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1篇
  15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依据2001~2005年林业统计年鉴的数据,总结出辽宁省平原绿化的资源模式.平原绿化模式是平原绿化发展的重要形式,是发挥功能的基础.文中概括阐述了辽宁省平原地区的自然条件、绿化模式,分析了平原绿化产生的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平原绿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2.
利用玉米醇溶蛋白(zein)纳米粒子的运载功能,以阿拉伯胶(GA)为稳定剂,通过测定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zeta电位、吸光度等参数,研究GA-zein核壳结构对姜黄色素(Curcumin,cur)包埋率影响并探讨姜黄色素包埋后存在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zein在低质量浓度下形成均匀、分散的球状纳米粒子,随着zein质量浓度的增加,纳米粒子发生聚集、粘连、熔融等变形效果;当阿拉伯胶作为稳定剂,且添加量为0.3 g时,GA-zein-cur分散体系最稳定;姜黄色素与zein质量比为1∶10时,GA-zein-cur纳米粒子最稳定,包埋率高达95.90%,形成了均一、稳定、透明度高的姜黄色素水溶液。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费菜SOD的提取条件。[方法]首先进行单因素优化试验,单因素分别为时间、p H、液料比。经过单因素优化试验,得出最优时间、最优p H、最优料液比。通过Design expert8.0.5软件设计出17种试验方案。通过试验,得出每种方案的蛋白得率,利用Design expert8.0.5软件进行了方差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单因素试验中,最优时间为1 h,最优p H为7.8、最优料液比为1∶15 g/m L。各因素交互作用分析表明,提取费菜SOD的最佳方案为提取时间0.98 h、p H7.79、料液比1∶13.71 g/m L。利用邻苯三酚自氧法测得提取的SOD酶活为12 U/g。[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费菜资源的进一步利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为了查清小袋虫在本地猪群中的流行情况,我们于今年4.20日—4.29日检查了4个畜主拉来的共6头患有体温升高,腹泻严重的小猪的粪便,结果5头有小袋虫,占被检总头数的83%,由此可见,其感染率之高。例如市郊农民陈大毛的1头小猪,经查小袋虫+++,蛔虫卵+,绦虫卵+。症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喝欲增加,有颤抖现象,体温升高,粪便为水泻,混有粘液,有的甚至混有血液。治疗:鉴于小袋虫病多并发或继发于  相似文献   
65.
免疫刺激复合物(ISCOM)是 Morein 创立的一种疫苗免疫载体,其中的主要佐剂成分是 Quil A(皂素的一种成分).本研究首先用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可溶性租抗原(SWA)作为免疫抗原,按改进方法结合皂素制备 ISCOM,对其在小鼠体内诱导的免疫保护力和 SWA 在 FCA/FIA、蜂胶二种佐剂条件下的免疫保护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然后对不同剂量 SWA-ISCOM 的免疫效果进行考察;最后对重组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28kD GST(rSj28GST)-ISCOM 在小鼠体内所诱导的免疫保护力进行观察.结果表明 IS-COM 在进一步应用于各种基因工程苗方面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6.
辽宁东部山区集体林权改革中的森林经营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集体林经营在林业中占有很大比重,如何在林权改革中尽快摸清森林经营管理现状,特别是及时总结林权改革中的经验和存在问题,对于林权改革乃至今后森林经营管理都十分重要。本文根据实际调查,在总结辽宁东部山区"林改"经验,指出当前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同时,对加强森林经营管理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7.
68.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甜荞六荞1号光合产物的累积,植株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征。结果表明:甜荞光合产物积累表现出慢-快-慢的特征。对氮素养分的吸收的高峰期在出苗后18~36d,甜荞在生育前期对磷有较多的吸收,吸收比例明显高于氮素的吸收;出苗后到18天期间全株对钾素的吸收比例低于氮素,但是18天以后吸收比例迅速增加,而中后期(62d左右)对钾素的吸收比例仍然较高,钾素养分在后期表现出外流现象。根据本试验生产1kg甜荞籽粒,需要吸收N为36.2g;P2O5为18.85g;K2O为50.55g;N∶P2O5∶K2O=1∶0.52∶1.40。  相似文献   
69.
施氮量和行距对冬小麦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不同栽培措施对小麦产量的调控差异,以强筋小麦济麦20和中筋小麦中麦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设150、210、270 kg·hm-23个水平;以行距为裂区,设12、20cm 2个水平;以供试品种为小裂区,设济麦20和中麦8号2个水平,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和行距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基础。结果表明,济麦20和中麦8号,2种小麦籽粒产量均在270kg·hm-2施氮量水平下得到显著提高;在210 kg·hm-2或270 kg·hm-2施氮量条件下,20 cm行距更有利于2个小麦品种高产的形成。随着施氮量增加或行距增大,2个小麦品种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均在270 kg·hm-2施氮量和20 cm行距条件下保持较高值,可积累更多光合产物,为实现高产奠定基础。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济麦20和中麦8号均在270 kg·hm-2施氮量、20cm行距组合下达到高产。本研究得到了小麦高产的最佳施氮量和行距组合,这对我国冬小麦高产栽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甜菜夜蛾是危害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为了推广甜菜夜蛾绿色防控技术,在北京市大兴区开展了4种性诱剂及杀虫灯对甜菜夜蛾诱捕效果比较的田间试验,并分析甜菜夜蛾在本地区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性诱剂诱捕器对甜菜夜蛾成虫的诱杀数量是杀虫灯的3.59倍,且虫峰明显,诱集效果明显好于杀虫灯;北京中捷四方有限公司生产的PVC性诱剂诱芯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产的橡胶性诱剂诱芯诱集成虫总量分别为368.67、337.33头,单日最大诱虫量为23.67、19.67头,显著高于宁波纽康性诱剂,且在虫峰期起峰早、峰值高,更适合在本地田间生产中应用于甜菜夜蛾的田间监测及防治;通过周年监测甜菜夜蛾成虫发生动态,甜菜夜蛾在本地区始现期为4月中下旬,终现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最高虫峰期散状分布在6月下旬至9月,极易造成秋茬十字花科作物田间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