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74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林业   736篇
农学   421篇
基础科学   398篇
  327篇
综合类   2976篇
农作物   494篇
水产渔业   403篇
畜牧兽医   2049篇
园艺   681篇
植物保护   23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86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293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397篇
  2008年   409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290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24篇
  2000年   234篇
  1999年   217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41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216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141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117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72篇
  1986年   86篇
  1985年   62篇
  1984年   82篇
  1983年   68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52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13篇
  1963年   9篇
  1959年   11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91.
武育粳3号小穗细粒的成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同华  吴和生  何永垠 《种子》2005,24(3):45-46,67
近年来,武育粳3号小穗细粒在江苏省许多地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的致使稻谷减产1成左右,重的减产4~5成,严重影响水稻的稳产高产.对此,农业战线上的同仁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王子明等认为是由于水稻受干尖线虫为害所致[1];王宝银等认为与水稻种性遗传因素有关[2];张学中认为是由于孕穗期受不利的环境条件的影响[3].目前就其形成原因说法不一,对不同年份间所发生的小穗细粒现象也难以用某一种观念加以解释说明,更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有效控制措施.为此,我们对东台市近年来武育粳3号小穗细粒的发生情况、有关试验研究结果和相关气象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初步探明其形成原因,并总结了一套较为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2.
采用3H 胸腺嘧啶标记窄颖赖草 (Leymusangustus)花粉结合电镜自显影的方法证明受辐照窄颖赖草花粉DNA进入了小麦胚囊 ,运用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证明所得杂种为真杂种 ,经辐照花粉获得的普通小麦J 1 1与窄颖赖草杂种中窄颖赖草染色体发生了数目和结构变异  相似文献   
193.
DNA条形码技术就是利用一段短的标准DNA序列来鉴别种群,从遗传物质的本身——DNA水平,来确定种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目前随着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其应用范围也是越来越广泛.DNA条形码技术的研究先前在我国多侧重于植物和海洋及鱼业的分类上,现在逐渐发展到对物种的鉴别应用上,特别是在家畜、鸟类和家禽上,都有所应用.本文就DNA条形码技术的特点、优势及在家禽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的应用进行简要的综述,讨论了DNA条形码技术在家禽种质资源保护的意义,同时,对DNA条形码技术在中国地方家禽品种保护中的优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4.
为筛选适应当前生产需要的双季茭白品种,进行了2a3点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浙茭7号夏秋两季双早熟,采收期早于对照品种浙茭9115d,产量提高8%以上,农艺性状优良,商品性好,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中抗胡麻斑病和锈病,综合表现为产量高、早熟性好、抗性好、品质佳,可作主栽品种在浙江中北部区域推广。  相似文献   
195.
对7种果园常用杀虫剂防治苹果园金纹细蛾的效果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除虫脲、灭幼脲、杀铃脲、高效氯氟氰菊酯、甲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均是防治苹果园金纹细蛾的有效药剂,以氯虫苯甲酰胺的总体防效最好;除虫脲、灭幼脲、杀铃脲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阿维菌素速效性较好,持效性较差;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甲氰菊酯可作为防治金纹细蛾的兼治药剂,一般不推荐为专用药剂。  相似文献   
196.
荒漠区植被地上生物量是土地荒漠化监测和荒漠植被遥感信息提取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甘肃民勤县为试验区,以哨兵2号(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构建了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差值植被指数DVI、土壤调节植被指数SAVI及优化型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 5种植被指数与植被实测地上生物量的估算模型(一元线性、指数、对数和二项式模型),并利用所选的最优模型,估算了研究区的地上生物量。结果表明:SAVI相较于RVI、NDVI、DVI和OSAVI指数同地上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最高(r=0.79),基于SAVI指数的二项式模型是研究区地上生物量估算的最优模型(R2=0.76),且精度较高(R2=0.73,RMSE=0.12)。民勤县的植被相对密集区主要分布于四大灌区(红崖山、环河、昌宁、南湖)、青土湖周边以及红沙岗镇西北区域,其他地域植被较为稀疏,无植被区[<0.005 kg·(100m2)-1]、低植被区[0.005~0.2 kg·(100m2)-1...  相似文献   
197.
为比较桂柚1号与沙田柚常温贮藏条件下的耐贮性,2016~2019年在桂林开展了套袋处理和套袋+浸药处理果实常温贮藏试验。结果表明,常温套袋贮藏159d、181d,桂柚1号腐烂率为9.24%和17.95%,与沙田柚的2.0%和6.0%无显著差异;用12 mg/L,80% 2,4-D可湿性粉剂+25%眯鲜胺乳油600倍液浸果1min后晾干套袋常温贮藏144d和133d,桂柚1号腐烂率为1.46%和17.91%,与沙田柚的5.13%和38.31%也无显著差异;浸药+套袋处理桂柚1号在贮藏63d内极显著降低了腐烂率,在贮藏90d内极显著延缓了腐烂率的升高;腐烂率是否随贮藏期的延长而显著或极显著上升缺乏规律性;贮藏期间桂柚1号的TSS与总糖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高于沙田柚,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低于沙田柚,降糖、降酸比沙田柚慢,果实品质总体优于沙田柚,其耐贮藏性更好。  相似文献   
198.
试验旨在探究精料补充料中使用不同比例棕榈粕替代玉米对藏羊母羊肠道组织形态学、消化酶活性、pH、脂多糖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相近且健康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母羊1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只,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母羊,分别饲喂0%、15%、18%和21%水平的棕榈粕替代精料中玉米。试验期97d。结果显示:1)0%组与15%组间小肠各段的绒毛高度、绒毛宽度、隐窝深度、黏膜厚度以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2)0%组空肠的α-淀粉酶、纤维素酶、脂肪酶及糜蛋白酶显著或极显著小于15%组(P<0.05或P<0.01);3)0%组空肠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低于15%组与18%组(P<0.05),相较于21%组差异不显著(P>0.05);4)18%组与21%组空肠的脂多糖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0%组(P<0.05或P<0.01),与15%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棕榈粕可替代部分玉米饲喂藏羊母羊,推荐替代玉米的比例为15%。  相似文献   
199.
旨在分析小麦粉中添加木聚糖酶(xylanase, Xyl)对藏羊羔羊胃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同质性良好的2~3月龄高原型藏羊公羔60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只,各组内设置5个重复。对照组(Control group)饲喂不含木聚糖酶的日粮,试验组(Test group)饲喂含0.2%木聚糖酶的日粮,试验分为预饲期10 d和正试期90 d。饲养试验结束时,两组各随机选取5只羔羊进行屠宰,采集消化道组织置于多聚甲醛固定,并收集血液、瘤胃和空肠内容物。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瘤胃的角质层厚度、颗粒层厚度,瓣胃的乳头长度、乳头宽度、角质层厚度、颗粒层厚度,皱胃的黏膜厚度以及十二指肠的肌层厚度,空肠的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回肠的肌层厚度显著提高(P<0.05);2)对照组瘤胃和血清的LPS含量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3)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瘤胃的糜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活性以及空肠的糜蛋白酶、α-淀粉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4)试验组瘤胃的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空肠的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200.
旨在鉴别影响苏山猪初生体尺和乳头数性状的遗传位点,开发可用于辅助育种的分子标记,为苏山猪生长和繁殖性能的持续选育提供理论基础。本试验对269头苏山猪初生仔猪(出生后24 h内)的体尺和乳头数表型进行测定,并采集耳组织样品。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及基因型填充策略,利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和群体分化指数(fixation index,Fst)的方法挖掘与目的性状强关联位点,并对位置功能候选基因开展GO和KEGG分析,确定最有可能的主效基因。本研究共鉴别到4个候选位点,分布在13、14和X染色体上,其中与初生体尺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有2个,与乳头数性状显著关联的位点有2个。本研究筛选出1个与体长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ACTA2;1个与胸围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COL4A6;3个与乳头数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ACTA2、CRTAP和SEPTIN6,为苏山猪初生体尺性状和乳头数性状的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