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6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5篇
  72篇
综合类   13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苹果砧木资源的耐涝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供试苹果砧木30个种类,淹水处理63天,撤水恢复后,大部分种类成活较好,证明它们的耐涝性较强。砧木淹水13天时,首先表现为叶片的电解质总含量降低,叶片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下降等生理障碍,尔后表现新梢生长减弱,叶片出现受害症状。而叶片的受害程度又与电解质总含量、撤水恢复后砧木的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等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因此,根据砧木叶片的受害级数排列的30个砧木种类的耐涝性序列是较为可靠的;同时根据砧木叶片受害级数进行的分组归类,在淹水处理期间,各组间新梢增长量的差异是极显著的,因此其分组归类也是较为适当的。  相似文献   
12.
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是由母体连续不断地提供营养,而家禽的胚胎发育则主要在母体之外,由禽蛋提供胚胎发育所需之营养。胚胎能否发育成健康的雏禽,取决于种蛋内是否含有足够的胚胎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物质。适宜环境的健康母鸡,其受精种蛋经过适当的孵化过程,21天应能孵化出健康的雏鸡。在配制种鸡日粮时,必须考虑可能影响种蛋化学组成的程度,从而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及雏鸡出壳后的存活力。营养影响孵化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营养因素影响种蛋的孵化率及其商品代的成活率。一、入孵种蛋的大小入孵种蛋的大小对孵化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不同温度下施用钾肥对玉米生长及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砂培试验中,设置了0、1.5、4.0g/kg K2O施钾水平,3个施磷水平保持一致(0.10g/kgP2O5),玉米分别在网室(低温)及温室(常温)中生长,待玉米长至5叶期时测定植株的钾磷吸收状况,结果表明,温室及网室中玉米生长因施钾而受到显著影响,以施用1.5g/kgK2O最有利于玉米地上部及根的生长,而其中又以网室(低温)中的生长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无论是在温室还是在网室中,施用钾肥均使玉米植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形态诊断、土壤和植株化学诊断及酶学诊断对砂姜黑土上失绿黄化的苹果、梨树、桃树进行了综合诊断,通过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PH值及植株矿质养分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表明,这地果树失绿黄化是因土壤有效铁低及营养元素间不平稳而引起的果树缺铁黄叶病。  相似文献   
15.
三叶草根间菌丝桥在32P传递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五室方法研究了不同收获期三叶草根间菌丝桥在32P传递中的作用及其对受体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证实32P可以通过菌丝桥在三叶草根系间传递,三个收获期32P的传递量无显著差异;供体和受体植株根间形成的菌丝桥对受体植株生长的促进作用在10周时才表现出来。本文对影响植株间菌丝桥传递转移32P数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丛枝菌根对酸枣实生苗耐盐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在土中加入不同量NaCl条件下 (0、1 5、3 0、4 5gkg-1干土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 (AMF)Glomusmosseae对盆栽酸枣 (ZizyphusspinosusHu)实生苗生长及耐盐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无论接种与否 ,植株的高度、根茎叶的干鲜重均随土壤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而根、茎、叶和整株的Na浓度及Na全量均随土壤NaC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土壤盐浓度相同的条件下 ,接种AMF植株的生长量 (株高、鲜重、干重等 )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不接种植株。接种AMF的植株茎、叶中Na浓度低于不接种植株 ,而根中Na浓度、植株Na总量显著高于不接种植株。盐浓度最大的接种处理 ,其植株生长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高于不加盐不接菌处理。播种时进行盐胁迫处理和播种后 4 0d开始进行盐胁迫处理对菌根的侵染率、植株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上述四种盐浓度播种时进行盐处理的接种AMF植株的总干重比不接种植株分别提高 16 4 %、14 9%、4 8%、35 % ,在播种后 4 0d进行盐处理的接种AMF的植株比不接种植株分别提高 194 %、12 7%、72 %、4 6 %。结果证明 ,酸枣实生苗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其生长对菌根真菌有很强的依赖性 ,接种菌根真菌提高了其耐盐能力。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番茄的氮素追施与反馈调控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在施用足量有机肥的基础上,以山东寿光当地的常规氮肥追施措施为对照,通过结合硝酸盐速测技术对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不同生育时期的氮素供应进行实时动态调控,以确定合理的追肥数量。结果表明,同当地农民的常规处理相比,采用实时调控处理的氮素投入总量减少了N170kg.hm2,但对番茄的生长(株高、茎粗、果实发育速度等)、产量和品质等指标没有任何影响。根据追肥前根层土壤氮素的供应水平(0—30cm土壤NO3--N含量+氮素追施数量)的监测,可初步确定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在第一穗果膨大期、第二穗果膨大期和第四穗果膨大期时的氮素供应目标值最多为N296kg.hm2、216kg.hm2和191kg.hm2。与此同时,将每个时期所确定的目标值应用在同期生长的其它3个日光温室的番茄氮素追施调控,结果发现与相应的农民常规处理相比,实时调控处理对作物的生长同样没有影响,这表明在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生产过程中,结合植株和土壤硝酸盐速测技术,通过施肥调控满足作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氮素供应水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氮管理对菠菜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针对传统水肥方式中存在的投入过量问题 ,采用控制耕层土壤湿度以及应用KNS氮素推荐系统对菠菜的产量及水氮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推荐施氮处理与传统施氮处理对菠菜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差异 ,而控制耕层土壤水分含量为植物有效的土壤含水量的 50%~80%及 60%~90%时的处理产量比传统灌水处理有显著性增加。推荐灌水施氮模式同传统灌水施氮模式相比 ,菠菜产量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是氮素以及水分供应量分别减少了 73.6 %和 39.2% ,相应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64% ,氮素利用效率也有显著提高。推荐的水氮处理在菠菜收获后土壤无机氮残留量比传统处理明显降低。因此在合理灌溉的基础上进行氮素推荐 ,可有效地解决蔬菜生产中产量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果树2n配子育种较其他植物起步晚,尤其是利用2n花粉进行育种的研究在柑橘上还无先例。试验中初步观察了柑橘属部分品种的2n花粉自然发生情况,证实了柑橘属内未减数花粉的存在。同时通过秋水仙碱不同浓度与作用时间处理促进了柑橘2n花粉的发生,将长寿沙田柚2n花粉发生比例由当年的自然发生率0.87%提高到9.76%。初步观察了2n花粉离体萌发状况,其萌发率与花粉管伸长速度较为正常,但萌发启动比单倍性花粉慢。  相似文献   
20.
模拟秋冬保护地栽培条件下,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6个不同基因型菠菜品种(菠杂10、菠杂15、菠杂18、菠杂冠能、元菠和尖抗)在不同氮素供应水平(0、5、10、20、30mgN·kg-1土)下氮素利用及硝酸盐累积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品种间产量、全氮含量、吸氮量、硝酸盐含量及硝态氮占植株全氮比例等均存在很大的差异,且这些差异因氮素供应水平的变化而有所不同,表现为品种间上述指标的平均变异程度(CV,%)随氮素供应水平的增加而明显减小,其中品种间硝酸盐含量CV变化幅度最大,由不施氮时的62%锐减为施氮30mgN·kg-1土时的14%。本试验条件下,若仅以硝酸盐含量作评价,元菠为硝酸盐累积程度最低的品种,但若以产量、硝酸盐累积二指标综合评价,则菠杂15应为6品种中最适宜秋冬季生产的品种。6个供试品种硝酸盐含量及硝态氮占全氮的比例均随氮供应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实际生产中选择降低菠菜硝酸盐措施时应将降低氮肥用量及选择低硝酸盐累积的品种同时加以考虑,二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