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42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沼肥和发酵豆饼肥对黄土高原山地矮化密植梨枣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沼肥、饼肥后枣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显著提高单果重,并改善果形指数;产量明显提高,增产达62.28%和154.68%;施用沼肥后梨枣的还原型Vc含量最高,而施用饼肥其总糖含量及总黄酮含量最高,且差异显著。因此,施用沼肥及饼肥既促进了黄土丘陵区山地矮化密植梨枣的生长,提高产量,也可改善枣果的品质。  相似文献   
62.
冬季持续低温寡照,不能根据天气变化采取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尤其是大水漫灌,或遇到阴雨雪天气前灌水,造成棚内土壤湿度过大,土温比较低,导致黄瓜根腐病、枯萎病、蔓枯病等大发生,引起黄瓜大量死秧。据我们2002年12月在陕北的延安、安塞等地调查,几乎所有日光温室黄瓜棚都有死秧,一般死秧率5%~10%,严重的达3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1 症状特点 1)黄瓜根腐病。可为害多种蔬菜,主要是葫芦科(如瓜类)、茄科(如番茄、青椒)等的蔬菜。为害的部位  相似文献   
63.
秸杆覆盖保护耕作法土壤水分和温度变化及玉米产量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覆盖和不同机具播种对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的影响以及玉米的产量效应。秸秆覆盖在休闲和种植玉米方式下都可增加土壤水分蓄储能力,有利于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高效利用,单纯靠休闲来保蓄水分在半湿润渠灌区水分蓄储能力较差,采用秸秆覆盖保护耕作法保墒更为有效。大型拖拉机播种玉米比小型拖拉机播种玉米对土壤水分的蓄储能力强,采用小型拖拉机播种的玉米产量增加了5.1%,采用大型拖拉机播种的玉米产量增加了9.1%。  相似文献   
64.
 针对我国农业用水日趋紧张,农田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中无公害产品减少,农业节水先进高效的技术由于其昂贵不能在中国广泛推广等问题,首次提出了保墒灌溉的概念,它是将旱作农业中的保墒覆盖技术和灌溉农业中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集成而形成新的节水技术体系。并对我国保墒灌溉的适宜性和节水效益、节肥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保墒灌溉在全国的灌区能推广应用一半的面积,其节水量可达199.98亿m3,相当于南水北调的东线年调水总量。  相似文献   
65.
许多菜农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往往过量地投入有机肥和化肥,使土壤养分过量积累,特别是氮素和磷素的大量累积,造成蔬菜发生生理障碍。为引导广大菜农科学施肥,减少生理病害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笔者将主要蔬菜因施肥过量而引起的生理病害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旨在探究酶和益生菌对不同周龄种鸭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33周龄和70周龄樱桃谷肉种鸭各4棚,设置酶加益生菌制剂组(菌酶复合组)、酶制剂组、菌制剂组、对照组共4组。前三组按照500 g/t的剂量分别加入酶加益生菌制剂、酶制剂、菌制剂,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饲喂周期46 d。统计各组种蛋的平均蛋重、可孵率、正品率、破蛋率、无精蛋率、孵化率。试验结果表明,1)蛋重:不同周龄菌酶复合组与酶剂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菌剂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2)可孵率、无精蛋率:不同周龄菌酶复合组与酶剂组和菌剂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3)正品率:70周龄菌酶复合组与酶剂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菌剂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33周龄菌酶复合组与酶剂组、菌剂组和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4)破蛋率:不同周龄菌酶复合组与菌剂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酶剂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5)无精蛋率:不同周龄菌酶复合组与酶剂组、菌剂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6)孵化率:70周龄菌酶复合组与酶剂组、菌剂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3周龄菌酶复合组与酶剂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菌剂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酶与益生菌联合应用能够有效的延缓高周龄种鸭生产性能的衰退,同时还能够促进低周龄种鸭生产性能的升高。  相似文献   
67.
杨凌示范区日光温室蔬菜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对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杨凌示范区日光温室蔬菜西红柿、黄瓜、豇豆、西葫芦、辣椒、草莓、芹菜、百合和香瓜等目前的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对124户种植户生产状况分析发现日光温室蔬菜施肥中,磷肥施用量多,钾肥施用少,氮磷钾施用比例失调。蔬菜追肥中磷肥多,氮肥少。提出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技术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8.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免耕补充灌溉和传统保墒耕作 3种方法对旱地土壤水分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留茬少耕秸秆覆盖增加了夏闲期农田的蓄水量 ,为旱地小麦播种出苗提供了水分保证。小麦收获时的土壤水分含量 ,0~ 60 cm的土壤有效蓄水量传统保墒方法为 6.4mm,免耕补充灌水的为 6.7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为 1 5 .3 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的蓄水量多 ;60~ 1 0 0 cm的土壤有效蓄水量传统保墒方法为 3 0 .9mm,免耕补充灌水为 2 0 .3 mm,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为 3 3 .5 mm,也是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方法的蓄水量多。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比传统耕作保墒技术增产 6.7%~ 5 4.8%。留茬少耕秸秆覆盖技术 ,提高了小麦播种时的底墒、灌浆时的土壤水含量 ,是一种有效的蓄水保墒、提高旱地小麦产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渭北旱塬西部主要作物水肥效应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防雨棚控制条件下,采用最优设计和盆栽试验,研究水分和肥料对冬小麦、春玉米、夏谷子的产量及生物学产量效应指数,作为证券旱地水肥关系的量化指标,结果表明,冬小麦、春玉米水肥效应是水分大于肥料,谷子则是肥料大于水分,并提出了作物的肥水需要量。  相似文献   
70.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山地滴灌条件下施用不同有机肥对矮化密植梨枣生长生理、 水分利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后,枣吊、 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与不施肥对照(CK)有显著差异(P005)。施大豆饼肥(SC)的枣吊和叶面积分别达到20.17 cm和1246 mm2/leaf,比对照提高了34.00%和44.46%,各施肥处理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冠层光截获密度均与CK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各处理的LAI的大小顺序为沼肥(BM)常规化肥(CF)羊粪(SM)大豆饼肥(SC)CK。施用有机肥提高了梨枣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其中BM处理的达到最大,分别为22.38 mol/(m2s)和0.5014 mmol/(m2s)。施有机肥后,SC处理的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3.30%,较CK提高了129个百分点,且SC的土壤含水量显著高于CK和CF处理。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梨枣的果实产量,SC、 SM和BM处理较CK分别提高了138.52%、 49.57%和75.90%; 各有机肥处理显著改善了果实营养品质,SC处理的果实含水量较CK增加了9.15个百分点,显著高于CK,各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 固酸比、 Vc和总黄酮含量等指标均高于CK,可滴定酸的含量表现为CKSMBMSC。说明在陕北黄土丘陵区施用有机肥可有效促进矮化密植梨枣的生长发育、 提高产量,并显著改善果实品质,其中以饼肥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