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1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9篇
  23篇
综合类   11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7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以自交不亲和系90-2-5-3-2-4为母本,自交不亲和系92—6为父本配制的结球甘蓝一代杂种皖甘2号,开展度50-55cm,叶圆形,叶缘稍有锯口,叶色深绿,蜡粉少,叶球扁圆形,球叶乳白色,球高11~13cm.球宽20-25cm,叶球紧实度0.53~0.56。一般单球质量1.6~2.0kg,大球可达3.0kg。中心柱长5~6cm,近于球高的1/2。短期零下10~15℃不发生冻害。12月~翌年3月均可采收。  相似文献   
272.
牛乳中乳果糖含量测定的快速酶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的牛乳乳果糖含量测定的快速酶法,在ISO标准酶法基础上改变了乳果糖水解步骤,即培养时间1h,培养温度50℃,β-半乳糖苷酶添加量300 U。试验结果表明,该法牛乳乳果糖平均回收率98.6%,相对标准偏差<5%,且将乳果糖含量测定周期缩短至6 h(ISO标准酶法为15 h)。对35种市场随机采购的UHT灭菌乳进行的快速酶法与ISO标准酶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牛乳乳果糖含量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P=0.33);带菌条件下(未使用无菌工作台,实验室及试验器皿未进行紫外消毒),快速酶法测定的乳果糖质量浓度比ISO标准酶法高4%~20%(P<0.01),说明ISO标准酶法测定过程中样品受微生物影响,而快速酶法没有受到微生物影响。对生鲜牛乳、奶粉、巴氏杀菌乳及UHT灭菌乳中乳果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快速酶法适于不同加工工艺牛乳乳果糖含量的测定。快速酶法测定周期短、结果准确,适于批量样品测定。该法降低了微生物污染的几率,在操作环境不能达到无菌要求时应采用快速酶法。  相似文献   
273.
针对专性为害杜仲的食叶害虫杜仲梦尼夜蛾(Orthosia songi Chen et Zhang)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 比较了3种生物源杀虫剂对其3龄和5龄幼虫的杀虫活性, 并进行了林间药效测定和防治示范试验。结果显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对3龄和5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0.152 5和0.204 7 μg/L, 苦参碱的LC50值分别为65.306 0和124.735 8 μg/L, 印楝素的LC50值分别为165.871 7和257.749 0 μg/L。林间药效测定结果显示5.7%甲维盐微乳剂300万倍液防治效果最好, 7 d后校正死亡率达91.34%。防治示范试验表明, 5.7%甲维盐微乳剂75 000倍液防治效果达95.69%, 显著高于0.3%苦参碱水剂750倍液的防治效果(80.28%), 且药剂成本7.5元/hm2, 仅为后者的1.9%。  相似文献   
274.
A 组试验证明,氦氖激光(输出功率2.0mw,光斑直径0.25cm)照射家兔骨折部的上方皮肤,可加速骨折的癒合。家兔骨折经整复、固定后,激光照射10次(即骨折后的第12—13天)即可达到临床治癒。照射20次后(即骨折后的第28~30天)即可达到骨性癒合。B 组试验表明,氦氖激光照射骨折部上方皮肤可使血清钙的含量初期(第4—5天)略低,从照射第6天开始略升高,一直持续到停照后的第4天。血清钾的含量也降低,停照后的第4天才恢复到照前水平。血清钙和血清钾的上述变化很可能与加速骨折癒合及加速骨折局部炎症症状的迅速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275.
甘蓝是本地区主栽蔬菜品种。我所新育出的94-10-5甘蓝品种,经过多年多点品试、区试及省内外生产试验,具有丰产性、优质性和抗寒性,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76.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期刊数字化传播平台与出版媒介日趋完善,科技期刊由纸质出版过渡到数字出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大数据时代,水土保持科技期刊为了实现高效数据采集和水土保持学术成果的高质量传播,在期刊内容、呈现形式、传播效果方面需要进行改进与增强。同时,应扩大在行业内学术影响力以适应信息飞速传播的大数据时代,促进水土保持科技期刊有序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水土保持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277.
新型饲料添加剂对稻草对牛瘤胃降解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头装有瘤胃瘘管的湖北本地黄牛为实验动物 ,研究了在以稻草为主的日粮条件下 ,补喂SL添加剂和B(SL)舔块对稻草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同时测定了瘤胃液的 pH和氨氮浓度。结果表明 :添加SL后 ,加快了稻草的消化速度 ;饲喂B(SL)后 ,显著加快了稻草的消化速度(P<0.01) ,明显提高了稻草DM和NDF降解率(P<0.05) ;添加SL或B(SL)舔块后 ,瘤胃液pH有下降趋势 ,但差异不显著 ;2种舔加剂均显著降低采食4h内的瘤胃液氨氮浓度(P<0.01) ,并使氨氮浓度曲线趋于平缓 ,说明有效提高了瘤胃微生物对降解氮的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278.
据1983-1985年在黑龙江省45个县(市)792个试验点,6种土壤和14个大豆品种的小区试验和大面积试验证明:大豆接种根瘤菌比不接种平均增产11.2%,每公顷增收大豆241.5公斤。5年(1983-1987)累计应用面积已达31.5万公顷。由于大豆接种根瘤菌增加了大豆的结瘤数和根瘤重、植株鲜重和干重、植株含氮量和根瘤固氮酶活性,从而提高大豆产量和籽实蛋白质含量。本文研究了大豆接种根瘤菌的有效性与土著根瘤菌生态分布(以大豆自然结瘤性状C值、接种回收率为指标),大豆品种对根瘤菌的选择性,土壤化学因子(N. P. K. pH.有机质)的相关关系以及与化学肥料(磷酸二铵)、微量元素肥料(钼酸铵),VA菌根真菌的联合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279.
坏死性肠炎是家禽行业中常见和最具有经济破坏性的细菌性疾病之一,抗生素的限制使用增加了家禽肠道疾病的发生率。文章综述了坏死性肠炎的病原学、临床症状、肠道病变、实验室诊断等,浅析坏死性肠炎的综合防治措施,旨在为坏死性肠炎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0.
为研究树番茄幼苗的生长特性和N、P、K分配格局对光照和肥料的响应特征,揭示树番茄苗木生长规律、生理特性与光照和肥料的协调机制,以树番茄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施肥量:无肥(F0)、中肥(F1,20 g·株-1)、高肥(F2,40 g·株-1),设4个遮阴水平:无遮阴(L0,100%NR,NR为自然光照)、轻度遮阴(L1,75.0%NR)、中度遮阴(L2,52.8%NR)、重度遮阴(L3,30.0%NR),共12个处理组合。结果表明:树番茄幼苗通过增加对地上生物量的投资和减少对地下部分(根系)的投资来适应低光环境,52.8%NR条件下每株增施20 g复合肥,树番茄幼苗生长指标、生物量达到最大值;各器官的N、P、K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在不同处理组合中具有各自的变化规律,N、P、K含量均在叶中达到最大值,各器官N、P、K含量及其比值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随着施肥和遮阴程度的改变,各器官养分分配存在权衡现象,全光照下,添加中肥有利于N、K向茎中分配,P向粗根中分配;遮阴后有利于N向叶分配,P和K向茎中分配;中度遮阴下每株增施20 g复合肥可以促进各器官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