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4篇
农学   9篇
  2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21.
为明确黄淮麦区不同小麦品种(系)对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抗性水平,2016—2017年度在河南省漯河市两个重病田块对146个小麦品种(系)进行了小麦黄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鉴定,并对不同抗性级别小麦的株高、株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检测到存麦16号、才智141和众麦7号等免疫品种(系)12个,占鉴定材料的8.2%;检测到郑麦366、周麦26、郑麦119等高抗品种(系)37个(25.3%);中抗、中感和感病品种(系)分别有28个(19.2%)、42个(28.8%)和27个(18.5%)。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对小麦株高、株成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显著影响。高抗组、中抗组、中感组和感病组平均株成穗数较免疫组减少了4.01%、24.55%、33.41%和38.34%;以免疫组为基准,得到各组株高校正偏离率分别为 -0.71%、-6.16%、-8.82%和-11.72%;穗粒数校正偏离率分别为-0.66%、-13.61%、-23.33%和 -26.40%;千粒重校正偏离率分别为-3.00%、-4.79%、-7.73%和-8.83%。  相似文献   
122.
为了掌握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不同交配类型开花结实特性及遗传规律,调控其性别分化,增加胡桃楸果实产量,以结实盛期胡桃楸为研究对象,观察了胡桃楸开花物候特征和花粉形态,并采用染色法和培养基法测定了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生活力和萌发情况。结果表明:胡桃楸属于雌雄同株异花异熟物种,大多具有2种交配类型,而且这2种交配类型在种群中是随机分布的;雄先型雄花序与展叶同步,雌先型雌花发育与展叶同步,雌先型比雄先型的雌花期早5~8 d,雄花期晚5~6 d。同一类型树木的雌花可授期与雄花散粉期多不一致,雌雄花期先后有序相遇性很差,且十分稳定,雌雄花数量相差也较多。扫描电镜下胡桃楸花粉形态为扁球形,花粉表面有8~16个萌发孔,表面有纹饰;花粉收集之后立即测定,联苯胺法测定的胡桃楸花粉生活力最高,离体培养基法更适合其测定和观察花粉萌发力。4℃条件下更适合胡桃楸花粉贮藏。  相似文献   
123.
“种苗学”是东北林业大学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黑龙江省精品课程.为进一步提高“种苗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对开展研究性教学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从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效果考核方法等方面初步构建了“种苗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同时制定了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监督机制.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初步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4.
为了解漯河地区地老虎类成虫的种群动态,2006年-2021年,在河南省漯河利用虫情测报灯对其成虫种群进行了持续监测。结果表明,16年诱集的地老虎类害虫共计4种44 899头,主要包括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Hüfnagel)、大地老虎A.tokionis Butler、黄地老虎A.segetum(Denis et Schiffermüller)和八字地老虎Xestia c-nigrum(Linnaeus),不同种类间年诱虫量差异较大。混合种群发生盛期在5月下旬至8月上旬。小地老虎在河南漯河1年可见4代成虫,以第1代诱虫量最大;诱虫高峰主要集中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1代)和7月上旬至8月上旬(2代);近16年间小地老虎在各年均为优势种,但其虫量和诱虫的比例在近几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黄地老虎年度诱虫量在近几年上升趋势明显,诱虫高峰主要集中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大地老虎成虫盛发期在10月上旬至10月下旬,八字地老虎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但全年无明显的诱虫高峰;而且这两个种类的诱虫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125.
樟子松人工林下针阔叶凋落物分解动态   总被引:32,自引:3,他引:32  
沈海龙  沈国舫 《林业科学》1996,32(5):393-402
实验在位于张广才岭西坡的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进行。结果如下,樟子松枯叶在凋落后第1年和第3年的失重率分别34.67%和63.75%,樟子松枯落球果、树皮和树枝在凋落后第1年的失重率仅为枯叶的36.69%、33.66%和30.12%;红松、柞树、榆树和水曲柳枯叶在凋落后第1年和第3年的干物质失重率分别为樟子松枯叶的58.70%和84.71%、81.6%和80.55%、134.94%和156.55%及124.26%和147.71%。凋落后第1年的干物质失重量达总凋落量的26.61%,其中占总凋落量的11.85%阔叶树枯叶的失重量达总失重量的20.51%;占总凋落量43.64%的樟子松枯叶的失重易达总失重量的58.29%;而占总凋落量24.28%、13.10%和6.89%的樟子松柏树皮、枯树皮和枯球果分别仅提供10.92%、5.28%和3.37%的失重量、不同枯落物的营养元素净释放率和释放量的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凋叶树枯叶在林地地力维持中起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6.
水曲柳体细胞胚与合子胚发生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孔冬梅  沈海龙  冯丹丹  张莉杰 《林业科学》2006,42(12):130-133,F0003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属木犀科(Oleaceae)白蜡树属,是我国东北重要珍贵硬阔树种之一,主要分布于小兴安岭、长白山、辽宁东部山地等地区, 以材质优良而著称.由于长期不合理的采伐利用,目前可利用的资源急剧减少,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傅立国,1992).进行水曲柳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在资源保护、树种快繁和基因工程育种上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7.
不同温度、时间层积处理对刺五加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提高刺五加种子的发芽率,将两个不同产地的刺五加种子进行不同温度、时间的促进生理后熟和打破休眠的处理。结果表明,高温处理虽然能够促进种胚个体大小的发育,但不能打破种子的休眠,因此和低温处理一样发芽率为0。变温处理使胚长由最初的0.2mm伸长到3.1mm,发芽率达到12.0%。随促进生理后熟处理时间的延长,种子的胚长和发芽率均呈上升态势,处理160d的平均胚长(2.9mm)和发芽率(62.7%)达到了最高。打破休眠处理的时间以60d的平均发芽率为最高(27.1%)。  相似文献   
128.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中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漯河地区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是小麦生产的特殊生态地区,近几年赤霉病的发生频率和为害程度均有所增加。本文初探了漯河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主栽品种易感赤霉病、菌源数量多、气候条件利于赤霉病发病、田间管理措施不佳、种植户应灾能力弱等因素;并对常见市售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化学药剂如多菌灵、戊唑醇、戊唑醇*咪鲜胺、氰烯菌酯、丙硫菌唑等进行了分析,提出选择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轮换使用或者混配使用的建议,旨在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9.
花曲柳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花曲柳合子胚的单片子叶为外植体成功诱导出体胚并获得再生植株。未成熟合子胚的子叶在添加400mg·L-1水解酪蛋白、0.25mg·L-16-BA、1.5mg·L-1NAA、70g.L-1蔗糖和6g·L-1琼脂的MS1/2培养基上可以成功诱导产生体胚,诱导率达到34.7%,每个外植体上体胚数量为2~9个。成熟合子胚的子叶在添加0.25mg·L-16-BA、2mg·L-1NAA的MS1/2培养基(其他成分同上)上可以成功诱导产生体胚,诱导率为10.0%。体胚在MS1/2培养基上经过成熟培养后可以正常萌发,萌发率87.6%。萌发的体胚植株在MS1/2+0.01mg·L-1NA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具备实生幼苗的外观特征。经炼苗后的体胚苗移植到栽培基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体积比为5:4:1)中可以正常生长,成活率为75.0%。  相似文献   
130.
体细胞胚胎发生作为细胞全能性的一种表达方式,不仅在植物的遗传改良和产业化快速繁殖等方面有着重大实践意义,也是开展植物发育生物学理论研究的理想模型。综述多胺和乙烯在植物体胚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多胺和乙烯的合成分解代谢过程、体细胞胚胎发育在相关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了解体细胞胚的发生发育规律及基因调控机制以及建立植物高效再生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