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2篇
  6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由于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结构与运作机制还存在缺陷,农村资金供给渠道不完善,导致农村资金短缺现象严重。在此背景下,农村民间金融(以下简称“民间金融”)日益活跃起来。但是,民间金融在缓解“三农”资金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对待民间金融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2.
 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 Fp)是引起小麦茎基腐病的优势病原菌,但关于该病原菌致病机理的研究报道很少。三角状五肽重复蛋白(Pentatricopeptide repeat protein,Ppr)为一类核编码的RNA结合蛋白,通过结合特定的RNA序列调控靶标基因RNA的成熟过程,参与线粒体基因组转录和翻译。Ppr蛋白在植物、动物(包括人)及酵母中有一些研究报道,但在丝状真菌特别是植物病原真菌中鲜见报道。为了明确假禾谷镰孢中PPR基因家族的特征,本研究通过全基因组Blastp分析,共鉴定出8个PPR候选基因序列FpPPR1~FpPPR8,主要分布在1号、3号、4号染色体上,基本不含有内含子。理化性质与功能预测显示,Ppr为亲水性蛋白,氨基酸长度510~1 353 aa,分子量59.09~152.23 kDa,等电点为5.23~9.69,其中FpPpr3和FpPpr7为稳定蛋白,其他6个蛋白为不稳定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显示,Ppr蛋白主要位于线粒体。FpPpr1、FpPpr3、FpPpr5、FpPpr6和FpPpr7的3D结构预测形成明显的超螺旋结构。在假禾谷镰孢营养阶段和侵染过程的转录组数据中分析了8个基因表达模式,通过qRT-PCR进行验证,FpPPR1FpPPR3FpPPR5在菌丝阶段高表达,FpPPR1FpPPR5在侵染后期显著下调。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假禾谷镰孢中PPRs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3.
基于SVM-DS多特征融合的杂草识别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解决单一特征识别杂草的低准确率和低稳定性,提出一种支持向量机(SVM)和DS(Shafer-Dempster)证据理论相结合的多特征融合杂草识别方法.在对田间植物图像处理的基础上,提取植物叶片形状、纹理及分形维数3类特征,分别以3类单特征的SVM分类结果作为独立证据构造基本概率指派(BPA),引入基于矩阵分析的DS融合算法简化决策级融合算法复杂度,根据融合结果及分类判决门限给出最终的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多特征决策融合识别方法正确识别率达到96.11%,与单特征识别相比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54.
随着市场对黄鳝需求量的持续增加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黄鳝的野生资源日益减少,故黄鳝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人工养殖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55.
中华绒螯蟹脂类营养需求与代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河蟹脂类营养代谢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总胆含量的需求,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和胆固醇含量的需求与代谢,并针对当前河蟹脂类生理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今后仍须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6.
萱草叶枯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对药剂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庆荣  韩双  赵莹  李海洋  梁峻玮  高洁 《园艺学报》2013,40(12):2513-2519
 针对中国新发现的萱草叶枯病病原菌Kabatiella microsticta 的生物学特性和对药剂的敏感性 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适宜温度为25 ~ 30 ℃,最适温度28 ℃;菌丝生长最佳培 养基为PDA、PSA 和CA,产孢最佳培养基为V8 汁培养基;D(+)–麦芽糖和L–白氨酸分别为菌丝生 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和氮源;pH 5 ~ 9 适宜菌丝生长,pH 7 产孢最佳;光照对菌丝生长无影响,但有利 于病菌产孢;病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为49 ℃,10 min。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病菌对12 种杀菌剂的 敏感性:病菌对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戊菌唑、丙环唑、氟硅唑、肟菌 · 戊唑醇、腈菌唑的敏感性较高, 其EC50 < 1.0 mg · L-1,EC90 < 5.0 mg · L-1。本研究结果为研究病害发生规律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2009年6月8~9日南沙区一次典型暖区暴雨的中尺度系统。[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FY-2C卫星红外亮温(TBB)、风廓线仪资料等,对2009年6月8~9日南沙区一次典型暖区暴雨的环流形势、物理量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进行分析,探讨此次暴雨的成因。[结果]此次暴雨过程具有明显的对流性质,降水强度大、分布不均、时效性短,大部分降水集中出现在5h内,且此次暖区暴雨过程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活动直接相关,是由中β尺度对流系统(Mβcss)直接影响造成的。对流层高层辐散场起到了良好的抽吸作用,配合中低层500与850 hPa一致的西南与偏南流场在珠江三角洲附近辐合,为南沙区的暴雨提供了不稳定条件和湿度条件;对流层散度、涡度及垂直速度场的有利配合以及较充足的水汽输送为南沙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动力及水汽保证;〈-3.0m/s的垂直速度反映了降水的开始,且垂直速度越小降水强度越强。[结论]该研究为今后此类暴雨预报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58.
旱地马铃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水分及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间试验证实:旱地马铃薯不同覆膜方式中,秋季全膜双垄覆膜方式效果最好,早春全膜双垄覆膜次之。马铃薯播种至块茎膨大期,0~20 cm土壤含水量,秋季全膜双垄较常规播期半膜平覆提高2.60%~5.30%;早春全膜双垄覆膜较常规播期半膜平覆提高2.06%~4.62%;播期全膜双垄覆膜比播期常规半膜平覆提高1.70%~3.25%。播种至块茎膨大期,1 m土壤贮水量,秋季全膜双垄覆膜较常规播期半膜平覆增加22.62~49.70 mm;早春全膜双垄覆膜较常规播期半膜平覆增加16.70~32.85mm;播期全膜双垄覆膜比播期常规半膜平覆增加11.83~19.57 mm。由于3种全膜双垄覆膜比常规播期半膜平覆显著提高了土壤抑蒸保墒能力,有效地解决了因干旱无法播种出苗的困难,增加了马铃薯块茎形成期、膨大期对水分需求的保证率,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水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秋季全膜双垄覆膜、早春全膜双垄覆膜、播期全膜双垄覆膜的降水利用率分别达88.17%、84.44%、83.06%,比常规播期半膜平覆分别提高16.23%、12.50%、9.31%;产量比常规播期半膜平覆分别增加55.90%、45.17%、32.65%;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比常规播期半膜平覆提高27.38%、23.78%、14.90%;经济效益比常规播期半膜平覆分别提高137.30%、118.20%、64.99%。  相似文献   
59.
秋覆膜条件下旱地马铃薯补灌时期与适宜补灌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秋覆膜条件下马铃薯的水分亏缺补偿效应,2009年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布点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同生育期补灌相同水量,以块茎形成期补灌的增产效果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其次为块茎增长期;在同一生育时期补灌不同水量,以9 kg/株补灌量的鲜薯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最高,其次为8 kg/株补灌量。由此说明,秋覆膜条件下马铃薯最佳补灌时期为块茎形成期,适宜补灌量为8~9 kg/株。  相似文献   
60.
池塘混养加州鲈控制尼罗罗非鱼过度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养殖尼罗罗非鱼的池塘内套养规格为30g/尾的加州鲈,利用加州鲈与尼罗罗非鱼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差异来控制罗非鱼过度繁殖,通过加州鲈的掠食性将低值小型罗非鱼的子代转化为优质鱼产品,以提高池塘高价值鱼类产量及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