育人”的目的。污染生态学是环境类、生态类专业课程,以环境保护、生态文明教育为引领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够坚定学生作为环保事业接班人的意志和决心。通过污染生态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贯彻课程育人、育德的目标,探索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教育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7.
为给安徽江淮地区弱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支撑,在安徽省江淮地区选取8个弱筋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其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AI)、SPAD值、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等农艺性状;在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基础上,对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进行相关分析,并对部分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通径分析,以筛选出适合安徽江淮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弱筋小麦品种和对产量有重要影响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扬麦24在成熟期茎蘖数显著高于其他各品种,其最终成穗率也最高,扬麦18和扬麦15成穗率次之;扬麦24和扬麦20在孕穗期和花后21d的LAI较大,且花后28 d SPAD值较大,花后叶片能保持较强的光合能力;皖西麦0638、扬麦24、扬麦20和扬麦18的籽粒干物质分配比例较大,营养器官干物质向籽粒转运能力较强;扬麦24、扬麦18和扬麦15产量较高,分别为7 157.46、7 062.89和6 784.50 kg·hm-2;皖西麦0638、扬麦24、扬麦18和扬麦15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沉降值和硬度指数等综合品质指标符合国家弱筋小麦标准。相关性分析显示,成穗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孕穗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