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1篇
农学   6篇
  7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算法模拟川中丘陵区参考作物蒸散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ET_0)是作物精准灌溉管理与农业高效用水的核心参数。为提高川中丘陵区气象资料缺省下的ET_0预报精度,利用不同的气象因子组合,建立15种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算法(multivariate adaptive regression splines, MARS)的ET_0预报模型。选取11个代表性气象站点1961—2016年逐日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将其与其他ET_0预报模型进行对比,并利用可移植性分析评价MARS模型在川中丘陵区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基于温度和风速项输入的MARS_5(输入大气顶层辐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m处风速)、MARS_9(输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2 m处风速)和MARS_(13)(输入最高气温、2 m处风速)模型,以及仅基于风速项输入的MARS_(15)模型都具有良好的模拟精度;大气顶层辐射和风速是决定机器学习模型地域性适应能力的关键;引入大气顶层辐射后,MARS_6(输入大气顶层辐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MARS_7(输入大气顶层辐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时长)、MARS_8(输入大气顶层辐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模型均优于相同气象因子依赖下的Irmak-Allen、Irmak、Hargreaves-M4模型;通过可移植性分析发现,在训练站点和测试站点的随机交叉组合下,MARS_5模型保持了较高的精度(纳什效率系数和决定系数均大于0.985),且输出较为稳定的模拟结果,均方根误差变化范围为0.121~0.193 mm/d,平均相对误差变化范围为2.7%~4.2%。因此,基于多元自适应回归样条算法的ET_0预报模型可作为川中丘陵区ET_0预报的推荐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不同药剂拌种对春油菜出苗率、病虫害防效及产量的影响, 本文在3种不同种植密度下, 针对春油菜白粉病、油菜茎象甲, 选择25 g/L咯菌腈FSC、600 g/L吡虫啉SC、30%噻虫嗪SC、600 g/L吡虫啉SC+25 g/L咯菌腈FSC、30%噻虫嗪SC+25 g/L咯菌腈FSC进行了拌种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各拌种处理对春油菜的出苗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600 g/L吡虫啉SC、30%噻虫嗪SC、600 g/L吡虫啉SC+25 g/L咯菌腈FSC、30% 噻虫嗪SC+25 g/L咯菌腈FSC拌种对春油菜出苗的影响大于25 g/L咯菌腈FSC拌种; 600 g/L吡虫啉SC+25 g/L咯菌腈FSC、30%噻虫嗪SC+25 g/L咯菌腈FSC拌种对白粉病和茎象甲的防效均高于单剂拌种; 600 g/L吡虫啉SC+25 g/L咯菌腈FSC拌种, 对春油菜白粉病的最高防效可达59.3%, 30%噻虫嗪SC+25 g/L咯菌腈FSC拌种对油菜茎象甲最高防效可达69.2%。白粉病病情指数与春油菜种植密度呈正相关, 拌种防效随密度增加而降低, 综合产量分析, 最佳种植密度为28.5万~34.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黄檗的播种育苗技术及造林技术,以满足黄檗在医药市场的需求。并对黄檗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1996年对52份意大利小麦品种进行抗条锈性分小种接种鉴定和田间抗病性及农艺性状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成株期表现抗条锈病的有23份,对条锈菌新优势生理小种条中30、31号表现抗病的有37份。结合农艺性状观察和田间抗条锈病、抗白粉病表现,筛选出了普通小麦Pascal等13份抗病性强、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氟硅唑、戊唑醇、多菌灵对菌丝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氟硅唑在处理剂量为0.800μg/mL时,抑制率为96.04%;戊唑醇在处理剂量3.200μg/mL时,抑制率为96.21%;多菌灵在处理剂量0.320μg/mL时,抑制率为92.20%。氟硅唑和多菌灵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较强,EC50分别为0.038 52μg/mL和0.067 54μg/mL;其次为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EC50分别为0.154 8μg/mL和1.504 23μg/mL;苯醚甲环唑和异菌脲EC50分别为4.357 08μg/mL和4.875 82μg/mL。苯醚甲环唑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最弱。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氟硅唑、戊唑醇、多菌灵对菌丝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氟硅唑在处理剂量为0.800 μg/mL时,抑制率为96.04%;戊唑醇在处理剂量3.200 μg/mL时,抑制率为96.21%;多菌灵在处理剂量0.320 μg/mL时,抑制率为92.20%。氟硅唑和多菌灵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较强, EC50分别为0.038 52 μg/mL和0.067 54 μg/mL;其次为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EC50分别为0.154 8 μg/mL和1.504 23 μg/mL;苯醚甲环唑和异菌脲EC50分别为4.357 08 μg/mL和4.875 82 μg/mL。苯醚甲环唑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毒力最弱。  相似文献   
17.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采自天水地区的8个苹果腐烂病菌株对杀菌剂戊唑醇、噻霉酮及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戊唑醇对供试8株苹果腐烂病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 EC50值均小于1.0 μg/mL,平均为0.03 917 μg/mL;其次为吡唑醚菌酯,EC50值为0.362 9~1.0262 6 μg/mL,平均为0.609 4 μg/mL;噻霉酮的抑制率较低, EC50值平均为20.226 39 μg/mL。  相似文献   
18.
马铃薯黑胫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通过药剂浸种法,研究了20%噻菌铜悬浮剂、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等6种不同药剂对马铃薯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马铃薯播种前用20%噻菌铜悬浮剂600倍和30%琥胶肥酸铜悬浮剂400倍浸种对马铃薯黑胫病有较好的防效,两处理的防效均在75%以上。通过药剂浸种能有效降低黑胫病菌对马铃薯薯块的侵染,提高出苗率,降低田间病株率,对马铃薯黑胫病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在生产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甘肃马铃薯晚疫病病菌交配型及对甲霜灵的敏感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检测了2007—2009年在甘肃省采集分离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及其对甲霜灵的敏感性。79株晚疫病菌进行交配型检测结果表明,69株为A1交配型,4株为A2交配型,6株为自育型;117株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敏感性检测结果为:60.68%的菌株对甲霜灵表现高抗,11.97%表现中抗,27.35%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是具有多种用途的重要物质资源。如何开发利用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是我国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吉林省生物质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对生物质的能源产业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化利用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